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絮語:一個解構(gòu)主義的文本》可算是一部無法用傳統(tǒng)體裁定性的奇書。
這本書中,20世紀法國著名學者和思想家,被認為是薩特后法國知識界的領袖人物羅蘭·巴特,用一種高度神經(jīng)質(zhì)的“發(fā)散性”文體,直接呈現(xiàn)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戀人的絮語,在思辨反光鏡的折射下,結(jié)構(gòu)出撲朔迷離的排列組合,妙語如珠。
就像書名《戀人絮語》所顯示的那樣,它沒有理論話語的漫漫征途,卻不乏深刻洞見。它沒有小說文本的故事情節(jié),卻不乏一個個讓人回味流連的愛情場景。
他用一種開放的、流動的、無定向性的言語方式,開始他對愛情的胡言亂語??梢哉f,他嫻熟運用符號學技巧,幾乎解構(gòu)了所有今天我們耳聞目睹的一般“愛情故事”。
這種文體的嘗試,跟他的哲學整體態(tài)度有關(guān):反中心、反系統(tǒng),事物不總是非黑即白的,試圖將事情還原到他們真實而又模糊的狀態(tài),碎片的、意識流的。
羅蘭·巴特說:“我確實很想知道愛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作為一個當事者,我所能看到的只是它的存在,而不是它的實質(zhì)……所以,盡管我能夠成年累月地發(fā)表對愛情的宏論,我頂多只能抓住一些只鱗片爪,奇思異想的流動中涌現(xiàn)的一些閃念、斷想、妙語等;在愛情的格局中,我的立足點不對頭,我處于最耀眼的地位:‘中國有句古話:當事者迷。’”
在書中,羅蘭·巴特從分析歌德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開始,對“愛一個人”的心理及行為特征,進行了解構(gòu)。
在他看來,愛情故事有千萬種,但又幾乎可細分為具體的情境,戀情里盡是破碎、非線性的片段,而非完整的故事。也總是會出現(xiàn)類似的情景:等待、寫信、思念、尷尬、懲罰自己、感覺罪惡……
“等電話便是意味著編織束縛自己的羅網(wǎng),此恨綿綿,個中苦衷難以言傳——我禁止自己離開房間,不讓自己去上廁所,甚至不敢去碰電話(以免占線);倘若別人打電話給我(出于同樣的考慮),我也會如坐針氈;只要一想到我也許就要在(不一會的)某一刻里不得不離開一下,由此便會錯過那令人欣慰的電話或失迎大駕光臨,我?guī)缀跻l(fā)瘋了?!痹凇稇偃诵跽Z》中,羅蘭·巴特生動地描繪了人在愛情中所表現(xiàn)出的焦灼狀態(tài)。
焦灼何以發(fā)生?為什么戀愛中的人總是陷入推斷、猜忌的漩渦中?羅蘭·巴特以符號學家的身份給出解答:從戀人角度來看,一樁事情之所以不能小覷,是因為它很快就會變成一個符號,而符號就不再是一件簡單的事件,它蘊含著種種后果。
巴特又以打電話這一事件舉例,對方給我一個電話號碼的事件,會成為什么符號?他給我號碼是想找樂子嗎?是希望和我發(fā)展關(guān)系嗎?還是讓我在有事需要其幫助時才打電話?符號衍生出的種種內(nèi)涵,讓人陷于捕風捉影的冥思苦想中,身心疲乏。
為什么戀愛中的人會將事件發(fā)展成一個符號,然后無限揣度?羅蘭·巴特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既想當一個孩子,又想當一個成人。作為孩子,我們期待愛與關(guān)懷,但作為成人,我們卻想掩蓋這種期待。究竟應將自己的癡情掩蓋幾分,又應該暴露多少情欲和痛苦?
不難看出,這其中存在著一個難以解決的悖論,就是我想讓對方知道我并不想流露的情緒。比如,我為對方所意識不到的事情暗自啜泣,然后戴上墨鏡遮住紅腫的雙眼,一方面我這么做是想保持尊嚴,另一方面也是想引起對方關(guān)切的詢問。
對此,羅蘭·巴特寫道:“我既想顯得可憐,又想顯得了不起。同時既當一個孩子,又當一個成人?!?/p>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1.《《戀人絮語:一個解構(gòu)主義的文本》用符號學解構(gòu)愛情故事》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戀人絮語:一個解構(gòu)主義的文本》用符號學解構(gòu)愛情故事》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yule/333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