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這個典故
很多人對這個典故再熟習(xí)不過,但要問起這個成語發(fā)生地是那里,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這個處所就是安徽的貧困縣壽縣。
壽縣這個名字明顯沒有它的曾用名那末嘹亮。昔時大禹劃九州時,壽縣被劃入了揚州。年齡時,蔡國為避楚國攻擊,逃到了吳國境內(nèi),而吳國則把壽縣劃給了蔡國做國都,這也是壽縣歷史上第一次成為國都。厥后楚滅蔡后,壽縣也并入了楚國。關(guān)于地皮廣大的楚國來講,壽縣真實是太小了,微乎其微。但沒想到的是200多年后,這個小縣城卻成了楚國的再起之地。
公元前241年,被秦國打的落花流水的楚國,在春申君的倡議下再次遷都,史乘紀錄“楚東遷都壽春,命曰郢”。這是壽縣第一次以壽春的名字呈現(xiàn),也是第二次成為國都。固然楚國國勢今是昨非,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壽春在做了郢都后成為北方大都市。
明顯,壽春在歷史上的名號要比壽縣嘹亮太多,不僅是楚國,包含厥后的淮北國另有袁術(shù)的大成國,都在此定都。為何要選這里呢?平安啊。北邊是淮河,東邊是淝水,南方靠著瓦埠湖,西邊另有壽西湖,好像四周環(huán)水的井地。
1991年的時分,安徽發(fā)生了特大大水,事先壽縣被大水圍困了50多天,水位一度高達24.46米。但事先城內(nèi)卻平安無事,另有很多人間接坐在城垛上洗衣服。
這就不克不及不說說壽縣的城墻了?,F(xiàn)在的壽縣古城建于南宋期間,事先一方面是為了抵擋金兵,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抵擋大水。這座面積只要3.65平方公里的古城,凸顯了古人的最高聰慧。除去銅墻鐵壁的城墻,城內(nèi)東北角和西北角還建有排水涵洞,能夠把城內(nèi)積水排到城外,但城外的積水卻不克不及倒灌出去,當(dāng)?shù)厝肆?xí)性叫這里是“篩子地”。
孫家鼎曾這么評價這個小縣城:若匹練之綿亙也,若生鐵之熔鑄也。足見宋代時古人的聰慧。
1.《全國十大貧困縣 4次立為國都還是中國最貧困的縣,你能猜到是哪嗎?》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luò)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全國十大貧困縣 4次立為國都還是中國最貧困的縣,你能猜到是哪嗎?》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shehui/98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