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勣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一下想不起來,但是徐懋功,卻很有名。徐懋功就是李勣,原名徐世績,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因為戰(zhàn)功赫赫,唐高祖李淵賜他國姓,改名李世績,后來避諱李世民,改名李勣。李勣三朝元老,歷經(jīng)高祖、太宗、高宗三任皇帝,盡忠職守,深得朝廷倚重,死后葬入太宗昭陵陪葬陵。
李勣的陵墓經(jīng)考古專家發(fā)掘后,僅挖出了一頂帽子,此帽名曰“三梁進德冠”。這頂帽子,全國僅此一件,乃是御賜之物,通過這頂帽子,一段歷史謎團被揭開。李勣是唐初開國名將,被封英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勣忠心耿耿,但是太宗李世民曾經(jīng)在臨終前,讓太子登基后殺掉他,即使不殺也要提防,不能重用。眾所周知,李世民一代明君,雖然“宣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親兄弟,但那也是無奈之舉,而且他對開國功臣從不排擠,都是重用,為何單單容不下李勣呢?
其實李世民還是很喜歡李勣的,李勣也對他忠心耿耿,但是他對太子李治則不一樣。李世民怕自己駕崩之后,李治駕馭不了李勣,而李勣功高蓋主,會拿沒什么戰(zhàn)功的李治不當回事,從而成為禍害,所以才會提醒兒子殺了他。
但是明君終歸是明君,雖然顧慮重重,他也并未實質(zhì)性的傷害李勣,只是臨死前貶他做了疊州都督。李勣如此精明,猜到了李世民的目的,毫無怨言的走馬上任。后來李治又把李勣召回,委以重任,而李勣對李治也是忠心不二。
在李治冊封武則天為后這事上,在前朝一片反對聲中,李勣一句“此乃陛下家事,何必問與外人”,更是讓李治對他好感倍增。李勣并未如太宗想的那樣對李治不利,而是忠心輔佐他到死,李治感念他的功勞,葬他于昭陵陪葬陵,這也是一項殊榮。
李勣一生榮光,死后也是風光大葬,誰能想到,去世15年以后,卻被武則天挖墓焚尸,武則天之所以這樣做,全是因為李勣的孫子徐敬業(yè),徐敬業(yè)在武則天稱帝之后,帶頭造反,被武則天剿滅,李勣死后生生被這個不孝的孫子拖累,翻尸倒骨,真是可憐。唐中宗登基后為李勣恢復官爵,重新安葬,但是由于尸骨無存,只得在墓中放置一頂“三梁進德冠”,以示平反。這頂帽子的出土,正是對這段歷史的見證。
1.《葉默洛影_李世民臨死都要殺死的人,陵墓出土一頂唐朝帽子,僅此一件》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葉默洛影_李世民臨死都要殺死的人,陵墓出土一頂唐朝帽子,僅此一件》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shehui/180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