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于曉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系列導讀之二十八
于曉非,1985-2015 年任教于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現(xiàn)任凈名文化教育公益促進會本站名譽會長,喜馬拉雅 FM2017 年度歷史人文類十大節(jié)目“于曉非《金剛經》導讀”主播。
第五段經文是以佛陀反問須菩提問題開始的,老師說:
“ 須菩提, 于意云何? 可以身相見如來否?”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老師說,須菩提,你對下邊的事兒怎么看: 可不可以以見到如來的身體的形象,就算看見如來了?如來是對佛的另一種稱呼。“身相”, 鳩 摩 羅什 譯 得 很 簡 單, 梵文 是“l(fā)ak?a?a- sampadā”,意為“ 完美身體的形象”,義凈法師譯作“ 具足勝相”。什么意思? 一個人在世間成佛了,或者說佛陀應化在人間所示現(xiàn)的色身的形象,當然不是常一不變,但有沒有一個相似相續(xù)下的相對穩(wěn)定的色身形象呢?這個問題《金剛經》里沒講,但是佛陀在其他經里反復講了,應化到人間的佛、如來,有相對穩(wěn)定的色身形象, 這個形象叫作“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什么意思?
中國有相學, 民間有人會看面相、看手相;印度也有相學,而且相當發(fā)達,印度人看相不僅僅看面相、看手相, 是從頭到腳看,無處不看。印度相學認為,我們人間有 32 個一等好的相,具體哪 32 個,在這里不具體列舉了,大家可以查一下資料。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32 個相不需要全有,只要有其中的三個、五個、八個,就已然是世間絕頂尊貴的人了。如來在其他經里講課,說應化到人間的佛,相對穩(wěn)定的色身形象什么樣?他老人家這 32 個相全都具有。除了 32 個一等好的相之外,還有 80 個二等好的相,印度人叫“八十種好”或“八十隨好”。具體哪 80 個, 大家自己可以查一下資料。80 個二等好的相雖然是二等好,也相當?shù)睾茫粋€人不需要 80 個全有,有其中的十個、十二個、十五個,就已然是世間相當尊貴的人了。釋迦牟尼在其他經里講,應化到人間的佛,不僅 32 個相全有,80 個相也全有。所以我們經常贊嘆佛是“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p>
為什么應化到人間的佛會是這樣呢?印度人認為,我們的身相,身體的形象,這個色身的形象,是我們往昔多生累劫死了再來、死了再來、生生死死的相似相續(xù)過程中所修行的福德的顯現(xiàn)。一個人修行的福德越好,他所顯現(xiàn)的這一生的身體形象就越好。所以印度人對一個人相貌長得好,是非常不吝贊美之詞的,當印度人贊美長得真漂亮, 其實就是在贊美你很有福德。可是要知道,成佛是兩樣東西的圓滿具足,哪兩樣東西?就是福德與智慧的圓滿。佛陀是一個福德圓滿者, 因此他這一生所感得的身體、色身的形象,就一定是圓滿的,具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而我們一般的普通人,福德不圓滿,因此感得的色身形象,肯定也是有缺陷的,而佛陀是圓滿的,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說身相非身相
回到經文。釋迦牟尼老師反問須菩提說, 須菩提,可不可以以見到如來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樣圓滿具足的身體形象,就算看到如來了?這個問題問得很嚴重。首先看須菩提怎么回答的。須菩提回答說: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p>
——老師,不可以,不可以以見到如來的色身形象,就算看見如來了。繼續(xù)看經文: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p>
須菩提說, 我為什么這么回答呢? 因為如來說他的色身形象,那就不是色身的形象,“如來所說身相, 即非身相”, 說身相非身相, 怎么理解?不要忘了二諦,二諦模式貫穿于般若經始終。如來說身相,說沒說?當然說了。如來在很多經里都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但如來說身相,是從什么意義上說的?以現(xiàn)在所討論到的教理層次,就是在世俗諦的緣生意義上說的。從緣生意義上講,從過去多生累劫的相似相續(xù)的修行歷程上講——注意是相似相續(xù),沒有常一不變,是佛陀往昔的相似相續(xù)的修行歷程上講的——佛陀經歷多生累劫的相似相續(xù)的修行,這一生成佛了,福德圓滿了。所以從世俗諦上講,這一生所感得的身體形象是圓滿的,所以如來說身相,確實說了。但是在勝義諦上一切都是空,在現(xiàn)在的討論層次上就是性空,那么“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空不空?當然是空。須菩提非常領會佛陀的意思, 所以須菩提說,說身相非身相——雖然佛陀在世俗諦上說了身相,但是在勝義諦上,在空上, 如來老人家說了,我們還得當沒說,如來說身相,那就不是身相,因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依然是空。須菩提是如來“解空第一” 的弟子,在佛陀諸弟子中對佛陀所說的“空” 這個道理理解得最好,所以須菩提才能做了這么精彩的回答。須菩提回答完了,看老師怎么評價的: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p>
見相非相
這段經文, 鳩摩羅什大師譯得非常好, 佛陀跟須菩提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里說的“ 相”, 對照梵文原本來看, 指的是佛陀應化到人間的色身的“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其實這句話的基本含義是,佛陀跟須菩提講,說的對,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色身形象,是虛妄不實的,是空?!胺菜邢啵允翘撏边@八個字經常被引用,很多人講課、寫佛教文章,經常引這八個字。當然大家在引用這八個字的時候,其實把“凡所有相”的“相”的概念,給擴大了。從《金剛經》具體經文上講,這個“相”指的就是如來的色身形象,可是當我們平時引用這八個字的時候, 把這個“相”就擴展到我們凡夫境界上的、一切凡夫所能理解所認定的相。概念大大地擴大了,可以不可以呢?可以的。
看下一句:“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大家好好體會這句話,鳩摩羅什譯得非常好。什么才是見如來?要見諸相,還得非相,才是見如來。“若見諸相”,見沒見?見了。但是從什么意義上見了?從世俗諦緣生的意義上見了, 但是見了相還得“ 非相”, 在勝義諦上還要觀“ 相” 本然是空, 所以見了還得當沒見, 這才是見如來。壓根兒就沒見,不是見如來; 見了當真見,也還是沒有見如來。什么才是見如來?見相非相,見了還得當沒見,才是見如來。這是二諦,是中道。
這段經文, 在具體的修行上生活上, 有什么指導意義嗎?舉個具體的例子。走進寺院里邊的人有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那些沒有文化的老太婆,進了寺院以后面對著佛像,不管是木雕的、泥塑的、銅鑄的、紙糊的,這是佛呀, 帶著強烈的貪著心,帶著那種祈福的心,拜呀拜呀,這是一類。第二類,是一些在家里自學過《金剛經》的知識分子,他們走進寺院, 拜佛嗎?往往不拜,很高傲的??粗切├咸虐莘?,旁邊還一撇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讀過《金剛經》?!彼话荨_@是兩個極端, 不是中道,不如法。這兩類人什么時候學佛算進步了呢? 當這個老太婆學習了《金剛經》, 知道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見相非相,佛陀講的根本的教義是“空”,所以下一次再走進寺院的時候,面對著佛像,當然佛還是要拜的,但是她知道了,能拜的是空,被拜的是空,拜的這事兒依然還是空——在空上拜,拜了還得當沒拜,以這樣的精神狀態(tài)拜佛,這個老太婆學佛就進步了,因為這是中道。而那個知識分子當有某個機緣,真正理解了般若法門的深意, 知道在勝義諦上是空,但是作為我們凡夫,此時此刻世俗諦的緣生性不能丟,拜一次佛有一次功德?!度A嚴經? 普賢菩薩行愿品》講普賢菩薩修行的十大根本法門,第一條就是“禮敬諸佛”。這個知識分子再走進寺院的時候,如果他真地肯跪下來給佛陀頂個禮了,當然他畢竟是知識分子, 讀過《金剛經》, 知道在勝義諦上是空,拜了還得當沒拜,但今天畢竟肯跪下來給佛陀頂個禮了,他學佛就進步了,因為這是中道。只有見相非相,才是真正地見如來。
本文由凈名精舍根據喜馬拉雅FM“于曉非《金剛經》導讀”第028 講整理
1.《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于曉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于曉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junshi/15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