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帝司馬炎(236-290年5月16日),賈安世,河內郡溫縣人,秦國創(chuàng)始人,市武皇帝。
曹魏權臣司馬昭長子,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4日),晉王、相國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位為帝,定有天下之號曰晉,改年號泰始。在位期間,封同姓諸王,以郡為國,置軍士,希望互相維系,拱衛(wèi)中央。晉武帝采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fā)展生產,屢次責令郡縣官勸課農桑,并嚴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吳、蜀地區(qū)人民北來,充實北方,并廢屯田制,使屯田民成為州郡編戶。
太康元年,頒行戶調式,包括占田制、戶調制和品官占田蔭客制。太康年間出現(xiàn)一片繁榮景象。晉武帝鑒于曹魏末期為政嚴苛,風俗頹廢,生活豪奢,乃“矯以仁儉”,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賜谷人五斛,免逋債宿負,詔郡國守相巡行屬縣,并能容納直言。還重視法律,親自向百姓講解賈充等人上所刊修律令,并親身聽訟錄囚。但滅吳后,逐漸怠惰政事,荒淫無度。
鑒于曹魏宗室力量薄弱才讓其父祖有機可乘,因此他鞏固皇權而大封宗室。然而諸王統(tǒng)率兵馬各據一方,晉武帝死后,諸王為爭奪權力,內訌不已,形成16年的內戰(zhàn),史稱八王之亂。
生平
早年
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母親王元姬是經學家王肅女兒),曾出任中撫軍等要職。司馬昭次子司馬攸是司馬師的過繼養(yǎng)子,司馬昭曾因認為自己的權位來自于司馬師,有意讓司馬攸繼承晉王位,以報答司馬師,但因重臣反對,只好于265年五月立司馬炎為世子。同年八月司馬昭過世之后,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
登基
265年,司馬昭病死,享年55歲。司馬炎繼承相國晉王位,掌握全國軍政大權。經過精心準備,同年12月,仿效當年曹丕代漢的故事,為自己登基做準備。在司馬炎接任相國后,就有一些人受司馬炎指使勸說魏帝曹奐早點讓位。不久,曹奐下詔書說:“晉王,你家世代輔佐皇帝,功勛高過上天,四海蒙受司馬家族的恩澤,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讓給你,請順應天命,不要推辭!”司馬炎卻假意多次推讓。司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衛(wèi)將軍賈充等人,帶領滿朝文武官員再三勸諫。司馬炎多次推讓后,才接受魏帝曹奐禪讓,封曹奐為陳留王。司馬炎于公元266年,登上帝位,改國號為“晉”,史稱為“西晉”,晉王司馬炎成了晉武帝。
擊滅東吳
晉武帝施行了一系列進步政策增強國力,發(fā)展生產。此時孫吳局勢混亂,吳帝孫皓不修內政又窮極奢侈,民心不附。270年,河西鮮卑領主禿發(fā)樹機能叛,次年匈奴劉猛也隨之出關。272年,司馬炎派何楨招降李恪平定劉猛叛亂。275年,司馬炎釋放奴婢替代士兵屯田,樹機能歸降,拓跋部沙漠汗出使晉朝,馬循平定鮮卑。為了防御吳國,司馬炎派羊祜鎮(zhèn)守襄陽與吳將陸抗對峙,派王浚于益州大造船艦。274年陸抗去世,276年羊祜提議伐吳,遭群臣反對而作罷。277年樹機能復叛,司馬駿帥文鴦等敗樹機能,降鮮卑二十萬。沙漠汗被鮮卑舊貴族殺害,衛(wèi)瓘平定拓跋部內亂。278年羊祜病故,臨終推薦杜預鎮(zhèn)守荊州。此時司馬炎派馬隆前往涼州平叛,禿發(fā)部眾殺樹機能降。279年西北之亂始平,王浚、杜預上書司馬炎,認為是伐吳之時,賈充、荀勖等認為西北未定而反對。最后司馬炎決定于該年12月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zhàn)。他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浚、唐彬軍,中游杜預、胡奮、王戎軍,下游王渾、司馬伷軍多路并進。于280年逼近建業(yè),孫皓見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tǒng)一天下,三國時期結束。
太康之治
建國后采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fā)展生產,屢次責令郡縣官勸課農桑,并嚴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吳、蜀地區(qū)人民北來,充實北方,并廢屯田制,使屯田民成為州郡編戶,太康三年(282年)戶達到377萬戶。《晉書·食貨志》說:“平吳之后,……天下無事,賦稅平均,人咸安其業(yè)而樂其事。”太康元年,頒行戶調式,包括占田制、戶調制和品官占田蔭客制。太康年間出現(xiàn)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
大封宗室
司馬炎鑒于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終致滅亡之教訓乃大封皇族為藩王,以對抗士族。始則封王不就國,官于京師以輔皇室,繼則分遣諸王就國,都督諸軍事,后又出使鎮(zhèn)要害地。此舉目的,是為對抗士族中野心家。但“八王之亂”證明,這種政策反而使這些手握重兵的諸王中涌現(xiàn)了許多野心家。
西晉之所以重任宗室,實際上與其政權的結構有關。晉是以皇室司馬氏為首門閥貴族聯(lián)合統(tǒng)治,皇室作為一個家族駕于其它家族之上,皇帝是這個第一家族的代表,因而其家族家成員有資格也有必要取得更大權勢,以保持其優(yōu)越地位。
罷州郡兵
全國統(tǒng)一后,司馬炎下詔:“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即規(guī)定:
諸州無事者罷其兵。
刺史只作為監(jiān)司,罷將軍名號,不領兵,也不兼領兵的校尉官。
實行軍民分治,都督校尉治軍,刺史太守治民。
罷州郡兵,一方面可使地方官專心民事,另一是擴大承擔賦役的課丁。兵役是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以后農民最沉重的負擔,免除這負擔,對恢復生產意義重大,但也因悉去州郡兵,連治安都沒辦法維持,因此到公元301年,天下大亂時,無力控制局面。
君臣賽富
西晉的皇族和貴族都有優(yōu)裕的經濟基礎,政治的安定與統(tǒng)一更幫助他們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于是縱情享受,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晉武帝領先作了荒淫奢縱的表率,《晉書·胡貴嬪傳》稱:晉武“多內寵,平吳后,復納吳王孫皓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并寵者甚眾,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使宴寢”,奢侈浪費,風氣日漸敗壞。公卿貴游也跟著競富爭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飯用一萬錢,還“無處下箸”,他的兒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異,一天膳費二萬錢。王愷是武帝的母舅,曾與當時首富石崇比賽炫耀財富,爭夸豪麗。為維持這種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緊聚斂,因此貪污納賄,習以為常,當時有人指:“奢侈之費,甚于天災”,可見為害之大。間接養(yǎng)成了其子的生活態(tài)度,當有人向晉惠帝報告老百姓無食物吃(天下荒饑,百姓餓死),晉惠帝卻反問:“何不食肉糜?”。
逝世
太熙元年(290年)四月,晉武帝司馬炎駕崩于含章殿,其次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不過一年后,皇后賈南風發(fā)動政變,殺死總攬朝政的大臣楊駿;接著又發(fā)生了“八王之亂”。建興四年(316年),劉淵的侄子劉曜攻破長安,俘獲末代皇帝司馬鄴,西晉亡國。時距司馬炎之死只有26年。
性格
司馬炎最突出的性格特點正如《晉書》論贊所言,“宇量弘厚”,性情溫和寬厚而較能包容異己者:
不殺退位的曹魏皇室和投降的孫吳皇室,封曹奐為陳留王、孫皓為歸命侯,并允許劉協(xié)和劉禪的子孫繼續(xù)承襲山陽公和安樂公的爵位。
王愷、石崇斗富,石崇公然砸碎司馬炎賜給王愷的珊瑚,卻沒有因此而受到司馬炎的責罰。
泰始九年,司馬炎下詔為鄧艾平反,厚葬鄧艾尸首、歸還籍沒的田宅并贈給其孫鄧朗官職。
司馬炎納山濤之議,允許被司馬昭處死的嵇康之子嵇紹入朝為官。
前蜀漢官員李密上《陳情表》,以侍奉祖母為由拒絕出仕晉朝,司馬炎同意并賜給李密的祖母糧米布帛。
王渾上表彈劾王濬在滅吳戰(zhàn)爭中違背詔令,不聽調遣,司馬炎只是下詔責備王濬而未予以任何處罰。
馮紞在反對張華拜相時,當著司馬炎的面說“臣竊謂鍾會之釁,頗由太祖?!币嗉寸姇呐褋y是由于司馬昭的失策造成的。司馬炎雖當場發(fā)怒“變色”但最終仍采納馮紞的意見,改任張華為太常。
司隸校尉劉毅在南郊祭典上批評司馬炎賣官斂財,并說司馬炎連漢末的桓靈二帝都不如:“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司馬炎只是“大笑”而并未對劉毅有何不利。劉毅在之后還升任尚書左仆射。
歷史評價
《晉書》: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容納讜正,未嘗失色于人;明達善謀,能斷大事,故得撫寧萬國,綏靜四方。承魏氏奢侈革弊之后,百姓思古之遺風,乃厲以恭儉,敦以寡欲。有司嘗奏御牛青絲纼斷,詔以青麻代之。臨朝寬裕,法度有恒。高陽許允既為文帝所殺,允子奇為太常丞。帝將有事于太廟,朝議以奇受害之門,不欲接近左右,請出為長史。帝乃追述允夙望,稱奇之才,擢為祠部郎,時論稱其夷曠。平吳之后,天下乂安,遂怠于政術,耽于游宴,寵愛后黨,親貴當權,舊臣不得專任,彝章紊廢,請謁行矣。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負荷,然恃皇孫聰睿,故無廢立之心。復慮非賈后所生,終致危敗,遂與腹心共圖后事。說者紛然,久而不定,竟用王佑之謀,遣太子母弟秦王柬都督關中,楚王瑋、淮南王允并鎮(zhèn)守要害,以強帝室。又恐楊氏之逼,復以佑為北軍中候,以典禁兵。既而寢疾彌留,至于大漸,佐命元勛,皆已先沒,群臣惶惑,計無所從。會帝小差,有詔以汝南王亮輔政,又欲令朝士之有名望年少者數人佐之,楊駿秘而不宣。帝復尋至迷亂,楊后輒為詔以駿輔政,促亮進發(fā)。帝尋小間,問汝南王來未,意欲見之,有所付托。左右答言未至,帝遂困篤。中朝之亂,實始于斯矣。
《晉門晉武帝》:漢貪金帛鬻公卿,財贍羸軍冀國寧。晉武鬻官私室富,是知猶不及桓靈。
陳普:宮中擲戟又飛刀,謝玖兢兢命若毛。豈是君王輕社稷,天教熾業(yè)謝芳髦。
鄧林:秋風銅爵曲池平,吳主宮娃滿掖庭。憑仗皇孫聰慧早,不知禍在夕陽亭。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1.《關于266年誰建立了晉朝我想說晉朝的建立者司馬炎》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關于266年誰建立了晉朝我想說晉朝的建立者司馬炎》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202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