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的交通大學星光熠熠,在上海灘云集了一大批學兼中西的知名學者。
其中,有位叫鐘兆琳的先生,他是學生眼中的天才型教授,也是錢學森念書時最為尊崇的教授之一。
收到中央一紙西遷指令后,上海交通大學一時爭論驟起。要不要放棄上海優(yōu)渥的生活遷到荒涼的西北?爭論愈演愈烈時,鐘兆琳給出了他的答案……
鐘兆琳出生在浙江省德清新市的一個富商之家。他的父親常說,西部不發(fā)展,國家就沒有真正的繁榮。
本可優(yōu)渥生活的鐘兆琳,在西安終日腳蹬布鞋,一身很舊的藍色人民裝,周末偶爾到東亞飯店點上兩道上海菜改善伙食,常被服務員喚作“老鄉(xiāng)”。
鐘先生1927年畢業(yè)于美國康奈爾大學,解放前夕收到美國大學聘書,但他哪也不去,就要留在祖國教書。
晚年的鐘兆琳已需柱杖而行,仍隨師生們在大西北考察,動員一批又一批西安交大畢業(yè)生留在西部工作。
為紀念鐘兆琳先生誕辰100周年,錢學森在致西安交通大學的信中寫道:“我是交通大學學生,鐘兆琳是我的老師,我是鐘先生的一個學生。”錢學森常說,“我若能為國家為人民做點事,皆與老師教育不可分!”
本故事取自大型紀錄片《為了可愛的中國》第四集《西遷》。
64年前交通大學收到的一紙西遷令,拉開了新中國西部建設的大幕,也讓這所久負盛名的高校里上萬名師生的命運軌跡,從繁華的上海灘,延伸到荒涼的大西北。
本片創(chuàng)作團隊歷時半年,在西安、上海、北京等地尋訪數(shù)十位親歷者,沿著他們的西遷路,重拾為了祖國甘愿放棄優(yōu)渥生活的動人往事,還原那份“義無反顧,不問西東”的豪情。
大型紀錄片《為了可愛的中國》是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傾情打造的一部壯麗史詩。全系列共七集,分別為《黎明之前》《歸國》《軍墾戰(zhàn)歌》《西遷》《遠離祖國的地方》《決勝貧困》《我和我的祖國》。節(jié)目聚焦眾多凝聚國人記憶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充滿真實情感的故事和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jié),為觀眾呈現(xiàn)幾代中華兒女艱苦奮斗的建設歷程與家國情懷。
這些歷史或許耳熟能詳,但這里為你帶來的,將是一段段你不知道的非凡故事,一場場極度震撼的精神洗禮。
1.《鐘兆琳 為了可愛的中國丨要不要從上海奔赴荒涼西北?錢學森最尊崇的教授給出了答案》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鐘兆琳 為了可愛的中國丨要不要從上海奔赴荒涼西北?錢學森最尊崇的教授給出了答案》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shehui/8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