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589字,建議閱讀9分鐘
這篇文章最早發(fā)表在《無訟APP》上。轉載請聯(lián)系無訟。
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被告未提交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的審理。
法律規(guī)定相對簡單,司法實踐中被告人進行民事辯護的做法也有所不同。其中一些人在開庭前提交書面訴狀,一些人在法庭上提交書面訴狀,還有一些人沒有書面訴狀,在法庭上做口頭訴狀。這些做法雖然不違反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但效果是不同的。
但是,民事訴訟答辯是一個動態(tài)的程序過程,涉及到很多訴訟制度,并不僅僅指提交或不提交民事訴狀。本文從律師的角度,簡要闡述了律師作為民事訴訟代理人在進行民事訴訟辯護時應注意的六個問題,以期引起更多的關注。
首先,它是否屬于上訴法院的管轄范圍
作為被告律師,首先要考慮案件是否屬于主管法院,何時提出相應的異議。例如,如果有有效的仲裁協(xié)議,所涉及的爭議應該通過仲裁而不是訴訟來解決。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216條規(guī)定:
人民法院首次開庭前,被告以有書面仲裁協(xié)議為由對受理民事案件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經審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一)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已經確認仲裁協(xié)議有效;(二)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雙方當事人未對仲裁協(xié)議的有效性提出異議的;(三)仲裁協(xié)議符合《仲裁法》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不存在《仲裁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的情形。
其次,要考慮案件是否屬于上訴法院管轄。對上訴法院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答辯期內(自收到民事訴狀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相應管轄權異議的書面申請。如果超過答辯期提出管轄異議申請,法院一般不會進行審查,法官會直接口頭告知或記錄在庭審筆錄中。
當然,有時律師接受被告的委托,會超過辯護期限。但從盡職調查的角度來看,如果出現(xiàn)管轄權異議,律師仍應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不應放過一絲希望,更不應貿然應訴,因為《民事訴訟法》第127條第2款規(guī)定了應訴管轄權(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除外)。
第二,是否需要反訴和追加共同被告,不僅僅是三個
辯護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關系到被告對整個案件的辯護理念,甚至關系到其他相關案件的案外利益。辯護時,被告律師需要從被告的整體利益出發(fā),如督促原告調解、準備另一場訴訟、減輕訴訟負擔、兼顧被告的案外利益等。,并考慮是否有必要提起反訴或申請增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關于反訴,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被告可以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反訴。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百三十三條規(guī)定,反訴的當事人應當限于本案當事人。反訴的訴訟請求與本訴訟基于同一法律關系,或者訴訟請求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或者反訴的訴訟請求與本訴訟基于同一事實的,人民法院應當共同審理。
根據(jù)第二百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允許原告撤回訴訟的,應當繼續(xù)審理反訴;被告申請撤回反訴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
同樣,被告申請增設共同被告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要么與被告分擔責任,要么幫助被告在此訴訟中對抗原告,要么代替被告承擔責任。顯然,反訴、追加同案被告、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對被告的利益影響很大,律師不應忽視辯護。如有必要,他們應在開庭前及時提交書面申請。
第三,民事訴狀應該寫
律師寫民事訴狀有很多含義。對于律師本身來說,有助于律師提前理清案件的辯護思路,在法庭口頭辯護中做到有條不紊,不至于臨場發(fā)揮“失?!保煌瑫r也可以提高律師與當事人的溝通效率。當事人反復研究民事訴狀后,也可以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和建議。畢竟當事人對案件事實更清楚。
對于委托人來說,律師已經認真撰寫了民事辯護,委托人對律師的辯護思路有了整體的了解,可以消除委托人在接到投訴后的緊張和不安;民事訴狀也增強了律師服務的有形性,有利于提高當事人的獲得感和滿足感;對于委托人為公司的案件,民事訴狀也有利于委托人內部人員的溝通和舉報。
對于法官來說,民事訴狀可以幫助法官快速了解被告人的基本辯護思路,幫助法官總結爭議焦點,在法庭上提問,減輕法官的工作量,讓律師更容易說服法官。
對于書記員來說,民事訴狀也減少了書記員的記錄工作量。書記員只需記錄答辯要點,括號內注明詳見答辯書。在接下來的庭審記錄中,書記員會自然而不自然地仔細記錄律師的發(fā)言,以減少記錄工作量。
相反,如果律師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直接進行口頭辯護,語言啰嗦、重復,最終可能導致庭審記錄沒有完整展現(xiàn)律師的口頭辯護內容,影響辯護效果和當事人對律師專業(yè)能力的理解。
4.如何寫民事答辯
《民事訴訟法》第125條規(guī)定:
被申請人應當記錄被申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yè)、工作單位、住所和聯(lián)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和聯(lián)系方式。
顯然,法律沒有也不能規(guī)定民事訴狀的具體內容。但是,從民事訴狀在整個民事訴訟中的作用來看,民事訴狀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簡潔明了
民事起訴書一般都很簡潔,怕被告抓住把柄,形成自認事實。同樣,民事訴狀應該簡明扼要。從雙方有爭議的法律關系的本質事實和法律適用的角度,簡單描述被告的觀點就足夠了,詳細的理由可以通過當庭舉證、質證、辯論等方式進行。
2.清除層次結構
民事訴訟中肯定沒有異議的事實,結合對方證據(jù)認真認定,便于法官總結爭議焦點,指導法官審判方向;民事申訴中的虛假事實應當指出并適度反駁,對真相應當簡要描述。庭審中,原告主張的基本事實,可以通過向對方提問、補充事實、舉證等方式進行動搖;還需要明確規(guī)定法律的適用,方便法官審理,因為法官可能因為時間有限或者準備不足而不了解辯護法律。
3.語言的合理性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210條規(guī)定:
原告在起訴狀中有辱罵、人身攻擊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修改后提起訴訟。
同樣,律師寫的民事訴狀也要更客觀合理。很多原告在起訴前對被告有強烈不滿,尤其是婚姻家庭糾紛、人身傷害賠償糾紛等案件。,而訴訟律師的申辯應該更加理性文明,否則很容易“引火燒身”。
5.民事訴狀什么時候提交
當事人看到法院郵寄的證明通知書要求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的,可以督促律師在此期限內向法官提交民事答辯狀。然而,民事訴狀寫完后,越早提交給法官越好。雖然法律主張如此,但民事訴訟是平等主體之間高度對立的活動,雙方依法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和相應的訴訟風險。
越早向法院提交民事訴狀,原告越早知道被告的基本辯護思路,使原告可以調整自己的訴訟思路,重新舉證,原告在訴狀中沒有寫出來的事實在出庭時可能會發(fā)生變化;同時,原告會對被告的辯護進行充分的準備,庭審過程中的對抗會變得更加激烈。
一般都是有經驗的律師在法庭上提交和宣讀民事訴狀,這樣一方面可以在庭審中提前固定原告的訴狀、事實和理由。如果原告的訴狀、事實和理由有所調整,被告的訴訟代理人將相應調整訴狀;另一方面,如果原告在短時間內當庭宣讀訴狀,會給原告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可能會影響對方的正常庭審。值得注意的是,律師要說服的對象是法官,而不是對方或律師。在法庭上閱讀民事訴狀時,必須說話緩慢而大聲,同時與法官保持正常的眼神交流。讓法官聽清楚,理解清楚,讓書記員把答辯的要點全部記錄在筆錄里,而不是只看草稿。
六、及時請求給予相應的答復期限
原告的訴訟律師在起訴前有足夠的時間研究案情和法律適用。但面對訴訟的壓力,被告律師花在溝通案件事實、收集相應證據(jù)、研究案件事實和法律適用、尋找類似案件上的時間相對較少。因此,原告經法院許可增加或變更訴訟請求時,被告的訴訟律師一般應要求法院給予相應的答辯期和舉證期。
一方面,被告可以做好更好的準備,回憶事實,收集證據(jù);另一方面,時間的拖延可能導致有利于被告的新證據(jù)或類似案件,有時這些證據(jù)或案件甚至可能改變案件的最終方向。此外,原告可以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辯論結束前增加法定訴訟請求,但需要法庭許可。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232條規(guī)定:
案件受理后,在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案件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并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并審理。
變更訴訟請求仍有期限,否則訴訟請求始終不確定,審判程序無法推進。第三十四條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規(guī)定: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實踐中,原告可以在開庭前或開庭第一時間申請變更訴訟請求,一般不能在開庭后變更訴訟請求,除非訴訟請求變小,或者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性質或民事行為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jù)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可以變更。
當然,如果法庭在開庭期間沒有給被告15天的辯護期,律師的訴訟代理人應根據(jù)案件的復雜程度、自己一方的準備程度以及委托人的意愿綜合決定是否延期開庭。
1.《民事訴訟答辯狀 律師進行民事訴訟答辯應注意的6個問題 | 無訟專欄》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民事訴訟答辯狀 律師進行民事訴訟答辯應注意的6個問題 | 無訟專欄》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junshi/116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