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豪杰并起,能人輩出,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曹操,那“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得天下人負我”著實豪氣。
又或者是三國著名的“三絕”,比如智力擔當有臥龍稱號的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才換他出山相助。
再比如“義絕”的關羽,一身武藝有勇有謀,對待劉張二位兄弟更是忠肝義膽,兩肋插刀。
說起三國時期的戰(zhàn)斗力第一,很多人都會想到呂布,作為赤兔馬曾經(jīng)的主人,董卓的拉攏對象,呂布的武力值確實不可小覷。
還有一些人雖然名聲不大,但真實打下的戰(zhàn)績卻依然顯赫,比如曾歷經(jīng)兩代主公的能將,張遼。
01曾經(jīng)的雁門郡郡吏
張遼曾經(jīng)是董卓的一員大將,和高順等人一起是董卓麾下的重要人物,極擅用兵。
都說當時正值巔峰時期的董卓陣容浩大,文有李儒、賈詡等謀士,武有呂布、張遼、高順等強將。
張遼的名望似乎不如呂布,但他的才能一點都不比呂布少,不然也不會差點活捉曹操。
公元169年張遼出生在并州雁門郡,他的家族參與了當時的一場政變,馬邑之謀。
但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馬邑之謀由于消息的走漏還未開始就以失敗告終,相關官員也被處置。
但馬邑之謀促使了漢王朝對北方匈奴的用兵,不再實行屈辱的“和親”懷柔政策,改為金戈鐵馬。
事實上從歷代史書就可以看出,與外族結(jié)為姻親的方式是許多朝代都沿用的祖制,但實施的效果卻大相徑庭。
例如清朝康熙皇帝將自己的親生女兒藍齊格格,遠嫁到蒙古準噶爾草原,安撫蒙古各部,起到了穩(wěn)定邊境的作用。
在之后國家安定,國庫充盈時一舉平定準噶爾,創(chuàng)立了歷代皇帝都沒有實現(xiàn)的偉業(yè)。
由此可以知道和親這種方式不在于時間和數(shù)量,而是在于和親的王朝最終采取了什么樣的措施和態(tài)度。
一味寄希望于借用美人聯(lián)姻這種方式,用幾個人的安危去換取江山這種交易,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他的父親聶壹為了保全家中安全,把原先應該姓聶的“聶遼”改為“張遼”,自此隱姓埋名。
而出生于東漢末年的張遼從小就飽受流離戰(zhàn)亂之苦,皇帝不理政務,大臣們只知中飽私囊,百姓們民不聊生。
北方的胡人們看到羸弱的大漢,開始肆無忌憚地到邊境附近燒殺搶掠,其中就有張遼所在的雁門郡。
生活在風雨飄揚的國家,經(jīng)歷著風波四起的戰(zhàn)局,從小的受盡苦楚的張遼就成了雁門郡的郡吏。
年少時張遼就展現(xiàn)出出眾的將帥之才,武功高強能征善戰(zhàn),董卓進入洛陽勤王之后,就納入董卓軍下。
年少氣盛的張遼雖然年輕,可做事穩(wěn)重,在呂布兵變殺死董卓之后,張遼就和他一起出逃。
在此途中,曾經(jīng)郁郁不得志的曹操也有了興起的態(tài)勢,開始追殺“不忠不孝”的董卓呂布各部。
02追殺曹操,拜入麾下
在此期間,26歲的張遼和曹操正面交鋒,憑借著用兵神速和計策謀略,讓曹操也吃了大虧。
最慘烈的時候曹操只剩下了一萬多兵馬,還差點被張遼活捉,成為階下囚。
史書有云:“曹軍多次失利,僅剩萬余人?!碑敃r的兗州牧曹操正率領大軍攻打徐州,關鍵時刻陳宮等人卻請呂布出任。
擔任兗州牧的呂布和曹操的戰(zhàn)爭局面一度十分白熱化,曹操和呂布互有勝負,而曹操自己曾數(shù)次遭遇生死存亡。
一次在無可奈何之下,曹操被抓,本來主帥被擒應當是大局在握,可無奈呂布等人不認識曹操。
面對呂布等人的詢問,曹操急中生智說自己并不是曹操,只是一個普通的部下。
并且指著一個騎馬揚長而去的人說,那個人才是曹操,呂布等人竟也沒有分辨出真假,轉(zhuǎn)而去追那個騎馬的人去了。
有時候命運就是這么充滿巧合和意外,也許你以為你會殞命于此,但事實往往不是如此。
后來曹操抓住機會擊敗呂布,呂布的部隊手下,自然也就到了曹操手里,張遼也在其中。
對于張遼曹操可謂是印象深刻,對于人才,曹操一直是不計前嫌,加以重用,于是拜張遼為中郎將,委以重任。
03先后追殺劉備、孫權(quán)
在歸順曹操之前,張遼和劉備也有過對戰(zhàn),那時正值29歲的張遼奉命去攻打劉備。
起因是劉備的軍隊,搶走了呂布軍隊用來購買并且馬匹的錢財,呂布氣急決定要給劉備一個教訓。
劉備勢弱和沒有和呂布正面決斗的能力,派人向曹操求救迎來了夏侯惇這個救星。
夏侯惇也是三國時期有名的武將了,是曹操手下的悍將之一,也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軍了。
可張遼等人不僅擊敗了夏侯惇,還割了夏侯惇的一只耳朵,這是夏侯一個莫大的恥辱。
事實上張遼才智和武力俱佳,并不是直直廝殺的莽夫,在很多時候還具有一顆清醒的大腦。
譬如一次被圍困時,軍中的意見是返回,因為長期圍困敵人但卻沒有破敵的預兆,士氣低落。
張遼不是不知道士兵們的怨氣,可他還是鎮(zhèn)定自若,仔細觀察敵情,終于看出對方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
他提出不應該原路返回,而應該趁勝追擊,通過和談招降的方式,張遼順利拿下了東???。
將近三十年后,曹操與孫權(quán)等人開始打起了一場又一場的戰(zhàn)役,張遼在這場曹孫爭霸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在逍遙津之戰(zhàn)中,張遼僅帶領7千士兵就連續(xù)突襲孫權(quán)兩次,并且都大獲成功。
當時張遼已經(jīng)46歲,不僅面對著敵眾我寡的風險,還要面對體力上的衰弱。
畢竟不是只有美人怕遲暮,英雄也怕,英雄一旦經(jīng)歷到老年期,他的身體和腦力都不允許他和年輕時期相比。
但張遼不同,即使已經(jīng)不是年少盛期,卻讓整個江東知道了他的威名,一時間無人敢與其爭鋒。
張遼的才能才是他成功的關鍵。前期他在呂布手下沒有發(fā)揮自己的才華和價值,后期才遇到了自己的伯樂。
但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fā)光,只要是有真材實料,不管是在誰的帶領下,都會有所成績,讓三國時,曹操、劉備、孫權(quán),這樣威震四海的英雄也只有狼狽逃命的份。
1.《阿旺讀書 名將張遼的光輝一生:26歲追殺曹操,29歲追殺劉備,46歲追殺孫權(quán)》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阿旺讀書 名將張遼的光輝一生:26歲追殺曹操,29歲追殺劉備,46歲追殺孫權(quán)》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185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