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楷書代表作《黃庭經》(部分)

作者:蔡賢良(暨南大學副教授、書法研究所副所長)

說到王羲之,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被稱為《天下第一書》的作品《蘭亭序》。

其實,王羲之的楷書同樣達到了一個新境界,為楷書的定性成熟作出了歷史性的功績。其楷書代表作品《黃庭經》,全文以七言韻語記述,是道教修習養(yǎng)生的經典,共計60行,1200余字,結字輕靈飄逸,用筆流暢舒展,被后人奉為書法楷模。

關于《黃庭經》的創(chuàng)作,流傳著一個故事。《晉書》稱,王羲之“性愛鵝”,某日其出訪的時候,看見清清的池水上一群矯健俊美的白鵝互相嬉逐,立即被這景象迷住,久久不忍離去,遂找到鵝的主人想買鵝。鵝主人是位道士,知道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家,并且知道他愛鵝成癖,便提出抄寫一份《道德經》作為換鵝的報酬,王羲之欣然同意,便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原文載于南朝《論書表》,文中敘說王羲之所書為《道》、《德》之經,后來到了唐朝不知怎么就傳成了《黃庭經》,因此《黃庭經》又俗稱《換鵝帖》。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詩句“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講的就是這段趣事。

王羲之楷書代表作《黃庭經》(局部)

東晉是我國書法史上一個十分輝煌的時期,書法藝術進入自覺時期。在楷書發(fā)展的歷史上,以羲獻父子為代表的東晉士人書家,為楷書的定性成熟作出了歷史性的功績?!稌x書》稱王羲之擅長的書體是楷書,在王羲之新派書風中,楷書占有重要的地位。傳世的王羲之楷書都是小楷,南朝人稱為“正書”、“細書”、“細楷”。《黃庭經》是流傳最廣的王羲之楷書名作之一,是我們解讀王羲之楷書風格或形質特征的重要依據。

王羲之的楷書,就其師承而言,屬于鐘繇系統(tǒng)。比之于鐘書,王羲之的楷書端莊精致,將楷書的筆法、筆意、結構推入到形巧而勢縱的新境界。

《黃庭經》有諸多名家臨本傳世,如智永、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趙孟頫\等,他們均從中探究王書,汲取滋養(yǎng)。在王羲之楷書中,被后世稱為“一拓直下”的橫豎起筆清晰明確,收筆也一改以前的重按,三過折法在其筆法下已是成熟的技法。技法的精熟導致了意境和情感的追求,所以,王羲之楷書被視為后世典范,不僅僅是因為技法的純熟,更在于情感的投入。

王羲之在帖的末尾署明了書寫日期和地點:“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陰縣寫”,那一年,王羲之已屆知天命之年,而他的兒子王獻之,正在勤奮習書,終于在繼承父親書風、傳承家法的基礎上,突破陳法,完成了魏晉鐘王以來的第三階段的變革,使文人流派書法的發(fā)展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

(整理:收藏周刊記者 吳璇 實習生徐超)

編輯:書法第一網

總編微信:11660975

1.《關于( )是晉朝時期的楷書我想說王羲之的楷書也是一流!》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關于( )是晉朝時期的楷書我想說王羲之的楷書也是一流!》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24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