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亮兵臺眺望塞罕壩機械林場。袁秀月
從北京一路向北,驅(qū)車四百多公里,就到了塞罕壩。這里是河北山地和內(nèi)蒙古高原的交接處,它的名字“塞罕壩”也是蒙語和漢語的結合,意為“美麗的高嶺”。
從高嶺的高處望去,映入眼簾的是萬畝林海,茂密繁盛。它源于1962年,也是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張向忠奮斗35年的地方。
張向忠在工作。袁秀月攝
初到塞罕壩:這哪里像一個國有單位啊!只不過,在1984年,張向忠大學畢業(yè)剛被分配到到塞罕壩機械林場時,他看到的并不是今天這副情景。破舊的瓦房、簡陋的辦公室、連農(nóng)村都不如的宿舍。他的心里哇涼哇涼:“這哪里像一個國有單位?。 ?/p>
殊不知,那時的塞罕壩已經(jīng)是一代造林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后取得的成果。
歷史上,塞罕壩絲毫不負“美麗”之名,水草豐美、森林茂密,被譽為“千里松林”。清朝時,康熙帝還在這里設置“木蘭圍場”,時人稱贊“木蘭草最肥,飼馬不用豆”。
然而,隨著清朝國力衰退,塞罕壩被開圍放墾,之后又遭遇了日本侵略者的掠奪,加上連年山火,樹木被砍伐,森林逐漸消退。美麗的高嶺變成荒涼的沙丘。有人形容“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
北京也深受黃沙之困,往北直線距離180公里,就是內(nèi)蒙古的渾善達克沙地。它的海拔達1400米左右,而北京只有40多米。有人形象地說,如果這塊沙源擋不住,就如同“站在屋頂上向院里揚沙”。
1962年,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的塞罕壩被賦予了重任,建設機械林場,阻擋風沙。
第一代務林人住過的馬架子。袁秀月攝
塞罕壩土層薄、氣溫低、無霜期短然而,在荒地造林何其困難。這個過程曾被外界形容為“從一棵樹到一片海”。
“因為塞罕壩屬于特殊地形區(qū),氣溫低,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1.4℃。無霜期短,建場初期不到50天。而且土層薄,薄的地方不到十公分,厚的也只有20到30公分左右。年均降雨量不到500毫米?!睆埾蛑艺f,在這樣的條件下能造成百萬畝林海,實屬不易。
張向忠的岳父就是第一代造林人,他常說:“你們現(xiàn)在條件比我們好多了?!蹦菚r,林場職工的生活條件很差,很多人要住地窖子和馬架子。林場糧食匱乏,為了解決職工家屬的吃飯問題,很多人都要邊種樹邊種地,邊生產(chǎn)邊生活。
冬天氣溫達零下40多℃,經(jīng)常風雪肆虐。一位老職工曾描述:“大雪被風一刮,屋內(nèi)就是一層冰,即使烤著火爐子也不會有熱的感覺?!?/p>
“他們那個年代都是一心工作,沒有別的?!睆埾蛑艺f,雖然條件艱苦,但老一輩對工作的要求卻非常嚴格。建場初期,即便場長、書記到基層檢查,也得排隊打飯,加塞都不行。
張向忠和同事在工作。袁秀月攝
第二代務林人的擔子也不輕上世紀80年代初,林場在大規(guī)模造林結束后,轉(zhuǎn)入營林階段。所謂營林,即“森林經(jīng)營”,包括提高森林質(zhì)量、發(fā)展生態(tài)多樣性、預防火災和病蟲害等。
很快,年輕的張向忠就投入其中。雖然過了最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時期,但第二代務林人的擔子也不輕。因為沒有森林經(jīng)營就沒有林木的生長,靠自然競爭,林木的生長會很緩慢。更重要的是,造林一時,管護卻是一世。
張向忠常年駐扎在最基層林區(qū),和同事穿梭在林木間,反復探索研究,攻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他解決了羅盤儀導線測量對中誤差問題,解決了采伐標準地與林分平均胸徑存在差異影響作業(yè)設計精度問題……
近些年來,塞罕壩造林進入“啃骨頭”階段——在土壤貧瘠的石質(zhì)山地和荒丘沙地造林。很多地方坡度陡,機械無法作業(yè),只能由人把苗木運上山,一個人每次只能抱一棵或兩棵上山,造林成本相當高。
張向忠?guī)Ъ夹g員反復實踐,創(chuàng)造了不整地等行距不等株距造林方法,解決了石質(zhì)山區(qū)造林綠化成活率低的難題,使其達到90%以上。
塞罕壩曾獲聯(lián)合國“地球衛(wèi)士獎”。袁秀月攝
每年門診藥費上萬元二次創(chuàng)業(yè),難題仍不少。塞罕壩機械林場面積有140萬畝,山路遙遠,現(xiàn)在能開車,以前只能靠腿。上一次山不容易,早上去,晚上才能回。所以通常情況下,張向忠一天只能吃兩頓飯,早上撐得不行,晚上餓得不行,中午拿干糧墊一口。
塞罕壩氣候也多變,夏天山上蚊子比較多,冬天氣溫比較低。突然遇到大暴雨,連個躲雨的地方也沒有,從頭到腳全被淋濕。不過,最難的是遇上飛機防蟲作業(yè)時期,每天三點鐘起床準備作業(yè),到七點鐘結束。每一次作業(yè)持續(xù)半個月的時間,到最后,生物鐘都錯亂了,晚上怎么都睡不著覺。
就這樣積年累月,很多人都留下了病根子,慢性關節(jié)炎、胃病、糖尿病、腦供血不足等等。張向忠說,他每年的門診藥費都要上萬元。
這么苦,怎么堅持35年?還是因為成就感?!案艘徽f,這塊林子是我造的,這塊林子是經(jīng)過我撫育長這么好的,這也是一種成就感?!睆埾蛑艺f,而且在他看來,塞罕的生活條件還是不錯的,天天都是綠色,空氣質(zhì)量好。
如今的塞罕壩,綠色已經(jīng)延伸到每個角落,森林覆蓋率超過80%。它用林海筑起了一道綠色屏障,有效阻滯了渾善達克沙地南侵。
而不知不覺地,林場迎來了第三代務林人,張向忠也已經(jīng)56歲了。
“北方的樹,一百年都長不了多大。跟樹相比,人的生命太短暫,所以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付出?!睆埾蛑艺f,這就是塞罕壩人的責任。
“一代接著一代干,一張藍圖繪到底”,這是屬于塞罕壩人的一句話。張向忠就像他們的縮影,年輕時投身綠色事業(yè),用半生詮釋“塞罕壩精神”。
1.《張向忠 張向忠:百萬畝林海的守護者,35年青春獻給塞罕壩》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張向忠 張向忠:百萬畝林海的守護者,35年青春獻給塞罕壩》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tiyu/52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