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微信群中有很多人在轉發(fā)一款叫做“共享爸爸”的小程序,關于這款小程序的相關話題也被網友廣泛討論。
隨著共享經濟蔓延到生活的每個角落之時,難道爸爸也可以共享了?
“共享爸爸”只是蹭熱點的商業(yè)行為
這款新型小程序“共享爸爸”受到熱議地方在家長群。這個針對“喪偶式育兒”開發(fā)的小程序,馬上引發(fā)了群里媽媽們的好奇和驚呼。但在親自嘗試之后,記者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某商家的商業(yè)行為。
記者點擊“共享爸爸”進入小程序,其首頁顯示有“商務型”“暖男型”“運動型”“文藝型”四個選項,底部則有“需要服務的地點”和“需要哪種類型的共享爸爸”選項。
點擊選擇了“商務型共享爸爸”,彈出的地圖顯示“離你最近的爸爸400m”,而底部則顯示嘗鮮價“免費”。點擊呼叫后,共享爸爸沒有接單,而是彈出了一個視頻頁面,視頻最后其實是一個商家的推廣鏈接。
據了解,這款“共享爸爸”,不過是此商家為了“5·15 國際家庭日”關注家庭親子陪伴,所想出來的一款虛擬產品。
了解到真相之后,家長群里一片“用心良苦”、“腦洞大開”、“大跌眼鏡”等評論。但隨后,又引發(fā)了大篇幅關于 “爸爸缺失家庭教育”的共鳴。
日本“共享爸爸”彌補教育父親缺位
爸爸角色的缺失,不止中國有。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近期確實出現(xiàn)了“共享爸爸”的線上業(yè)務。
想出這個方法的是一個咖啡店老板義廣千秋,她是一位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兩個女兒生活。她有切身體會,知道孩子們缺少的關愛自己給不了,于是創(chuàng)建了“爸爸銀行”網站。據悉,現(xiàn)在已經有18位男士在“爸爸銀行”注冊成為“共享爸爸”。這些“共享爸爸”們技能各異,不僅可以陪伴孩子運動、玩紙板、幫忙攝影,還能參與DIY、烘焙等各種親子活動——親生爸爸沒法陪伴的時候,他們都代勞了。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位,已日漸成為當今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朋友圈之前也廣為流傳過這樣一個采訪視頻,問如果每周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于12小時,就剝奪做爸爸的資格,問孩子們是否愿意?
很多孩子都說不愿意,理由也是讓屏幕外的爸爸們紅了眼。很多爸爸們不愿意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損失的可能真的是孩子成長中最美好的那些瞬間,比如她第一次叫爸爸,第一次跌跌撞撞的走路,第一次吃飯......
為了工作,真的就不能當一名合格的爸爸嗎?事業(yè)和家庭之間,是不是只能是一道單選題?
有份調查顯示,一半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時。當問及不能陪伴孩子的理由時,工作太忙是爸爸們的普遍理由,養(yǎng)家糊口重于陪伴兒女的理由也似乎無可辯駁。還有的爸爸說,工作太辛苦,回家只要屬于自己的空間。
但是,爸爸們可知道,父親的陪伴,卻是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從“爸爸去哪兒”到“爸爸在這里”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們曾用了半個世紀,對17000個在1958年3月某一個星期出生的英國嬰兒進行了跟蹤調查。例如詢問父親平時花多長時間與孩子相處,是否讀書給他們聽、陪他們外出等,等孩子11歲時為他們安排了智商測驗。
結果顯示,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比同齡的不怎么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更聰明。更為重要的是,有爸爸陪伴成長的孩子,性格更為開朗,人格更加完善。父親有很多教育與社會化的功能,能給孩子帶來社會競爭意識、權威意識、道德品質,并且能在自我控制、自我創(chuàng)新、成就感等培養(yǎng)方面起到榜樣作用。
完整的家庭教育,卻需要父親和母親的共同努力。剛柔結合,孩子才能具有完整的成長歷程和一個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
一位媽媽說得好:雖然 “共享爸爸”只是商家的噱頭,但卻為現(xiàn)實生活中缺位的爸爸提了個醒:“再不陪孩子,孩子就長大了。再不陪孩子,‘爸爸’也能買來了?!?/p>
1.《共享爸爸 “共享爸爸”來了?媽媽們拍手叫好之時卻是家庭教育反思時刻》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共享爸爸 “共享爸爸”來了?媽媽們拍手叫好之時卻是家庭教育反思時刻》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shehui/8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