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醫(yī)生卡爾蘭德施泰納(Karl Landsteiner)是人類首次發(fā)現血型不同的人,為安全輸血系統奠定了基礎。
1930年時,他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獎。今天就來稍微講講血型的事情吧。我們最熟悉的也就是圖上畫的ABO血型了,不過除此之外,血液其實還有其他不少分型方法,比如Rh血型、MNSs血型等。
ABO血型系統是通過將不同人的血液彼此混合發(fā)現的,這樣的混合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的相安無事,有的則會導致凝結。其實在生物課本上也可以學到,這是因為不同血型的血液紅細胞上有不同的抗原,而血清中又有不同的抗體。如果抗原和對應的抗體遇到一起,就要出現凝集反應了。
我們醫(yī)學部的學生在生理學實驗課上都會做這個鑒別血型的凝集實驗,就是取一點自己的血分別滴在含有抗A、抗B和抗A+抗B的血清里面觀察反應。我是O型血的所以結果就是三個都木有現象,為了看現象我們就紛紛去扎AB型血的同學……
紅細胞上這個血型抗原的“基底”是H抗原,而根據基因的差異,這個基底上會接上不同的抗原:有A基因對應的A抗原、B基因對應的B抗原,而O基因不會產生明顯的抗原性。至于它們的遺傳規(guī)律相信我不必再講了(據說從血型也扯出了不少狗血的故事_(:з」∠)_)。
那么,到底為什么會有不同血型出現?最直接了當的答案當然就是基因突變了,ABO血型的差異來自同一個基因位點的不同突變版本。不過從演化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其實還沒有特別清晰的解釋。
紅細胞上的這些血型抗原看起來并不是人類生存所必須的,不光是缺了A抗原和B抗原的O型血人活得很好,甚至還有一些"孟買血型"的人連“基底”的H抗原都沒有,他們的健康也沒出什么問題(不過這種罕見的情況在輸血時會有麻煩,孟買型的人只能接受其他孟買型人的血)。
一些科學家認為,血型多樣性的意義可能在于讓人類能更好地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血型的人在疾病易感性上有些差別,也就是說,不同的血型可能能讓人們減少罹患不同疾病的風險。比如說,有研究認為O型血更有利于對抗瘧疾。
圍繞著ABO血型也有很多不怎么科學的理論,比如說血型對應性格,或者不同血型的人要吃不一樣的食物,這些其實都沒有什么科學根據。人有多招蚊子其實也和血型關系不大。
1.《【血型鑒定】A型、B型、AB型……人為什么有不同的血型呢?》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血型鑒定】A型、B型、AB型……人為什么有不同的血型呢?》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pet/2404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