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李佳雨 謝穎 李興罡 四川通江攝影報道
100歲的川籍女紅軍王少連,站在四川通江王坪紅軍烈士陵園(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高高的山上,放眼望去,近兩萬座潔白的無名墓碑呈扇形排開,一陣山風吹過,《思念曲》回響在青山綠草間。
向遠方的墓群敬了一個軍禮,王少連回頭看向那面刻滿戰(zhàn)友名字的墻:彭馬娃子、伏灶娃子、茍炳娃子、牟娃子……每經過一個“娃子”,王少連都會停下來看看,坐著輪椅走過102米的紅軍烈士紀念墻,她的眼眶紅了,口中反復叫著兩個名字:“玉娃子”和“壬娃子”。
川籍女紅軍王少連坐著輪椅走過紅軍烈士紀念墻
玉娃子是誰?壬娃子是誰?
墻上這些娃子,又都是誰?
王少連回憶起有關“娃子”的往事,關乎童年與戰(zhàn)爭,關乎失散多年的父母,更關乎她至今不知下落的哥哥。2021年4月,王少連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跨越近百年關于“娃子”故事。
四川通江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玉娃子”和“壬娃子”
玉娃子的故事,是76歲的張必良聽母親王少連從小講到大的。
1921年,玉娃子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qū),有個哥哥叫壬娃子,一家人靠父親給地主抬滑竿勉強維持生活,掙的錢僅夠買糧。家里住個草棚,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對當時的窮人來說,基本處于“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足之地”的處境。
紅軍的到來,改變了玉娃子一家的命運。1932年,紅四方面軍準備打響反圍剿戰(zhàn)斗,決定離開鄂豫皖根據地,到四川建立川陜革命根據地。1932年12月18日,紅四方面軍從通江縣兩河口鎮(zhèn)入川,迅速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地。
當?shù)匕傩债敃r都在傳,紅軍是為窮人而戰(zhàn)的,如今紅軍真的來了,玉娃子一家看到了希望。父母讓她每天都去村口打聽消息,得知紅軍已經到了巴州區(qū)鼎山鎮(zhèn),一家人做好準備要去參軍。
1933年,玉娃子12歲,哥哥壬娃子14歲,因為家里人都決定參軍,父母放心不下兩個孩子,就帶著他們一起參加了紅軍。
母親許才英參加婦女獨立團以后任排長,而玉娃子則成為了一名童子團的小戰(zhàn)士。當時,男女戰(zhàn)士服飾都一樣, 頭發(fā)留得很短,戴八角帽,灰色制服,紅領章,綠綁腿,腳穿草鞋,每個人背著米袋和水壺,武器大部分是馬槍,也有土槍、馬刀、矛子。
玉娃子的母親背的是馬槍,她自己的武器則是矛子。玉娃子在部隊的主要工作,是把武器彈藥運到前線,再把傷兵抬下來送往后方的醫(yī)院。雖然沒有直接上陣殺敵,但當時面臨的情況依舊復雜兇險。
反六路圍攻,東線全面反擊時,玉娃子跟隨婦女獨立團配合主力部隊追擊敵人,追到鐵山時,從側面插過來一群敵人。見她們是女兵,敵人一下就包圍上來。激烈的戰(zhàn)斗中,玉娃子一家被敵人打散了,父母和哥哥不知所終,玉娃子埋伏在叢林里一直到傍晚,又在山上躲了一夜,卻再也找不到部隊和家人,最后靠幫人放牛割草討口飯吃,回到家鄉(xiāng)。
川籍女紅軍王少連
母女重逢靠“娃子”認親
1936年,玉娃子回到家,找親戚打聽了下,父母和哥哥都沒回來?;叵肫鹉菆黾ち业膽?zhàn)斗,玉娃子心中有些絕望,那么激烈的戰(zhàn)斗和艱苦的環(huán)境,他們能活下來嗎?
玉娃子也曾想過去尋找家人,但當時社會動蕩,她無從著手。就這樣過了28年,玉娃子嫁人生子,也有了自己新的名字,她把這份念想埋在了心底。
1964年的一天,公社里的工作人員拿著一封信,找到正帶孩子的玉娃子。信里面是一則“尋人啟事”,里面寫明了玉娃子參軍的時間和被打散的時間,希望公社的人幫忙找找這個女娃是否已回家,寄信地點是彭州(現(xiàn)成都)紅軍養(yǎng)老院。
拿到信的玉娃子,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這件事。她有些懷疑,但更多是害怕空歡喜一場。如何確認是自己失散多年的母親在尋找自己呢?名字是新取的,雙方的樣貌已大變,曾經的經歷也因為時間流逝而模糊不清。玉娃子拿到信想了一晚上,認定只能試著用曾經的小名“玉娃子”,去判斷對方的身份,于是她決定回信詢問。
信件一來一回,一個月就過去了,玉娃子打開信后,如愿以償看到了自己的小名:玉娃子。31年骨肉分離,親人相認后只剩下眼淚。
原來,當時玉娃子的母親被國民黨軍隊追殺,馬刀砍在腦袋上,砍出兩指深的傷口,她滾落到深溝里,被老百姓救起,后來到成都紅軍養(yǎng)老院養(yǎng)傷。而玉娃子的哥哥壬娃子,和父母失散后再無音訊。
“娃子”們的故事
曾經的“玉娃子”,就是現(xiàn)在的王少連。這個名字,是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工作人員給她取的。
2021年4月,王少連第一次來到王坪紅軍烈士陵園,想來尋找哥哥壬娃子的線索。看到墻上一個又一個“娃子”的“名字”,想起了自己還是“娃子”時的往事。墻上的這些“娃子”,就和當時的“玉娃子”“壬娃子”一樣,年齡多在10到20歲之間,卻因當時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連大名都不曾擁有,就犧牲在了戰(zhàn)場上。
“娃子”們擁有怎樣的故事?通江縣黨史研究者張乾金介紹了當時的情況。
據張乾金介紹,把人的小名叫“娃子”,是川北的一個地域文化特色。過去的窮人家孩子很少有人讀書,這些孩子從生下來直到十幾歲都沒有大名,經常叫貓娃子、狗娃子、正娃子等。紅四方面軍入川前,川北一帶鴉片泛濫,大片良田被種上罌粟,老百姓非常貧困,可以說是食不飽腹、衣不蔽體。
張乾金稱, 紅軍來了以后,開倉分糧,禁種罌粟,把土地分給老百姓種,讓受盡剝削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覺得跟著紅軍走有飯吃有衣穿,所以參加紅軍的熱情高漲。一開始,紅軍對娃娃一般是拒收的,但因為小孩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紅軍就采取辦列寧小學的措施,讓他們讀書識字,同時成立少先隊童子團,讓孩子們在學習文化的同時,學習軍事技能,擔負一些后方機關的警戒、關口站崗放哨、送信等戰(zhàn)勤任務。
這些“娃子”中間,最出名的是被家鄉(xiāng)人尊稱為“無銜將軍”的劉海清,小名正娃子。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來到通江時,其父原本打算讓正值壯年的劉海清二哥去參軍,不料等到參軍那一天,剛當上新郎的劉海清二哥卻躲起來不愿意去,劉海清的父親又急又氣。這時在山上打豬草的劉海清回來了,問明情況后主動說:“我替二哥去當兵!”鄉(xiāng)親們聽說后都夸:“正娃子真懂事,有出息?!?/p>
劉海清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參加長征,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參加了平型關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參加了秀水河子殲滅戰(zhàn)、四平攻堅戰(zhàn)及攻克沈陽、解放天津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1950年參加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立二等功;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曾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等。
有的娃子,還沒來得及有大名便犧牲了,埋骨青山;有的娃子,在戰(zhàn)爭中流落山野,幾十年后輾轉認親;還有的娃子,一路跟隨部隊殺敵,戰(zhàn)功赫赫……“娃子”們用一代人的青春熱血,為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35年,紅四方面軍離開蘇區(qū)時,隊伍從來時的1.4萬多人,擴大到了8萬多人;蘇區(qū)時期,赤衛(wèi)軍、游擊隊、少先隊等地方武裝一直穩(wěn)定在9萬余人。當年,僅通江縣就有青壯年4.8萬人參加紅軍長征,新中國成立后僅幸存了四千余人;還有10萬余人支前助戰(zhàn)。
老紅軍王少連雖已100歲高齡,但還能與人交流,每次聽到有人來探望,她都會早早起床,穿上軍裝戴上勛章,給來的人聊起自己“娃子”時的故事。
為了讓兒孫們不忘記當時的事,她曾把自己的勛章分給晚輩,自己僅留下少數(shù)幾枚重要的。如今,王少連家五代同堂,五代人中均有人當兵,最小的曾孫子張林,17歲入伍,目前在云南南傘中緬邊境當一名戍邊戰(zhàn)士。
我們相信,“玉娃子”的故事,還會在這家人中一代代傳下去;“娃子”們的名字,銘刻于石碑上,他們的故事,也必將被更多人知曉和銘記。當人們問起“娃子,你是誰”,我們會知道,他們是為中國革命付出青春和生命的一代人。
1.《封面新聞 骨肉分離31年 她靠小名“玉娃子”與母親相認》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封面新聞 骨肉分離31年 她靠小名“玉娃子”與母親相認》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lishi/185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