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官職對照一、前言 近來,古裝戲特別是清宮戲成為電視劇的主流。一到黃金時間打開電視,鋪天蓋地的這個皇帝那個皇帝的?;实鄞蠹叶级鞘裁粗刑?、學士、撫臺、道臺的,一些不熟悉過歷史的讀者就不怎么明白了。寫本文的目的,就是給讀者看電視或者看《XX大帝》之類的歷史性比較強的小說,可以有一個參考手冊。 本文主要是講古代的官相當于現(xiàn)代的什么官。既然要講相當于現(xiàn)代的什么官,就首先要把我國現(xiàn)代的官先講清楚。所以本手冊第一個章節(jié)講的就是現(xiàn)有國家體系。另外,官職還與行政區(qū)域劃分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第二章講的就是現(xiàn)在我國的區(qū)域劃分,并找了幾個代表區(qū)域講述了區(qū)域的行政架構。第三、四章切入正題,分別與一、二章對應,講的就是官職對比了。 官職對比,主要是從黨、政、軍、監(jiān)督、情報、地方官職幾方面分別闡述。另外,一些內容,例如說皇權與相權的斗爭,雖然與官職對比無關,但有助于讀者了解歷史背景及官職的演變,也簡單進行了說明。 本人只是歷史愛好者,并不是歷史專業(yè)的,所以很多資料是在網(wǎng)上及書籍中收集的,難免有錯漏或者理解錯誤的地方。好在本手冊也只是給讀者看電視用的,所以請大家就將就一下。

二、現(xiàn)有國家機構體系 1、 國家機構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單一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chǎn)生,對它負責,受它監(jiān)督;中國共產(chǎn)黨是執(zhí)政黨。2、公務員級別 一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國務院總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全國政協(xié)主席 二級: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員 書記處成員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國務院副總理 國務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最高法院院長 最高檢察院檢察長 三級:國務院各部部長 部黨組書記 省委書記 省長 省人大主任 省政協(xié)主席 最高法院部級副院長 最高檢察院部級副檢察長 中紀委副書記 四級:副部級 副省級 最高法院副部級副院長 最高檢察院副部級副檢察長 省高院院長 省檢察院檢察長 五級:司長 廳長 地級市長 巡視員 六級:副廳級 副市級 助理巡視員 七級:處長 市局長 縣長 調研員 八級:副處級 副縣級 助理調研員 九級:科長 市處長 縣局長 鄉(xiāng)鎮(zhèn)長 主任科員 十級:副科長 股長 鄉(xiāng)鎮(zhèn)助理 副主任科員 十一級: 科員 縣以下公務員 十二級: 辦事員 及其他人員3、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4、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實行省長、市長、縣長、區(qū)長、鄉(xiāng)長、鎮(zhèn)長負責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5、黨領導機構 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zhí)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黨的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 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chǎn)生;“中央政治局”的成員稱“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或“政治局常委會”,成員簡稱“政治局常委”) 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職權 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中央軍事委員會與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事實上是同一機構兩塊牌子,不是合署辦公。對武裝力量發(fā)布的命令一般僅使用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名義、或以中央軍委的作為統(tǒng)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聯(lián)合發(fā)布命令是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名義 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為中共中央的檢察監(jiān)督機關,具有黨風、黨紀和反腐職能,實行書記負責制。作為黨的機關,紀委在地方各級,通常與政府的反腐機關監(jiān)察部門合署辦公。6、 國防體制 中國的最高國防領導機關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它既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軍事機關,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的最高指揮機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它實行主席負責制,所以實際上中央軍委主席為軍隊統(tǒng)帥。由于中國特有的政治,政權穩(wěn)定時期軍委主席一般由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的一個部門,是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決議設立的,它是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設立的一個部門,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國務院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yè)。國務院設立國防部,一切需要由政府負責的軍事工作,則經(jīng)國務院作出相應決定,通過國防部或以國防部的名義組織實施。國防部在接受國務院領導的同時也接受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領導。需要國防部辦理的事宜,由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后勤部、總裝備部分別辦理。 7、軍區(qū)設置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區(qū)領導機關是根據(jù)國家的行政區(qū)域、地理位置和戰(zhàn)略戰(zhàn)役方向、作戰(zhàn)任務等設置的一級軍隊組織,是戰(zhàn)略區(qū)域內合成部隊的軍事領導指揮機關;直屬中央軍委領導。其主要任務是負責轄區(qū)內諸軍兵種部隊合同作戰(zhàn)的統(tǒng)一指揮,領導管理轄區(qū)內的民兵、兵役、動員工作和戰(zhàn)場建設。軍區(qū)機關設有司令部、政治部、聯(lián)勤部裝備部等機構?,F(xiàn)有7個軍區(qū):沈陽軍區(qū)、北京軍區(qū)、蘭州軍區(qū)、濟南軍區(qū)、南京軍區(qū)、廣州軍區(qū)、成都軍區(qū)。 除臺灣以外,設立了省級軍區(qū)。 軍分區(qū)是在省軍區(qū)范圍內劃分的軍事區(qū)域所設立的軍隊一級組織,以領導機關駐地命名。軍分區(qū)屬省軍區(qū)建制,同時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地區(qū)委員會的軍事工作部門和地區(qū)行政公署的兵役工作機構,受省軍區(qū)和中共地區(qū)的雙重領導。 衛(wèi)戍區(qū)——擔負首都警衛(wèi)和守備勤務的軍隊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于1949年6月成立平津衛(wèi)戍司令部。1959年1月改為北京衛(wèi)戍區(qū)。北京衛(wèi)戍區(qū)屬北京軍區(qū)建制,同時是中國共產(chǎn)黨北京市委員會的軍事工作部門和北京市政府的兵役工作機構,受北京軍區(qū)和北京市黨委、政府的雙重領導。設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等領導機關。下轄衛(wèi)戍部隊,領導北京市各區(qū)人民武裝部。負責北京地區(qū)的軍事警衛(wèi)、守備任務,開展民兵、兵役和動員工作,維護軍容風紀,協(xié)助地方維護治安等。 警備區(qū)——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重要城市或戰(zhàn)略要地設立的軍隊組織。警備區(qū)屬軍區(qū)建制。設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等領導機關。城市警備區(qū),同時是中共市委員會的軍事工作部門和市政府的兵役工作機構,受軍區(qū)和中共市委、市政府的雙重領導,轄警備部隊,領導區(qū)、縣人民武裝部,負責所在城市的警衛(wèi)、守備和民兵、兵役、動員工作。要地警備區(qū),轄守備部隊,主要負責戰(zhàn)略要地的警衛(wèi)、守備。 要塞區(qū)——在海防要地設立的軍隊組織。一般轄有守備部隊、分隊。防區(qū)筑有永備工事,配備較強火力,儲備充足物資,形成獨立的防御體系。要塞區(qū)隸屬于軍區(qū),設有領導機關,擔負本區(qū)域的設防和堅守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1958年起各海防要地設立要塞區(qū)。 守備區(qū)——在某些軍事要地設立的軍隊組織。隸屬于軍區(qū)或要塞區(qū),轄守備隊,擔負所在軍事要地的堅守和設防任務。 中央軍委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對各軍區(qū)、海軍、空軍、第二炮兵實施作戰(zhàn)指揮。駐各軍區(qū)的陸軍集團軍和兵種部隊歸所在軍區(qū)建制領導和指揮。部署在各軍區(qū)的海軍、空軍部隊,建制歸海、空軍,受軍區(qū)和軍委海、空軍的雙層領導。軍區(qū)內三軍聯(lián)合作戰(zhàn)行動由軍區(qū)統(tǒng)一指揮。第二炮兵在軍委集中領導下,實施垂直指揮。省軍區(qū)、軍分區(qū)、縣(市)人民武裝部隸屬軍隊系統(tǒng),歸所在軍區(qū)建制領導,同時又是所在省、地、縣(市)黨委的軍事工作部門和政府的兵役機關。 11、中央警備團:即中南海警衛(wèi)團。原歸屬公安部,1959年歸北京衛(wèi)戍區(qū)節(jié)制,1961年歸總參節(jié)制。8、 情報體制 中國的情報系統(tǒng)也分為國安和軍情兩個系統(tǒng),分別是國家安全部和隸屬于總參謀部的2部和3部。兩個系統(tǒng)各有分工,工作側重點不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會展開合作,情報資源共享。 國家安全部中國政府唯一對外公開承認的情報機關,也是中國情報及治安系統(tǒng)中,政府參與層面最廣的一個單位。它成立于1983年7月,由原中央調查部、公安部兩個主要單位,以及統(tǒng)戰(zhàn)部、國防科工委等部份單位合并而成,是一個針對他國之國家資源做全面性諜報工作的情報組織。國家安全部的任務角色,主要是執(zhí)行中國政府對于世界情勢的掌握為重點,除了廣泛收集各國的軍備動態(tài)之外,對于各國對于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態(tài)度,以及該國對中國的經(jīng)貿(mào)前景等,均列入情報收集的范圍。此外,國家安全部還負責國內的反間諜工作,監(jiān)視各國在華可疑分子,打擊外國在華情報網(wǎng),抓捕間諜及我方叛徒。其性質和蘇聯(lián)克格勃相同。 總參情報系統(tǒng)分為2部、和3部,早在紅軍時期就已組建,并為中國的解放戰(zhàn)爭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建國后戰(zhàn)功卓著的李克農(nóng)大將正式組建總參2部和3部,并出任第一屆3部部長??倕④娗橄到y(tǒng)工作方針非常明確,主要負責偵察各國有關軍事情報,外軍的裝備、部署、編制、作戰(zhàn)意圖、方向等軍情都在偵查范圍之列。此外,還負責軍隊內部保衛(wèi)及反間諜工作。從分工上看,2部負責管理內外勤特派人員及駐外各國武官,3部主要負責技術偵察,包括監(jiān)聽、密碼破譯、無線電偵察等。各部下轄若干局分別負責臺灣、美國、歐洲等方向工作。99年克林頓總統(tǒng)訪華時,就是由總參3部三局負責全程技術保障與偵察。三、. 現(xiàn)有區(qū)域機構體系 理論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現(xiàn)在的行政區(qū)劃基本上分為省、縣、鄉(xiāng)三級管理。但在中國大陸的行政區(qū)域管理實際中,現(xiàn)行的管理體制實際上沿用了國民政府管理方式。除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qū)外,每個省、自治區(qū)的行政區(qū)劃的管理無一例外仍舊按地市級行政區(qū)、縣級行政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三級管理。中國大陸特色政治在行政區(qū)劃管理上還體現(xiàn)為地市級行政區(qū)包括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地區(qū)、自治州和盟,其機構設置上除了各有側重以外其他大同小異。從1980年代以來,絕大多數(shù)地級行政區(qū)都改名為地級市。 最高行政首長對應的行政級別,中央政府管轄的一級行政區(qū)的省長為省級,兼任政治局委員者享受副總理級待遇,可以在頭銜前掛“黨和國家領導人”稱呼。副省級城市的市長為副省級,一般地市級行政區(qū)的最高行政長官為行政級別為地市級,縣級行政區(qū)最高行政長官為縣級,但是直轄市下屬的區(qū)、縣享受地級市待遇?;鶎诱噜l(xiāng)鎮(zhèn)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為科級,直轄市的鄉(xiāng)鎮(zhèn)享受處級待遇,其他依次對應。 因此,實際上中國的行政區(qū)域和官員的行政級別,有正省級、副省部級、地市級、副地市級、縣級、副縣級、科級和副科級共計8個層次。

四、古代國家機構體系 1、概論 嚴格說來,要到秦漢才是中國歷史上正式有統(tǒng)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國,只可說是一種封建的統(tǒng)一。只要到秦漢,中央方面才有一個更像樣的統(tǒng)一政府,而其所轄的各地方,也已經(jīng)不是封建性的諸侯列國并存,而是緊密隸屬于中央的郡縣制度的行政區(qū)分了。漢其實是秦的延續(xù),而秦又很短,就不講了。 政府的組織,最重要的是看政府的職權分配。第一是皇室與政府之職權劃分,第二是中央與地方的職權劃分。另外,還有軍隊體系、情報體系、監(jiān)督體系。 現(xiàn)代的政權理論,以孫中山的五權憲法思想較適合中國人理解。這個理論是關于國家權力如何配置與控制的理論。五權分立論,是指政府的五個治權相互分立,各司其職。這是孫中山先生五權憲法中對政府權力形式的安排。孫中山何以要在三權之外,增設考試、監(jiān)察二權呢?孫中山認為, “所以將來中華民國憲法,必要設獨立機關,專掌考選權。大小官吏必須考試,定了他的資格,無論那官吏是由選舉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須合格之人,方得有效。這法可以除卻盲從濫舉及任用私人的流弊?!敝劣诒O(jiān)察權,孫中山認為,中國自古即有御史監(jiān)察制度,然而御史臺不過君主的奴仆。監(jiān)察權不僅要監(jiān)察議會,還要專門監(jiān)督國家政治,其目的在于“糾正其所犯錯誤,并解決今天共和政治的不足處”。 古代中央政府的組織。最開始有所謂三公、九卿,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相當于國務院總理;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相當于軍委主席;御史大夫管監(jiān)察,輔助丞相來監(jiān)察一切政治設施,應該有點象中紀委加反貪局加審計署,但這個職能但不完全。這個御史臺就相當于監(jiān)督體系了,相當于臺灣的監(jiān)察院。另外,科舉制度,大致相當于孫中山的考試權了,也相當于臺灣的考試院。 而行政體系中的三省,也隱約有了決策、審議、執(zhí)行相分離的制衡制度。 2、 皇權與相權 中國古代政府組織結構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皇權與相權的斗爭史。漢和唐,是歷史上最能代表中國的兩個朝代。政府與皇室的劃分,自漢以來即然。惟就王室論,皇位世襲法,永遠無何大變動,只是朝代的更換,劉家換了李家,此等是并不重要。但就政府來說,其間變化則很大。政府中最重要者為“相權”,因于相權的變動,一切制度也自隨之變動。 漢朝時的皇帝宰相,各有一個“秘書處”,而兩邊的組織,大小不同。漢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與尚書。五尚都只管皇帝私人的衣服飲食起居。只有尚書是管文書的,這真是皇宮里的“秘書”了。漢代開始的尚書,其職權地位本不高,后來才愈弄愈大。最先尚書只是六尚之一,這是皇帝的秘書處。若說到宰相的秘書處呢?共有十三個部門,即是當時所謂的十三曹,一個曹等于現(xiàn)在一個司。當時宰相秘書處組織龐大,職權廣泛。 唐代政府和漢代之不同,若以現(xiàn)在話來說,漢宰相是采用領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則采用委員制。換言之,漢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則把相權分別操掌于幾個部門,由許多人來共同負責,凡事經(jīng)各部門之會議而決定。漢朝只有一個宰相,但遇政府有大政事,亦常有大會議,這是皇帝宰相和其他廷臣的會議。唐代則把相權劃分成幾個機關,這幾個機關便須常川會議,來決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漢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們也可說,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監(jiān)察權。唐代宰相共有三個衙門,當時稱為三?。阂恢袝。T下省,三尚書省。此三省職權會合,才等于一個漢朝的宰相,而監(jiān)察權還并不在內。 宋代的相權,較唐代低落得多。宋代也有三省,實際上只有中書省在皇宮里,門下尚書兩省都移在皇宮外面了,故亦只有中書省單獨取旨,稱政事堂。又和樞密院同稱兩府。樞密院是管軍事的,而中書和樞密對立,也就是宰相管不著軍事。宋代又另設一個考課院。考課就等于銓敘,后來改名審官院。又把審官院分東西兩院,東院主文選,西院主武選。哈哈,看來考試院也不是孫中山的發(fā)明。 倘使我們說,中國傳統(tǒng)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若論漢、唐、宋諸代,中央政府的組織,皇權相權是劃分的,其間比重縱有不同,但總不能說一切由皇帝專制。到了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據(jù)正史記載,因宰相胡維庸造反,明太祖受了這個教訓,從此就廢止宰相,不再設立。他并說以后他的子孫也永遠不準再立宰相。所以明代政府是沒有宰相的,清代也沒有。所以我們說,中國傳統(tǒng)政治,到明代有一大改變,即是宰相之廢止。 沒有宰相了,又怎樣辦呢?從前唐代是三省分職制。一個中書省,一個門下省,一個尚書省。到了宋代,門下省退處無權,給事中大體也如諫官般,變成和宰相對立,很少能對詔諫行使封駁權。其時的宰相,則只是一中書省。自元迄明,中書省還是正式的宰相。中書門下兩省都廢了,只剩尚書省,但尚書令及左右仆射也不設了,于是尚書省沒有了長官,改由六部分頭負責,就叫做六部尚書,六部首長,各不相屬。這些尚書都是二品大員,這已經(jīng)是當時最高的官階了。這樣所有的相權就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了。明代皇帝的秘書處,當時稱為內閣。秘書便是內閣大學士。因為皇帝在宮里辦公,他需要幾個秘書幫他忙,這些人的辦公地點在中極、建極、文華、武英四殿,還有文淵閣、東閣兩閣。這些處都在內廷,所以這些人就稱為內閣學士或內閣大學士。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擬定,送皇帝畫敕。在宋代,是宰相向皇帝上折子,先得皇帝同意或批改,再正式擬旨。現(xiàn)在明代,則一切詔令,皆出皇帝親旨,大學士只替皇帝私人幫忙,全部責任在皇帝。 到雍正時,又在內閣之外另添一軍機處。清宮里的文華殿、武英殿,這是內閣學士辦事的地方。雍正又在三大殿背后,另設一個軍機處,這就是所謂的南書房,這只是一所很小的屋子。最初皇帝為要保持軍事機密,有許多事不經(jīng)內閣,徑由南書房軍機處發(fā)出。后來變成習慣,政府實際重要政令,都在軍機處,不再在內閣。雍正的最大發(fā)明就是寄信上諭。這是清代特有的,不按明發(fā)上諭的程序,而直接由皇帝軍機處寄給受命令的人。如是則一切事情,全國中外各長官,都直接向皇帝發(fā)生關系,其他旁人全都不知道。從這一點看來,清代比明代更獨裁。明代還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來當宰相。宰相廢了,而宰相的職權則由皇帝兼。而清朝皇帝的詔書不能給旁人看,而要直接送出,詔書就完全變成皇帝私人的東西了。 大家看看,相權從秦的宰相,逐漸向皇帝身邊的人靠近。宰相權太大了,皇帝就把相權轉移到身邊的秘書處尚書??;而尚書省的權利太大了,又轉移到比尚書更貼近皇帝的傳遞文書的中書省;中書省權利太大了,又轉移到更貼近皇帝的侍從門下省。接著,連機構也不要了,皇帝直接做宰相,配了幾個負責寫字的干體力活的內閣;最后再到軍機處,皇帝可以直接秘密的給某個大臣下旨,相權終于變成了皇帝的私人之物了。 3、 行政體系 漢的三公、九卿 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管監(jiān)察,輔助丞相來監(jiān)察一切政治設施。 以漢代的九卿,那是: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nóng)、少府。他們的官位都是二千石,又稱中二千石。因他們都是中央政府里的二千石,以示別于郡太守地方行政首長之亦是二千石而名。若講到這些九卿職名的來歷,卻很有趣味: 太常在秦代叫泰常,這個常字,本當作嘗。他是管祭祀祖先鬼神的。依四時奉獻時物,讓祖先鬼神時時嘗新,故稱泰嘗。所以漢廷九卿的第一卿,也是管祭祀的。其次是光祿勛。這個官名,直到清代還有,但這三字的原義,卻早就忘失了。依文義講,勛該就是閽,古音相同,這是皇家的門房。衛(wèi)尉是一個武職,掌門衛(wèi)屯兵,這是皇宮的衛(wèi)兵司令。當時凡屬軍事方面的官都稱尉。太仆猶之是皇帝的車夫,《論語》:“子適衛(wèi),冉有仆”,仆是趕車的?;实鄢鋈?,太撲就替他趕車。那是皇帝的汽車司機。廷尉是掌法的,犯了皇帝的法,都歸他管。如此看來,太常管皇家太廟,光祿衛(wèi)尉,一是門房頭兒,一是衛(wèi)兵頭兒。這都是在里面的?;实鄢鲩T,隨帶的是太仆,在外面有人犯法,就是廷尉的事。大鴻臚,一直相沿到清代,就等于外交部,是管交際的。臚是傳呼義。古禮主賓交接,由主傳到主身邊的相,再由主身邊的相傳到賓邊的相,由是而再傳達到賓之自身。宗正是管皇帝的家族,其同姓本家及異姓親戚的。 以上七個卿,照名義,都官的皇家私事,不是政府的公務。然而那時已是化家為國了,原來管皇帝家務的,現(xiàn)在也管到國家大事了。譬如太常就兼管教育,因為古代學術都是在宗廟的。西方也一樣,直到現(xiàn)在,在他們,教育和宗教還是分不開。光祿勛原是皇帝的總門房,現(xiàn)在皇宮里一切侍衛(wèi)都要他管。太仆呢?因管車馬,所以國家一切武裝,好像“坦克車、飛機”之類,他也連帶管了。廷尉就變成司法,大鴻臚就變成外交。 此外還有兩個卿,就是大司農(nóng)和少府,都是管財政經(jīng)濟的。大司農(nóng)管的是政府經(jīng)濟,少府管的是皇室經(jīng)濟。大司農(nóng)的收入支銷國家公費,少府收入充當皇室私用?;适也荒苡么笏巨r(nóng)的錢。所以我們說當時皇室和政府在法理上是鮮明劃分的。當時全國田賦收入是大宗,由大司農(nóng)管。工商業(yè)的稅收,譬如海邊的鹽,山里的礦,原來收入很少,由少府管。這九卿,全都隸屬于宰相。我們上面講九卿,照名義來歷,都是皇帝的家務官,是宮職,而系統(tǒng)屬于宰相,豈不是宰相本是皇帝的總管家嗎? 宰相權力太大,有些皇帝就很不爽。漢武帝雄才大略,宰相于是便退處無權。外朝九卿,直接向內廷聽受指令。這樣一來,皇帝的私人秘書尚書的權就大了。漢武帝臨死,派一個霍光做大司馬大將軍輔政。這是皇宮里的代表人,霍光是皇家親戚,有資格來代表皇家。于是就變成外面有宰相,內面有大司馬大將軍。當時一稱外廷,一稱內朝。如果內廷權重,外朝權輕,于是有王莽代漢而興。王莽便是由大司馬大將軍而掌握大權的。 三省 到東漢光武帝,懲于前失,因怕大權旁落,自親庶務,于是尚書地位日漸加重。而外朝的宰相,卻分成三個部門。本來三公是宰相、太尉、御史大夫,而實際宰相是全國之首領。后來因有大司馬大將軍橫插進來,所以又把此三公變成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三職分別,一個公管領三個卿。東漢初年,光武帝的私意,則索性把政權全操在自己手里,三公只是名位崇高而已,實權則在尚書。唐代宰相共有三個衙門,當時稱為三省:一中書省,二門下省,三尚書省。此三省職權會合,才等于一個漢朝的宰相,而監(jiān)察權還并不在內。 中書省首長為中書令,門下省主管長官為侍中,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

唐分官階為九品,第一二品官,均以處元老,不負實際行政責任。三品以下,始為實際責任官吏。中書令門下侍中及尚書令皆為三品官。若論此三省之來歷,尚書本是皇宮內廷秘書,已在講漢代制度時講過。中書依官名論,也即是在內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則是在宮中侍奉皇帝。故就官職名義言,這三個官,原先本都是內廷關。而到唐代,則全由內廷官一變而為政府外朝的執(zhí)政長官,和以前性質完全不同。 中書門下尚書三省職權之分配:中書主發(fā)令。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書省發(fā)出。此種最高命令,名義上是皇帝的詔書,在唐代叫做“敕”。凡屬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之。但實際上皇帝自己卻并不擬“敕”,而系中書省擬定,此所謂“定旨出命”。正式詔書,然后再呈送皇帝畫一敕字。經(jīng)畫敕后,即成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達門下省。待門下省主管長官侍中及副長官侍郎接獲此項詔書后,即加予復核,這是對此項命令之再審查。在門下省侍中侍郎之下,設有若干第三級官,謂之“給事中”。給事中官位并不高,但對皇帝詔書亦得參加意見。若門下省反對此項詔書,即將原詔書批注送還,稱為“涂歸”。意即將原詔書涂改后送還中書省重擬之意。涂歸亦稱“封駁”“封還”“駁還”等,其意義略相同。此種制度,亦有相當麻煩處。如中書省擬好命令送達門下省,如遇門下省反對,即予涂歸封還,如是則此道命令等于白費,即皇帝之“畫敕”亦等于無效。故唐制遇下詔敕,便先由門下省和中書省舉行聯(lián)席會議,會議場所稱為“政事堂”。原先常在門下省舉行,后來又改在中書省召開。會議時,中書門下兩省長官及侍郎皆出席。若尚書省長官不出席政事堂會議,即事先不獲預聞命令決奪。故唐人目光中,須中書門下始稱真宰相。唐太宗在未登極前,曾做過尚書令,即太宗即位,朝臣無敢再當尚書令之職,因此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常虛懸其缺。僅有兩個副長官,即尚書左仆射及右仆射。尚書左右仆射若得兼銜,如“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及“參知機務”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會議,獲得真宰相之身份。由于中書令、門下侍中的名位較高,所以也不常設。于是就給其他官員加上“參預朝政”、“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頭銜,擔任宰相。最先尚書仆射都附此職銜,所以三省全是真宰相。 宋代也有三省,實際上只有中書省在皇宮里,門下尚書兩省都移在皇宮外面了,故亦只有中書省單獨取旨,稱政事堂。又和樞密院同稱兩府。中書則為丞相,地位獨重。門下尚書兩省長官不再預聞政府之最高命令。然中書和樞密對立,也就是宰相管不著軍事。 六部 國家一切最高政令,一經(jīng)政事堂會議決定后,便送尚書省執(zhí)行,尚書省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機構。尚書省共分六部,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此六部制度,自唐代以至清代末年,推行了一千多年,不過六部次序有時略有改動。唐開始時是吏禮兵民刑工,唐太宗是改為吏禮民兵刑工,至宋朝初年次序是吏兵刑民工禮,宋神宗時王安石變法,其次序為吏戶禮兵刑工,這次序遂為以后所沿襲。 吏部主管人事及任用之權,相當與現(xiàn)在的組織部加人事部。官吏必先經(jīng)過考試,再由吏部分發(fā)任用。五品以上官,由宰相決定,但吏部可以提名。五品以下官,宰相不過問,全由吏部依法任用。戶部掌管民政戶口等事,相當與現(xiàn)在的財政部+工商稅務總局+民政部+公安部的戶籍管理+商務部等一切和經(jīng)濟、戶籍有關的部門。禮部主管宗教教育事宜,相當與教育部+中央辦公廳的典禮職能。兵部掌軍事,相當于國防部+人民武裝部等,刑部掌司法,相當于公檢法司,工部主管建設,相當與建設部+水利部+科技部之類的。 每部分四司,六部共二十四司。每部之第一司即為本司,如吏部之第一司為吏部司是。其余各司各有名稱。尚書省各部主管,上午在都堂集體辦公,遇事易于洽商,下午各歸本部分別辦公。如有“參知機務”或“同平章事”銜者,可去政事堂出席最高政事會議。 明九卿 明代廢除了宰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此外有一個都察院,是由御史臺變來的,專掌彈劾糾察。全國各事都在都察院監(jiān)督之下。把都察院和六部合起來,并稱七卿。 七卿之外,還加一個通政司,一個大理院,則稱九卿。通政司管理章奏,全國中外一切奏章送給皇帝的,都歸通政司,這是一個公文出納的總機關。相當與中央辦公廳加信訪辦。大理院主平反,一切刑法案件到最后判決不了,有什么冤枉,都可以到大理院求平反,相當于最高法院。刑部尚書加上都察院和大理院,又叫做三法司,這都是司法機關,朝廷一切重大司法案件,就由三法司會審。 、中央的其他官職 樂部:掌音樂事宜。 翰林院:掌秘書著作,主要是修國史,記載皇帝的言行,給皇帝講書,以及起草冊立、封浩之類的文章。以前沒有什么科學的,相當于文學版的中科院吧。里面的猛人叫翰林學士,類似于現(xiàn)在的院士。 詹事府:主管東宮事務。清不立太子,所以詹事府官員作為翰林院官遷轉之用。詹事。 國子監(jiān):性質如國立大學,收容監(jiān)生讀書。相當于中央黨校吧。領導叫國子監(jiān)祭酒。 欽天監(jiān):掌管天文、氣象、歷法紀史等。領導叫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相當于中央氣象臺加地震局。 太醫(yī)院:給皇帝及他家里人看病的。領導叫太醫(yī)院院使。 鑾儀衛(wèi):掌皇帝的保衛(wèi)與儀仗隊。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家儀仗隊。 理藩院:主管外藩一切政令。元前即大鴻臚,元稱宣政院管土蕃和一切與宗教有關的事物,相當于宗教管理局。理藩院是管理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事務的機關,其體制同于六部,地位列于工部之后。職官有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額外侍郎一人,其下又有屬官若干人。主要官員由滿洲,蒙古人擔任。屬官亦有少數(shù)漢軍旗人擔任。理藩院的職務是掌管內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區(qū)的蒙、維、藏族事務,諸如政令、爵祿、朝會、刑罰等等。此外,理藩院也掌管一部分外交事務。凡與俄羅斯交涉事宜,皆歸理藩院辦理。 內務府:內務府是掌管皇帝家務的機關,其全稱為“總管內務府衙門”,最高官員為“總管內務府大臣”,由滿洲貴族王公大臣擔任。內務府的職權很廣,凡宮廷的典禮、祭祀、庫藏、財用、服御、賞賜、建造、供應、刑律等事,皆統(tǒng)于總管大臣。內務府的設立,是清代首創(chuàng),是對歷代皇帝家務管理制度的改革。在中國歷史上,皇帝家務都照例由宦官掌管,因之宦官往往得到皇帝的親幸重用,從而得以執(zhí)掌大權,干預政事,出現(xiàn)宦官專權之禍。清代設立內務府,以大臣統(tǒng)領,革除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門,盡收宦官之權歸入內務府,從此宦官在宮內不過從事灑掃之役。這就排除了宦官對皇權的干擾,根絕了宦官專權之禍。在清代,雖也有個別宦官受到寵幸,但從未在政治上釀成大禍。 河道總督:大概可以比照現(xiàn)在的大流域水利委員會主任。唐代設水部,明代設黃河河務總督,清代沿襲。國民黨舊中國建立黃河、揚子江、導淮等水利委員會。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政務院中設水利部。50年代建立黃河、長江、淮河等江河水利委員會。但是,河道總督的權力和級別大于流域水利委員會很多。比如長委,可能就是副部級,也不能有效調動地方資源,而河道總督高于各省巡撫。另外,河道總督管理范圍是省份結合流域,以塊為主的??梢酝瑫r管理幾個省的幾個流域。清朝設了江南河道總督,駐清江浦。管理江蘇安徽境內的黃河、淮河和運河;山東河道總督主管河南、山東境內黃河和運河,駐濟寧;直隸河道水利總督駐天津,管理京畿水利及防洪。 漕運總督:漕運是我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jīng)濟制度。用今天的話來說,它就是利用水道調運糧食的一種專業(yè)運輸。中央政府向農(nóng)戶征收地租和向民間征收田賦,在很長時期內,采取征收實物的辦法。古代大都建都在西北和北方的城市,而附近地區(qū)所產(chǎn)的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因此,把其他地區(qū)征收的糧食調運到京城,就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漕運在我國歷史上形成過一套較完整的制度,并有相應的一套管理系統(tǒng)。漕運用的船,叫做漕船。漕船載運的糧、米,叫做漕糧、漕米。駕駛漕船的軍隊和民工,叫做漕軍、漕丁和漕夫。許多朝代都設專管漕運的官員,例如唐朝設置了轉運使,宋朝設置了發(fā)運使,元朝設了都漕司二使,明清兩代都設了漕運總督。從事漕運工作的漕丁、漕夫,有時多達十余萬人。清朝漕運總督駐江蘇淮安,掌魯、豫、蘇、皖、浙、贛、湘、鄂八省漕運。4、 宦官制度 隨著專政王權的發(fā)展,到了戰(zhàn)國、秦朝時,受宮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閹人的機構亦增多,閹人當政亦開始出現(xiàn)。到了漢朝,侍候皇帝的人統(tǒng)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據(jù)說此名是出自拱衛(wèi)在天帝星旁一個叫“宦者”的星座。至東漢時,規(guī)定宦官全部要用閹人,大規(guī)?;鹿佼斦嘣诋敃r首次出現(xiàn)。之后在唐代末年再次出現(xiàn)大規(guī)?;鹿佼敊?。至于“太監(jiān)”一名稱,最早出現(xiàn)于遼,本來是政府高級職位的名稱,并不一定由宦官任。至明朝時,宮廷內設十二監(jiān)二十四衙門,提領者被稱為掌印太監(jiān),俱由宦官出任。于是“太監(jiān)”變成了高級宦官的稱謂,后來成了對宦官的統(tǒng)稱?;鹿僭诿鞔l(fā)展至頂峰,明末時曾經(jīng)有過宦官數(shù)萬名,遍布政府各部門,以太監(jiān)充任的特務分布全國。到清朝時,宦官統(tǒng)統(tǒng)稱為太監(jiān)。清朝對太監(jiān)控制得十分嚴格,除了清末有一兩個受寵的太監(jiān)外,宦官弄權的情況沒有出現(xiàn)。 皇帝與宦官的關系。 大家一定對歷史上為什么那么多皇帝都要重用宦官感到不解。其實從廣義上講,宦官這個群體也可以算作官僚機構的一部分,而且他具有很多士大夫階層所不具備的優(yōu)點:首先,宦官是皇帝的家奴,身處內宮,和皇帝溝通起來更加方便,也更揣摩皇帝的心事。其次,宦官本身是閹人,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他們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皇帝,所以他們在為皇帝辦事的時候往往更忠心,更替皇帝著想,不象士大夫階層,往往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有時不太買皇帝的帳。第三,宦官并非目不識丁的粗人,相當數(shù)量的宦官文化水平并不抵,他們作為皇帝的私人秘書完全可以勝任,也不會向一般文人那樣有那么多異議。最后,宦官是后妃與外界溝通的主要途徑,后妃如果想對朝政施加影響,就必須與宦官聯(lián)合。總之,出于專制政權的內部需要,皇帝需要一個獨立于官僚機構之外的勢力供自己使用,而最為方便的就是宦官。所以,只要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存在一天,宦官們就有他們的用武之地,雖然他們經(jīng)常給朝政制造混亂,但任何一個聰明的皇帝都不會輕易舍棄這個有力的工具,這就是為什么宦官能夠區(qū)別于外戚,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原因。 、宦官發(fā)展頂峰的明 明初,內廷宦官機構開始設立。明太祖統(tǒng)治期間,宦官機構及有關職官設置變動頻繁,宦官數(shù)量不斷增加,相關機構逐步膨脹。到洪武年間,明代宦官機構及職官設置已基本形成定制。明代的宦官機構,以“二十四衙門”為基本主體。二十四衙門包括有十二監(jiān)、四司、八局。宦官除在內廷任職之外,還能出任各種外差使職。 司禮監(jiān)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門中的首席,也是整個宦官系統(tǒng)中權勢地位最高者,司禮監(jiān)“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明代歷代擅政的宦官如王振、劉瑾、馮保、魏忠賢等,均為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司禮監(jiān)的職權主要有三項,一是批答奏章,傳宣諭旨,這是司禮監(jiān)最重要的職權;二是總管有關宦官事務,司禮監(jiān)不僅在各宦官機構中處于“第一署”的地位,而且實際上也居于總管、統(tǒng)領其他宦官機構的地位;三是兼顧其他重要官職,當時宦官系統(tǒng)的其他一些重要官職,如東廠提督、南京守備等,或專由司禮兼領,或為司禮外差,這也是司禮監(jiān)職權的一個重要方面。5、軍隊體系 、漢代兵制 是普遍義務兵役制,和現(xiàn)在很象,每個人到23歲就要服兵役。漢代的國民兵役,又分幾種。一種是到中央作“衛(wèi)”兵,一種是到邊郡作“戍”卒。一種是在原地方服兵“役”。每一國民都該輪到這三種,只有第三種,從二十歲便開始了。漢代中央軍隊有兩支:一稱南軍,一稱北軍。南軍是皇宮的衛(wèi)隊,北軍是首都的衛(wèi)戍部隊。漢郡長官有太守,有都尉,猶如中央有丞相又有太尉一般。太守是地方行政長官,都尉氏地方軍事首領。地方部隊即由都尉管。相當于省軍區(qū)司令。 、唐的府兵制。 府兵是唐初的主要軍事力量。其編制的基本單位是折沖府。相當于軍分區(qū)。府分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軍府長官為折沖都尉,副職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稱衛(wèi)士或侍官。軍府分別隸屬于十二衛(wèi)和六率。十二衛(wèi)各設大將軍一人,直接聽命于皇帝。六率各設率一人,隸屬于太子。軍府最多時有六百三十四個,約百分之四十分布在京師所在的關中,以便中央政府手握重兵,控制四方。府兵必須憑尚書省兵部的兵符才能調撥。戰(zhàn)時由皇帝命將率軍出征,戰(zhàn)爭結束,將領回朝,士卒歸府,將無常兵,難以干預國政。 募兵在唐初不是常備軍,只是戰(zhàn)時才臨時招募,后來逐漸制度化,成為常備軍。另外,還有北衙禁軍,其主要任務是守衛(wèi)皇宮。 、宋的軍制。 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去掉殿前都點檢這個重要的禁軍職位。不久,又在一次酒會上迫使原禁軍高級將領交出兵權,并順勢取消了殿前副都點檢一職。禁軍的領導機構改為殿前司和侍衛(wèi)司,分別由殿前都指揮使、侍衛(wèi)步軍都指揮使和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使統(tǒng)領,而總領禁軍的權力集中到皇帝手中。 但是,三帥有握兵之重卻無發(fā)兵之權。宋朝在中央專設樞密院,負責軍務。樞密院直接對皇帝負責,宰相及其他官員不得過問。而樞密院雖能調兵遣將,卻又不能直接統(tǒng)兵。這樣,就實現(xiàn)了統(tǒng)兵權與調兵權的分離,防止了武官將領權力過大。另外,遇有軍事行動,統(tǒng)兵將領大多臨時委派,平時軍隊實行“更戍法”,駐地幾年一變,統(tǒng)兵將領也隨之更換,“兵無常帥,帥無常師”,目的是防止武將擁兵自重,形成個人勢力,策動兵變。 宋朝還按“強干弱枝、守內虛外”的原則部署兵力。宋初軍隊分為四種,即禁軍、廂軍、鄉(xiāng)兵和蕃兵。禁軍是中央正規(guī)軍,是北宋軍隊的主力。相當于現(xiàn)在的各野戰(zhàn)集團軍。廂軍是諸州的鎮(zhèn)兵,由地方長官控制。相當于各省軍區(qū)。鄉(xiāng)兵是按戶籍抽調的壯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務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邊區(qū)少數(shù)民族組成,駐于邊地。禁軍選擇身強力壯和武藝高強的壯丁擔任,較其他軍隊待遇優(yōu)厚,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萬禁軍中,一半駐京師,一半分守各地。這樣,就保證了中央對地方的軍事優(yōu)勢,“諸鎮(zhèn)皆自知兵力精銳非京師之敵,莫敢有異心者”。 、明的軍制 五府是軍事機關,即中、左、右、前、后五軍都督府。明初原設大都督府,節(jié)制天下兵馬,大都督成為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后來朱元璋覺得大都督府的權力太大,即將大都督府分為五府,使之分別統(tǒng)領在京及在外的軍隊。設左、右都督為各府的長官,以治理府事。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共掌兵權。兵部是任命將領、發(fā)布調遣命令的機構,但不直接統(tǒng)率軍隊。五軍都督府則是主管軍籍和軍政的機構,雖然分領在京及在各地的軍隊,但不能自己調遣軍隊及任命將領。這二者互相鉗制,又都不能指揮軍隊,以使最高統(tǒng)一指揮權操于皇帝手中。但是明成祖永樂以后,有關兵事大權盡歸兵部,而五府不過徒擁虛名而已。 明朝的軍隊的基層組織分為衛(wèi)、所兩級,叫做“衛(wèi)所制度”。大致五千六百人為一衛(wèi),稱為衛(wèi)指揮使司,衛(wèi)的長官是指揮使。一衛(wèi)轄有五個千戶所,每千戶所一千一百二十人,設千戶一人。千戶所轄有十個百戶所,每百戶所一百一十二人,設百戶一人。百戶所轄有總旗二,小旗十。約五十人為一總旗,一個總旗領五個小旗,約十人為一小旗。衛(wèi)、所遍布全國各地,自京師至府、縣皆有衛(wèi)、所。衛(wèi)隸屬于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又分隸于五軍都督府,并聽命于兵部。洪武二十五年統(tǒng)計,全國衛(wèi)、所兵數(shù)有一百二十余萬。永樂以后,衛(wèi)、所兵數(shù)達到二百七十余萬。 、清的軍制 清朝的軍隊主要有八旗兵和綠營兵兩種,這二者都有定額,大致八旗兵有二十余萬,綠營兵有六十余萬。 八旗兵 八旗是清朝特有的制度,早在入關以前,已有滿洲、蒙古、漢軍各八旗,實際是二十四旗;但習慣上仍稱之為八旗。清朝定都北京后,把八旗兵分成為京營和駐防兩大部分,人數(shù)大約各占一半,即各有十余萬人。京營保護皇帝和拱衛(wèi)京師。保護皇帝的叫作郎衛(wèi),即侍衛(wèi)和親軍。侍衛(wèi)都是由上三旗子弟才武出眾者組成,擔任“隨侍宿衛(wèi)”,分為一等侍衛(wèi)、二等侍衛(wèi)、三等侍衛(wèi)、藍翎侍衛(wèi),共有五百余人。凡侍衛(wèi)事務由領侍衛(wèi)內大臣及御前大臣掌管,御前大臣權位尤重。親軍由滿洲、蒙古八旗內挑選,共為一千七百余人,都由領侍衛(wèi)內大臣統(tǒng)領。拱衛(wèi)京師的叫作兵衛(wèi),計有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步軍營、火器營、健銳營、虎槍營等,分別防守紫禁城、內外城及京郊地方。 八旗兵在北京以外分駐各地,稱為駐防,駐在全國各重鎮(zhèn)要地,設有專官統(tǒng)轄。各駐防地的旗兵都是滿洲、蒙古、漢軍合以為營,組成佐領若干。駐防地設官,最重要的地方設將軍,較次要之地設都統(tǒng)或副都統(tǒng),再次要之地設城守尉或防守尉。 綠營兵 綠營兵又稱綠旗兵,采用綠色旗幟,是清兵入關后改編和新招的漢人部隊。綠營兵配合八旗兵駐守北京和各省。在北京的稱巡捕營,隸屬于步軍統(tǒng)領。在各省的,其最高組織為標,由總督統(tǒng)轄的稱“督標”,由巡撫統(tǒng)轄的稱“撫標”,由提督統(tǒng)轄的稱“提標”,由總兵統(tǒng)轄的稱“鎮(zhèn)標”,由八旗駐防將軍統(tǒng)轄的稱“軍標”,由河道總督統(tǒng)轄的稱“河標”,由漕運總督統(tǒng)轄的稱“漕標”。標下設協(xié),由副將統(tǒng)領。協(xié)下設營,由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分別統(tǒng)領。營下設汛,由千總、把總、外委分別統(tǒng)領。實際各省綠營的獨立組織就是提標、鎮(zhèn)標,提督實為地方的最高武職官,為從一品??偙牡匚宦缘陀谔岫?,為正二品??偙?,則是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外委等官。 清朝把八旗兵和綠營兵交錯分布在京師和各省重鎮(zhèn)要地,在全國構成軍事控制網(wǎng),既便于防御和鎮(zhèn)壓人民的反抗,又便于八旗兵監(jiān)督和控制綠營兵。6、 監(jiān)督體系 、諫官。 其先在漢代,監(jiān)察權由副宰相御史大夫來行使。當時御史大夫的監(jiān)察范圍,外面是中央地方內外百官,內面是王室和宮廷,全屬御史大夫監(jiān)察權所及。后來御史退出皇宮,單獨成為御史臺,其職權便只限于監(jiān)察政府,而沒有監(jiān)察皇帝和宮廷的權。但政府官職中,還是由監(jiān)察皇帝的,這叫做諫官。諫官也遠自漢代便有,如諫議大夫之屬,在漢屬光祿勛。就其官職名義,便是專叫他追隨皇帝,在皇帝近旁,專來諫諍和諷議皇帝的言行。光祿勛乃九卿之一,隸屬于宰相,則諫議大夫當然是宰相的下屬。及到唐代,此種諫官,都屬于門下省,和前面講過掌封駁的給事中同屬一機關,如諫議大夫、拾遺、補闕之類都是。大詩人杜甫就做過拾遺。這些官,階位并不高,亦無大權,但很受政府尊重。大抵是挑選年輕后進,有學問,有氣節(jié),而政治資歷并不深的人充任。他們官雖小,卻可向皇帝講話。“拾遺”如東西掉了重新?lián)炱?,這是指皇帝遺忘了什么,他可以提醒他。“補闕”是指皇帝有了什么過失、要替他彌補。此外還有司諫、正言等,總之正名定義,他們都是專向皇帝諫諍過失的。唐制,皇帝朝見文武百官后,通常沒有特殊事情,很快就散朝。散朝后,皇帝另和宰相從容討論,這時候旁人不得參加,而門下省的諫官們獨在例外,他們常得隨從宰相參加列席。這因宰相有時有不便同皇帝直接講的話,卻可讓這些小官口里講?;实廴羯鷼?,也無法直接對宰相。他們講的對,固然好,講錯了,也無妨大體。因為他們的名義就是諫官,本來要他們開口講話。他們人微言輕,階位不高,講差話也自可愿。所謂言者無罪,聽者足戒。有他們隨從在宰相身旁,宰相可免同皇帝直接沖突,而宰相要講的話,卻由他們口里講了,這是政治上的一種技術問題。這些技術,當然也由于一種理想之需要而生。所謂理想需要者,便是君權相權間之調節(jié)。 、御史臺 唐代設御史臺,所謂三省六部一臺,御史臺成為一獨立之機構,不屬于三省。換言之,監(jiān)察權是脫離相權而獨立了。唐中宗后,御史臺分左右御史,左御史監(jiān)察朝廷中央政府,右御史監(jiān)察州縣地方政府,此即所謂“分巡”“分察”。監(jiān)察中央的謂之“分察”,監(jiān)察地方的謂之“分巡”。中央方面最要者為監(jiān)察尚書省內之六部,中書門下兩省不在監(jiān)察之列。唐德宗時,尚書六部,吏禮兵工戶刑每兩部各設御史監(jiān)察一人,謂之分察。分巡則分全國為十道,派去監(jiān)察之御史,稱為監(jiān)察使,后改巡察按察諸稱,最后稱為觀察使,意即觀察地方行政。 、都察院 為明代所創(chuàng)設,把歷代相沿的御史臺改為都察院,但不完全承襲歷代的御史臺制。都察院是監(jiān)察機關,長官為左、右都御史。其下設有十三道監(jiān)察御史,共計一百一十人。都御史與六部尚書平行,合稱七卿。都御史操彈劾及建言之權,關于官吏的考察升降,則會同吏部進行,關于重大刑獄,則會同刑部、大理寺審理。監(jiān)察御史官品雖低,但權勢很大,對王公大臣都有權加以糾劾。尤其監(jiān)察御史在外稽察州縣,則稱為巡按,代表天子出巡,權力極大,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另外,在監(jiān)察方面,朱元璋又按六部的建制,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置都給事中、左右給事中、給事中等官,共五十余人。這六科是獨立的,其職在分別稽察六部事務,六部有違失,可以駁正。給事中與監(jiān)察御史合稱為科道官。給事中權力很大,一是有封駁權,詔令有不當者,可以封還;一是有劾奏權,如官員有違法事實,可以劾奏;一是有論事權,朝政有失,可以上疏匡正。 大理寺是司法機關,主管復審大案,平反冤獄,長官為大理寺卿。凡刑部、都察院問過案件,皆移送大理寺復審,聽候指駁。 通政司是明代創(chuàng)設的,掌收內外一切章奏、封駁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長官為通政使。朱元璋認為政務如水,應當使之常通,即下情上達之意,所以這個機關以通政為名。7、 情報體系 情報部門屬于秘密機構,自古至今,一直脫離于正常的行政、軍事體系之外。 、錦衣衛(wèi) 明初的軍制比較簡單,其基層單位是“衛(wèi)”和“所”,每衛(wèi)轄正規(guī)軍士約5000人,其下設所,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京城的禁衛(wèi)軍所轄衛(wèi)所為48處。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決定改革禁衛(wèi)軍,建立了十二個親軍衛(wèi),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wèi)”。 錦衣衛(wèi)的首領稱為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很少由太監(jiān)擔任。其職能是:“掌直駕侍衛(wèi)、巡查緝捕”,一個頓號,基本上把錦衣衛(wèi)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部門。負責執(zhí)掌侍衛(wèi)、展列儀仗和隨同皇帝出巡的錦衣衛(wèi),基本上與傳統(tǒng)的禁衛(wèi)軍沒什么兩樣。 至于“巡查緝捕”,則是錦衣衛(wèi)區(qū)別于其他各朝禁衛(wèi)軍的特殊之處,也是它為什么能為人們牢牢記住的原因。其實朱元璋建立錦衣衛(wèi)的初衷也只是用來鹵簿儀仗,但后來由于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覺傳統(tǒng)的司法機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來不太順手,于是將錦衣衛(wèi)的保衛(wèi)功能提升起來,使其成為皇帝的私人警察。負責偵緝刑事的錦衣衛(wèi)機構是南北鎮(zhèn)撫司,其中北鎮(zhèn)撫司傳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擁有自己的監(jiān)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jīng)過一般司法機構。 錦衣衛(wèi)另一項著名的職能就是“執(zhí)掌廷杖”。廷杖制度始自明朝,是皇帝用來教訓不聽話的士大夫的一項酷刑。一旦哪位倒霉官員觸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綁雙手,押至行刑地點午門。在那里,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和錦衣衛(wèi)指揮使一左一右早已嚴陣以待。 、東廠 東廠的發(fā)明者是明成祖朱棣。在發(fā)動“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皇位后,朱棣的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中。為了鞏固政權,朱棣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專制機構,但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wèi)使用起來并不是很方便,于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 就這樣,在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后,建立了一個由宦官掌領的偵緝機構,由于其地址位于東安門北側,因此被命名為東廠。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wèi)均權勢”,起初,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并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wèi)北鎮(zhèn)撫司審理,但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jiān)獄。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jiān)也稱廠主和廠督,是宦官中僅次于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的第二號人物。除此以外,東廠中設千戶一名,百戶一名,掌班、領班、司房若干,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于小隊長,也稱檔頭,番役就是我們俗稱的番子。 東廠的偵緝范圍非常廣,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wèi)北鎮(zhèn)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jiān)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一些重要衙門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種邊報、塘報,東廠都要派人查看;甚至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價格,也在東廠的偵察范圍之內。東廠獲得的情報,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相比錦衣衛(wèi)必須采用奏章的形式進行匯報,要方便的多。五、古代區(qū)域機構體系 1、 概論 中國行政區(qū)劃的雛形從夏朝建立國家就開始了。傳說中的九州是其體現(xiàn)。到了商周時期,實行分封制,建立了諸侯國。真正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制度則是萌芽發(fā)展于春秋時期,到秦朝建立后才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的。從秦朝起,中國歷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制度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州、郡時代 隋唐五代宋遼金時期,道、路時代 元明清時期,行省時代 中國歷代的行政區(qū)劃,在不同的朝代同一政區(qū)其管轄范圍并不見得相同,即使是同一朝代,也可能會發(fā)生變化。 隋文帝廢郡后,由于全國范圍太大,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近200個州非常困難。到了隋煬帝時又將州改稱郡,模仿漢武帝時的制度,設置了若干監(jiān)察吏治的官員,分部巡查。但是由于缺少相關的詳細資料,具體情況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了解了。 到了唐朝初年,又將郡改稱為州。當時有300多個州,由于朝廷難于管理,唐太宗貞觀元年又將全國分為十個道,每個道有時置官,有時不置官,也是監(jiān)察性的。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改為15道,設置采訪處置使,相當于漢武帝時的刺史。另外,玄宗以后,還將一些地位特殊的州改稱為府。至唐末共有十幾個府。安史之亂以后,形成了以掌兵權的節(jié)度使作為地方行政長官的制度。一個節(jié)度使管幾個州,其轄區(qū)也叫道,形成了道-州-縣三級行政區(qū)劃制度。全國分為40多個道,每道少則2、3州,多則10多州。原來的采訪處置使已經(jīng)撤銷。 北宋初年,取消了節(jié)度使的實權,所有的州都直屬中央。但是為了便于管理,到了宋太宗時,又在州之上設置了路。宋朝時的路不歸一個機構管轄,而是分屬好幾個機構,分管各自的職權。路的性質介于行政區(qū)和監(jiān)察區(qū)之間的一種區(qū)劃。宋朝時有一個特別的現(xiàn)象。每一個州還有一個郡名。州名是正名,郡名則是別名??っ蠖佳匾u唐朝時的舊名,改用新郡名的很少。新的州朝廷往往會賞賜一個郡名,沒有郡名的州很少。宋朝時一些重要的州也升為了府,北宋末年已有三十幾個府。到了南宋時,加上金朝的府共有50多個,是當時州的總數(shù)的1/7強。此外,還有軍、監(jiān)兩種地位低于州的州級行政區(qū)劃。 遼代全境分為5道,州一級的有府、州、軍、城四種。金代全境分為20多路,州一級的初期有府、州、軍三種,后來把軍都升為了州,只剩下府和州。 從元朝開始,開始實行行省制。它的全稱為某某等處行中書省,簡稱某某行省、某某省。元朝的行省制是沿襲自金朝的行尚書省。開始它和金朝一樣,只是一種中央政府派遣在外的臨時機構。由于長時間的戰(zhàn)爭,行省也開始干預地方政務,逐漸變成了最高一級的地方行政區(qū)域。元朝初年的行省管轄范圍很大,改變也很頻繁。到了中葉,開始穩(wěn)定下來,將全國分為1個中書省直轄區(qū)和10個行中書省。省下有路、府、州、縣,路歸省管。府和州有的歸路管,有的歸省管,還有的州歸府管??h有的歸路管,有的歸府管,有的歸州管。 到了明朝,明太祖取消了行省,改為承宣布政使司。又將原來歸中書省直轄的地區(qū)改為京師直轄的地區(qū),稱為直隸。明成祖以后,北京周圍的直轄區(qū)稱為北直隸,南京周圍的直轄區(qū)稱為南直隸。宣德以后,全國分為兩直隸,十三布政使司。但是民間一般還是將直隸或布政使司稱為省。 清朝初年,沿襲明制,康熙初年以前也只有15個省。到康熙六年,設為18個省,也就是所謂的“內地十八省”。另外在東北則設置奉天、吉林、黑龍江3個將軍轄區(qū),新疆由伊犁將軍統(tǒng)轄,外蒙古由烏里雅蘇臺定邊左將軍統(tǒng)轄,內蒙古采用盟、旗制度,西藏、青海設置辦事大臣。光緒十年新疆才建省,次年將原屬福建的臺灣府改為省。光緒三十三年又把東北三將軍的轄區(qū)改為省,所以清末共有22個省。 元明清以來,省以下的行政區(qū)劃各個時期都不相同。元朝時省下有路、府、州、縣,路歸省管。府和州有的歸路管,有的歸省管,還有的州歸府管。縣有的歸路管,有的歸府管,有的歸州管。明朝省下設府、州、縣。清朝省下設府、廳、州、縣。明清時的州,清朝的廳有的直屬于省,有的歸府管。元明時期的州有的有縣,有的不轄縣。清朝凡是屬于府的州一律不管縣。也就是說,元明清時期的州實際上就是比較重要的縣。清朝宣統(tǒng)末年則開始廢府。此外元明清也有道,但是作為省的派出機構,并不是行政區(qū)域。五、 官職古今對照速查 1、 概述 現(xiàn)代官職從股級、科級、處級、廳級、部級到國家領導人只有6個大等級12個小等級,而古代的等級從品級建立時就有9品18級。做級別對比時,只好以幾個區(qū)域品級對齊了。如巡撫對應省級、知府對應廳級、知縣對應處級。 我國古代,表示官階尊卑的標準單位曾經(jīng)有兩個。秦漢時期的標準單位是"石",包括"二千石"、"千石"、"四百石"等若干等級,數(shù)字大的,官階級別也高。隋唐以后,官階單位改成了"品",有"一品"、"二品"直至"九品"若干級別,以數(shù)字少的為尊。由"石"到"品"的轉化,則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完成的。 我國最早的俸祿,是按時支給實物。官高者米多,位卑者米少,每年各支給祿米若干。于是,一些度量單位,便借用為當時的俸祿級別單位。 秦始皇嬴政滅亡六國后,統(tǒng)一了度量衡,官吏俸祿級別也統(tǒng)一用"石"做標準,漢承秦制,也是沿用秦的制度。司馬遷的《史記》中西漢時期的"石"的最早記載是在高后八年: 新的官階單位"品"產(chǎn)生后,"石"的表示官階尊卑的職能便消失了,僅僅作為俸祿多寡的單位而存在著。"品"表示官階的尊卑,"石"表示俸祿的厚薄,在三百年的歷史中,這兩種單位同時使用著。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古代經(jīng)濟最為凋敝的時期。自東漢末年以來,封建莊園軍事塢堡 比林立,商品流通量銳減,布帛粟米代替現(xiàn)錢成了交換的媒介。這樣的社會經(jīng)濟條件,給俸祿制度帶來很大的影響。 隋文帝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后,沿用北周的官階制度,繼續(xù)"以命官人"。在統(tǒng)一中國之后,"削周用齊",正式制定“正從九品三十階”的官階制度。官吏的俸祿也視官品的尊卑支給,不再另設標準。隋煬帝楊廣一度廢除上下階,只保留正從十八品,但上下階制度不久又改了回來⒆。從此,正從九品三十階制度便成為正式的官階制度,此后的一千數(shù)百年里,歷代王朝一直沿用這一制度,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建立民國,這一官階制度才被廢除。2、清代官職對照 、清總體情況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王朝,集各種權力于一身的皇帝,總結歷史上各朝代的經(jīng)驗,為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分化大臣權利,以防權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別于以前各朝的官制。 內閣:明朝時為了進一步集權而不設宰相、中書省等機構,宰相的權利轉移到內閣,由內閣來處理國家政務。清朝繼承了這一做法,內閣的首輔大學士以及協(xié)辦大學士都被稱為中堂,即宰相的別稱,但實權則由軍機處掌握,在軍機處任職的官員稱為軍機大臣,統(tǒng)稱大軍機,軍機大臣的僚屬稱為軍機章京,又稱小軍機。。 中央行政機構: 清朝沿襲明朝傳統(tǒng),設六部,各部長官稱堂官。。部下屬各司的郎中、員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稱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國子監(jiān)、欽天監(jiān)、翰林院、太醫(yī)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內務府。。 軍事系統(tǒng): 清朝軍隊主要分八旗和綠營兩個系統(tǒng)。八旗又分京營和駐防兩部分,京營中侍衛(wèi)皇帝的稱為親軍,由侍衛(wèi)處領侍衛(wèi)內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掌乾清門侍衛(wèi)和皇帝出行隨扈,權位尤重。其他守衛(wèi)京師的有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步兵營、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虎槍營、善撲營等。驍騎營由八旗都統(tǒng)直轄;前鋒營、護軍營、步兵營各設統(tǒng)領管轄;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由于都是特種兵,設掌印總統(tǒng)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轄;虎槍營專任扈從、圍獵等,設總統(tǒng)管轄;善撲營則專門練習摔角。 駐防八旗駐扎于全國各重要之地,視情況不同設將軍、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城守尉、防守尉等官。內地將軍等只管軍事,而駐扎邊疆的將軍等要兼管民政。清朝的將軍是滿官的稱號,戰(zhàn)時則任命親王為大將軍。 綠營即漢兵,駐扎京師的稱巡捕營,歸步軍統(tǒng)領管轄。綠營的建制分標、協(xié)、營、汛幾級,標又分為督標、撫標、提標、鎮(zhèn)標、軍標、河標、漕標等,分別由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八旗駐防將軍、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統(tǒng)率。督標、撫標、軍標、河標、漕標都是兼轄,實際各省綠營獨立組織為提標、鎮(zhèn)標,提督實為一省的最高武官,總兵略低于提督??偙韵拢睂⑺鶎贋閰f(xié),參將、游擊、都司、守備所屬為營,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為汛。 監(jiān)查機構: 清朝沿襲明代設監(jiān)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為監(jiān)察院長官,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則為總督、巡撫的加銜。 地方行政: 清沿襲明制,大致分省、府、縣三級,總督、巡撫為掌握行政、軍事、監(jiān)察大權的高級地方官員、,布政、按察兩使為督、撫的屬官。與督、撫平行的有駐防將軍和提督學政,不過駐防將軍只管八旗駐軍;提督學政只管學校與科舉考試,其權力不能與督、撫相比的。省以下有道的設置,道為監(jiān)察區(qū)性質,不算正式行政區(qū)。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兼兵備銜,另有一些不屬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關道、管河道、督糧道、鹽法道等。省以下為府,設知府、同知、通判等官,與府平行的有直隸廳,設同知、通判。府以下為縣,設知縣、縣丞、主簿等官,與縣平行的為散廳,設置同直隸廳。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則設專門機構管理,即土司,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由軍事部門管轄,如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招討司、長官司等,長官為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等;另一種是由行政部門管轄,也設府、縣等,官員稱土知府、土知縣,通常由少數(shù)民族頭人擔任。8、 清朝官制 大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于從九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wèi)內大臣、掌鑾儀衛(wèi)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xié)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tǒng)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tǒng)、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tǒng)領、八旗護軍統(tǒng)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tǒng)、總兵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wèi)、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仆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wèi) 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xié)領、宣慰使、指揮同知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wèi)、云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仆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wèi)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jiān)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wèi)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y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wèi)、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jiān)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御、防御、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jīng)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wèi)、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wèi)、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wèi)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xié)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jiān)司業(yè)、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經(jīng)歷、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經(jīng)歷、 太常寺滿漢寺丞、欽天監(jiān)監(jiān)判、欽天監(jiān)漢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樂署署正、僧錄司左右善事、道錄司左右正一 文職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wèi)、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 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 長官使、長官、百戶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 欽天監(jiān)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 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文職外官:布政司經(jīng)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wèi)千總、安撫使司副使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國子監(jiān)監(jiān)丞、 內閣典籍、通政司經(jīng)歷、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庫、兵馬司副指揮、太常寺滿洲讀祝官、贊禮郎、 鴻臚寺滿洲鳴贊 文職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jīng)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仆寺馬廠協(xié)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wèi)經(jīng)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 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jiān)博士、助教、欽天監(jiān)靈臺郎、 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京職外官:京府經(jīng)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jīng)歷、直隸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jīng)博士、國子監(jiān)學正、學錄、欽天監(jiān)主薄、太醫(yī)院御醫(yī)、 太常寺協(xié)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jīng)、道錄寺左右至靈 文職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 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jīng)歷、縣丞、士縣丞、 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jiān)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jiān)摯壺正、 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文職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jiān)監(jiān)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文職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jiān)典籍、 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jiān)司晨、博士、 太醫(y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文職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 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仆寺馬廠委署協(xié)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 崇文門副使 文職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 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六、. 官職古今對照實戰(zhàn) 1、 概述 中國古代官制中存在著兩類官職:一類具有實際行政職能,另一類則代表官僚的品位高下。秦漢以降,歷代品位性等級的形態(tài)、來源,品位性官職的數(shù)量、類別紛繁復雜并且因時而異,其每一細微變化都可以折射出相關政治變遷,解析其中的原因可以顯示出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一些重要特點。 2、秦漢官僚的頭銜相當簡潔,大多不過一官而已。像“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這樣的頭銜是很希罕的。但漢以后就不同了,官僚的頭銜疊床架屋,諸如“使持節(jié)侍中都督南徐兗北徐南兗青冀六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事南徐州刺史竟陵□開國公”、“使持節(jié)特進侍中太尉公尚書令都督冀定滄瀛幽殷并肆云朔十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并肆汾大行臺仆射領六州九酋長大都督散騎常侍御史中尉領領左右駙馬都尉南趙郡開國公”之類官僚結銜,看得人眼花繚亂。 就算魏晉以后的官兒比秦漢能干,兼治十數(shù)職畢竟勉為其難。其實這成堆的官銜各有不同性質,并不一定都對應著一份差事,許多不過用來增添榮耀、加重資望及賦予待遇而已。例如“侍中”、“散騎常侍”就是加號,加之者得以佩貂珥蟬,神氣多了。“特進”也是加銜,由此朝會時班次就可以進至三公之下了。加“開府儀同三司”則可開設府署、辟召掾屬,享受和三公同等的禮儀?!膀婒T大將軍”并不是軍職而是軍階,稱“軍階”也只是因其名為武號而已,文官也常用“某某將軍”標志位階。散官“左光祿大夫”用于標志文官位階,在北朝武職也能獲得。此外上述頭銜中還包括兼銜、爵號等等。這時官僚的業(yè)績未必超邁秦漢,可資夸耀的官號卻五光十色、琳瑯滿目了。 這樣看來,中國古代的職類結構中至少存在著兩類官職:一類承擔兵刑錢谷、監(jiān)察考選等等實際行政職能,另一類則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屬“品位性職類”。后一類官號的權責規(guī)定有時只是徒具其名,但它們卻具有不容忽視的品位意義:用于增添資望、賦予待遇、確認品階,以及提供起家官職或遷轉階梯,提供候選、儲才或安排冗散之位。前面征舉的長串官銜,其中有許多就是這類官號。當然,在職能性和品位性官職之間,也存在大量既有職能、又有很濃的品位色彩的官。 3、品位性官職進一步發(fā)展,就形成了散階制,這在唐宋時期尤為突出。以唐制為例,其時文武散階分別由文武散官構成。文武散階都是29階,分別以“大夫”、“郎”或“將軍”、“校尉”等為名。粗通古代史的人都會知道,這些大夫、將軍等已不再是官職了,只是標志等級的階號,好像近代的軍銜。散階和職事官階并不一致,為此還發(fā)展出了“行”、“守”等術語以規(guī)范之。在入仕之初,官員首先獲得的是散階;在任滿解職的時候,散階依然維系著官員品級;在授予職事官時,散階高低是必須考慮的因素。曾有眾多待遇從屬于散階,例如薪俸、給田免課、刑罰、班序、車輿、衣服等,此外還涉及致仕、封爵、置媵、營繕、喪葬、謚議等方面的待遇。北宋前期一度以“寄祿官”為階官。唐宋的敘階及進階制度,繁復得讓人眼暈。 現(xiàn)代文官等級制中,依據(jù)品位的分等和職位的分等,構成了兩種不同類型。品位的分等是針對人員資歷品級的分等,表現(xiàn)為跟人走的官階;職位的分等則僅僅針對崗位權責確定報酬、劃分等級,此外就別無官階了。唐宋的“階職分立制”,顯屬品位分等。 隋唐五代宋分別在前代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套包括文武散官、勛、階、品、位、爵、賜、號等在內的,具有一定內容、系統(tǒng)分明的勛賞爵位制度。勛賞爵位制度是官僚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與正式的職事官有一定的聯(lián)系,又獨立于正常官制之外。 6、宋的官是最復雜的。宋代的官職分官、職、差遣,宋史上說,“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 官用于寄祿,相當于現(xiàn)在的行政級別,僅用于確定待遇,宋代官名和實差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無關的,部分有實差的官又叫做職事官,用以區(qū)別寄祿官。職是指館職,加上些虛銜如大學士,學士等,來表示高級文官的清貴地位。差遣才是真正的職權所在,一般都帶有“判、權、知、直、監(jiān)、提舉、提點”等字,理論上算是臨時性的職務。光有官名而沒有差遣,就好比今天的處級科員一樣,待遇上去了但毫無實權。 節(jié)度使、承宣使、防御使、團練使是官名,是單純用來表示級別的虛銜。小蘇學士的學士是個館職。知府、通判、都監(jiān)、安撫使則是差遣。到了神宗元豐年間,由于寄祿官和職事官混在一起、顯得非?;靵y,于是就將大部分寄祿官改成散官階。元豐改制,共定了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到迪功郎共37階,武散官、太尉到承信郎共52階。比方說宋江當過的皇城使,既可用作寄祿官、又是職事官,元豐改制后,用于寄祿的官名就改稱散官階武功大夫了。水滸中的太尉、保義郎、武功大夫、武德大夫都是武散官階。除此之外,還有爵和勛。爵是給宗室貴族的,比如宋徽宗繼位前的端王,就是爵的第一等——王爵。 實例1:《岳陽樓記》的作者范仲淹曾擔任過的一個職位,“龍圖閣直學士、戶部郎中、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其中戶部郎中是寄祿官,元豐改制后改為朝議大夫、正六品,不過范仲淹另帶館職——從三品的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其地位等同于從三品,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才是真正的差遣,經(jīng)略安撫使節(jié)制一路軍政大權,副使是其副手,延州知州掌管延州一州的軍政大權。 實例2:岳武穆岳飛曾擔任過的一個職務,“清遠軍節(jié)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特封武昌縣開國子”,節(jié)度使是個官名、從二品,宋代最高武職,制置使是南宋才設置的實差遣,相當于北宋的經(jīng)略安撫使,掌管一路或數(shù)州軍政大權,也就是說湖北路的荊州、襄州、潭州三州均歸岳飛節(jié)制,開國子是爵位的第11等。

如中書令是中書省的最高長官,但是擁有這一官稱的人只意味著擁有宰相的資格和可以領取宰相的俸祿,并不意味著他真的就是宰相了。只有皇帝差遣他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他才能算是實際的宰相。這種繞山繞水的干部制度,常常會使我們在碰到大宋帝國的官職稱謂時,一頭霧水,完全找不到北。比如,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判中書省事這個稱謂,實際表示的是真正的宰相。但在字面上,它的意思是:尚書省副首長兼中書省副首長,然后代理中書省首長。用今天的官制比喻就是:教育部部長只是一個頭銜,并不能實際過問教育部的事務,必須由商業(yè)部的副部長兼任教育部副部長,然后再代理教育部部長。這時,只有在這時,他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部部長了。

1.《一品公務員 古今官職對照:知道大學校長在古代叫什么嗎?》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一品公務員 古今官職對照:知道大學校長在古代叫什么嗎?》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jiaoyu/4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