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獅表演 毛獅表演 流傳在玉林數(shù)百年的犀頭
州珮社區(qū)明善堂的墻上,掛著兩個獅子頭,上面布滿了灰塵——玉林人也叫它們犀頭。以前人們舞獅,習慣叫舞犀。數(shù)百年來,在玉林民間每逢重大節(jié)日、重大祭祀活動,都少不了舞犀助興。
玉林人認為,舞犀能驅邪,增添喜慶氣氛,帶來大吉大利,是一種民間文化傳統(tǒng)。不過,數(shù)百年來玉林特有的這一舞獅方式,如今已日落西山,風光不再?!坝貌涣硕嗑?,在玉林大地上恐怕很難見到舞犀的蹤影了?!闭f到舞犀技藝即將失傳,州珮社區(qū)幾個武館的負責人楊禮業(yè)、寧業(yè)海、霍封強頗感無奈。
舞犀之時,犀頭是開路先鋒
“獅”分為北獅和南獅,玉林傳統(tǒng)獅子犀頭屬于南獅。犀頭,也被稱為武獅,它面目猙獰,額頭有角,眼嘴鼻等都是繪畫而成,光溜溜的沒有一根須發(fā),嘴巴和眼睛是固定的。有武獅,自然有文獅。文獅外形優(yōu)雅,頭部沾著須發(fā),嘴巴和眼瞼可上下刷動。
文獅、武獅的身體都是用一條長方形的布來代替犀身,不過武獅身體比文獅長。
舞犀之時,往往文武獅子同時出陣,犀頭擔當開路先鋒的角色。無論是走路,還是各種場合,犀頭都占據(jù)主角的位置。走路時,犀頭昂首挺胸走在中間,文獅稍微落后幾步,跟著犀頭。帶有危險和挑戰(zhàn)性的動作,也是由犀頭來完成。如新年舞犀拜年,主人家用竹竿掛著一串長長的鞭炮噼里啪啦燃放,犀頭要鉆到鞭炮下來回走動。文獅身上長著須毛,不能鉆鞭炮,不然鞭炮會把它身上的須毛點著了。像搭人梯表演“三塔吃彩”也是由犀頭出馬。舊時,遇到兩個獅隊起了紛爭,雙方發(fā)生“獅王爭霸”,上去打架的也是犀頭。犀頭是用草紙、竹篾做成,有一定的硬度和韌性,往往被砍了幾刀也不會爛。
舞犀有套路,動作兇猛多變
舞犀動作雄壯霸氣,剛勁有力,因此往往是年輕力壯人士來舞動。犀頭的地位比較高,在州珮社區(qū),舞犀時,犀頭從來都是走在最前面的,文獅、鼓樂跟在它后面。無論是文獅武獅,舞動之人都不需穿特定衣服,累了就換人。
舞犀時敲的鑼鼓,同樣是慷慨激昂、令人血脈賁張,每一種場合或者動作,配以不同的鼓點,有出窩鼓、大集合鼓、游行鼓等。盡管玉林舞犀鼓基本上同一套路,但每個村莊甚至每個武館敲的鼓點依舊有區(qū)別?!拔覀冎莴樕鐓^(qū)敲的鼓和其他地方敲的鼓是不一樣的,內行人一聽就明白?!敝莴樕鐓^(qū)明善堂的敲鼓手黃傳文說,“州珮社區(qū)各武館的鼓,也有輕微區(qū)別。州珮人舞犀,還可以配八音,這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p>
遇到有人請獅子做大型表演或遇到重大慶典活動,犀頭同樣是主角,舞犀更是動作多變。這時的表演稱為“出故事”。舞犀時,先是兩犀頭成雙兇猛奔出,這個動作稱為“出山”。然后犀頭巡跑四角向觀眾致意,稱為“走四門”。接著兩個犀頭你來我往搶繡球,這時掀起了表演高潮,兩個犀頭或搶斗,或互讓,動作剛勁兇猛又詼諧。搶罷繡球,就到了舔犀環(huán)節(jié),兩個犀頭互相舔毛剔牙親密無間,玩耍夠了,犀頭東倒西歪,步履不穩(wěn),表演睡覺。小憩后,犀頭醒來,接著表演翻身“醒獅”等動作。舞犀表演后,還會有其他節(jié)目如文獅上高桿、武術表演等。
舞犀這些傳統(tǒng)套路、經典動作,給一代代的玉林人留下了深刻記憶。
毛獅當?shù)?,舞犀技藝恐失?/p>
十幾年前,一種被稱為“馬來獅”(也稱毛獅、舞臺獅)的獅被引進玉林。毛獅外形和北獅相似,和真獅子也較接近,身材矮小精干,渾身是毛,讓人倍覺可愛。尤其是在梅花樁上表演各種高難度動作時,更是吸引人的眼球。舞毛獅很快在玉林城區(qū)眾多武館普及,并迅速流傳到附近農村,傳統(tǒng)的武獅、文獅被冷落?!案浇迩f的獅隊請我們去傳授舞獅,也指名要學毛獅?!敝莴樕鐓^(qū)幾個武館的負責人說。
“舞玉林傳統(tǒng)獅尤其是舞犀,需要有扎實的武術功底,對人的身高也有一定要求,不然無法舞出那虎虎生威的動作?!泵魃铺秘撠熑酥?3歲的霍封強說,而毛獅對武術功底要求不高,12歲-16歲的男孩尤為合適,毛獅被引進玉林后,很快就吸引了年輕人練習。
毛獅因外形可愛,在梅花樁、高桿、高臺上表演動作的驚險刺激,觀眾喜歡看,出場費也比玉林傳統(tǒng)的舞獅高出很多,因此頗受年輕人青睞,而喜歡舞犀的人,因為年紀大舞不動只好作罷。以前需要犀頭來表演的地方,現(xiàn)在也被人用文獅甚至毛獅代替了。這幾年,想在玉林城區(qū)看到舞犀的場面成了一件難事。州珮社區(qū)數(shù)個武館,只有明善堂還保存有兩只犀頭,但已沒有年輕人愿意學舞犀。要看原汁原味的玉林舞犀,要到農村去。舞犀后繼乏人,讓很多武館的負責人和喜歡傳統(tǒng)舞犀的玉林人感到很無奈。
文獅因為適合20歲—50歲的漢子舞動,還可以上高桿表演,很多動作和花樣毛獅也替代不了,現(xiàn)在還有喜歡玉林傳統(tǒng)獅子的人在學。而舞犀及用于舞犀的鼓點,都是師傅口口相傳,并無書譜記載,“再過20年,玉林傳統(tǒng)文化舞犀,恐怕要銷聲匿跡了?!泵魃铺灭^長黃傳友不無擔憂地說。 (記者 劉賽)
原標題:還記得舞起來虎虎生風的犀頭嗎? 十幾年前毛獅被引進玉林,本地傳統(tǒng)的舞犀從此逐漸沒落,如今后繼乏人
1.《毛獅看這里!毛獅當?shù)?,舞犀技藝恐失傳》援引自互?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毛獅看這里!毛獅當?shù)?,舞犀技藝恐失傳》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pet/334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