四月天,楊柳醉春煙,正是春濃酒困之時。
從漫山開滿油菜花的徽州回來,進入市區(qū),一下了車,迎面便有飛絮撲來。路邊墻角也有,一團團的,如雪一般,風一起便凌空飛舞,整個城市都被這種濛濛的飛絮所籠罩。
臨走的時候梨花正好,海棠嫣秾,轉(zhuǎn)眼間又到了滿城風絮的時候。季節(jié)的轉(zhuǎn)換,時序的更迭,讓人猝不及防又心生感慨,自然,草木,人心深深的交融在一起,無法分割。
每年的四月間北方或是中原地區(qū)便有一道獨特的景致叫做滿城風絮。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正值清明前后,仲春與暮春交接之間,人們踏青賞花祭祀追思,正是喜憂參半,悲欣交集之際,又有柳絮楊花的加持,更平添了一份無可名狀的惆悵與寥落。蘇軾的東欄梨花正是這個時期的寫照。
東欄梨花
[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飛絮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柳絮,一種是楊絮。
柳絮,即柳樹的種子,上面有白色絨毛,隨風飛散如飄絮,所以稱柳絮。楊絮,即楊樹的種子,楊樹的花與柳樹的花很相似,都有毛毛蟲樣的花序,它有一個動人的名字叫做柔荑花序,老熟時整個脫落,雌花序中的果實裂成兩瓣,具有白色茸毛的種子就隨風飄散出來,形成飛絮。
我們讀古詩詞時常能看到楊花,柳絮這樣的字眼。
比如李白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其實這是一個概念,都指的是柳絮。
在中國古代楊柳的意象不是指楊樹,而是指柳樹,一般是指垂柳,這是一個詞,不是楊和柳并列。那么詩詞意象中的楊花當然也是指柳絮。
此外它還有一個別名叫做柳花,李白詩有“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此處的柳花即柳絮。
相比于柳絮跟柳花,我覺得楊花之名美甚,比柳絮更美,大概是蘇軾的那首“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太過深入人心。
而朱自清在他的散文《綠》中也將梅雨瀑的水花點點隨風飄散比作是楊花,可見它的美了。但其實,確實有兩種飛絮,它們形態(tài)相似。
楊花最盛之時,整個城市如同飛了一場雪,池塘水面時常鋪了一層的落絮,白茫茫的。路邊墻角也是,窗臺上也落滿了,或是撲在紗窗上。
剛灑過水的路面便又落上了輕絮,始終無法斷絕,風一吹,便又凌空飛舞,綿綿不絕,如它們漫長的思緒,傾訴不盡。晴日里飛絮漫天黯淡了日光,陰雨天風煙凄迷倍添惆悵。
對此,網(wǎng)上激辨了很久,主張砍伐的有,主張保留的也大有人在,在我看來,滿城飛絮實在是另一番別樣的景致,若是春天沒有飛絮我會覺得少了許多情趣。
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也必定要承受其苦,這世間還沒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物。
反觀古人對于柳絮楊花的態(tài)度十分的包容,由此誕生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句。
踏莎行·小徑紅稀
[宋]晏殊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
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
爐香靜逐游絲轉(zhuǎn)。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詠絮一說來源于謝道韞的那句未若柳絮因風起,韓愈在他的《晚春》中反其意而用之。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柳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飛。
柳絮與飛雪是互為映照的,可以互喻,但是它比雪輕盈,比花飄零,在風中飄舞,自有一種欲語還休的情致。
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給柳絮楊花定了一個基調(diào),飄零愁苦,相思離別。后來的人怎么寫似乎也逃脫不了這個路子。
紅樓夢里有一節(jié)就專門寫到了柳絮,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詞》,“時值暮春之際,湘云無聊,因見柳花飄舞,便偶成一小詞,調(diào)寄《如夢令》。其詞曰:
豈是繡絨才吐。卷起半簾香霧。
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
無論是黛玉的《唐多令》,還是寶琴的《西江月》,還是寶玉續(xù)的那半首《南柯子》,所有的人寫的都逃不脫東坡的那個基調(diào),唯有寶釵的《臨江仙》翻出了新意。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蜂圍蝶陣亂紛紛:
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這一句頗化用了晏殊的那句“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比欢粋€惆悵一個達觀,心境不同,處世不同,反應出的境界也不同。
飛絮的整個發(fā)散過程大概要持續(xù)上一兩個星期,過后便是風煙俱凈,進入草木郁郁的春深了。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春天即將過去,花草樹木得知消息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競相吐艷爭芳,霎時萬紫千紅,繁花似錦,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這首寫自然景物的小詩,頗有情趣,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寥寥數(shù)筆,就勾勒出一幅五彩繽紛、萬物爭春的晚春風光圖。
本文來源于宋詞,已獲授權(quán)允許轉(zhuǎn)載。
作者:閑月玲瓏,宋詞特約作者。世界之大,但求一隅,素心為箏,文字為憑,坐看流云飛渡,閑吟曉月清風,個人微信公眾號拾墨齋。
1.《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luò)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yule/53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