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從小到大家長、老師、同學推薦最多的名著之一?!端疂G傳》對于每一個梁山好漢的人物描述相當?shù)轿弧3鰢魧W網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水滸傳》里的著名人物智多星吳用。
人物介紹
吳用,字學究,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山東濟州鄆城縣東溪村人。滿腹經綸,通曉六韜三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在財主家任門館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與晁蓋自幼結交。梁山的第三把交椅。
主要事跡
平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經書。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投奔梁山時看出王倫不容,用計使林沖火并王倫。宋江在潯陽樓題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huán)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huán)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晁蓋曾頭市兵敗后,吳用又假扮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家寫下藏頭反詩,將盧俊義也暫時騙上山。盧俊義回去后被陷害,最終判處斬,石秀劫法場亦身陷北京城,吳用及時出計,先發(fā)無頭帖子穩(wěn)局勢,又差時遷火燒大名府,并救出玉麒麟盧俊義、拼命三郎石秀。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zhàn)功。招安后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
人物結局
梁山全伙受招安后,吳用作為軍師,參加了平定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全過程,其間,曾與阮氏兄弟議及重上梁山,礙于義字而做罷。平南歸京后被授予武勝軍承宣使。宋江受蔡、高、童、楊四奸陷害飲鴆而亡,吳用聞訊后與花榮趕至蓼兒洼,在宋江墓前大哭一場之后,雙雙自縊而亡。
人物評價
吳用是梁山的靈魂人物之一,秀才打扮,有文化,有智慧,有理性,他始終承擔梁山泊總策劃和總設計的工作,因此綽號叫“智多星”。 從智取生辰綱開始,梁山泊大小戰(zhàn)役,梁山泊的管理練兵,梁山泊的重要事項的安排部署都離不開吳用的謀劃和布置。他足智多謀,熟知兵法,執(zhí)掌兵權,調度將校,極具將帥之才。每每遇到難題,只要吳用出現(xiàn),事情就會迎刃而解,吳用幾乎成了“信心”的代名詞??墒钦驗樗淖阒嵌嘀\表現(xiàn)得太多反而掩蓋了其不少性格上的光彩。
智取生辰綱是吳用剛一出場的一個杰作,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中第一次有著周密策劃和使用計謀的事件,從頭到尾完成的象是一件藝術品。吳用他們做戲,戲做得自然,做得高明,妙處在書中有一段文字交代:“卻怎地用藥?原來挑上岡子時,兩桶都是好酒,七個人先吃了一桶,劉唐揭起桶蓋,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們看著,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吳用去松林里取出藥來,抖在瓢里,只做走來饒他酒吃,把瓢去兜時,藥已攪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勝劈手奪來傾在桶里∶這個便是計策。那計較都是吳用主張。這個喚做‘智取生辰綱?!?/p>
幫助晁蓋奪取梁山泊的位置,吳用不動聲色地將林沖的火氣一點點激發(fā)到極點,完成了火并王倫的任務。接下來雙掌連環(huán)計三打祝家莊、兩贏童貫、三敗高太尉、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等,他都是軍師,都是指揮員,都把他的智謀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表現(xiàn)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統(tǒng)帥能力。
他的另外一個重要的貢獻,就是鞏固了宋江的領導地位。晁蓋死后,關于梁山泊主的人選問題,每次討論的時候,都是吳用下發(fā)話定下調子來,然后發(fā)動眾弟兄在此基礎上推波助瀾。吳用說話:“兄長為尊,盧員外為次,皆人所伏。兄長若如是再三推讓,恐冷了眾人之心?!边@是定調子。原來吳用已把眼視眾人,故出此語。只見黑旋風李逵大叫道:“我在江州,舍身拼命,跟將你來,眾人都饒讓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讓來讓去假甚鳥!我便殺將起來各自散火!”武松見吳用以目示人,也上前叫道:“哥哥手下許多軍官都是受過朝廷誥命的:他只是讓哥哥,如何肯從別人?”劉唐便道:“我們起初七個上山,那時便有讓哥哥為尊之意。今日卻讓後來人。”魯智深大叫道:“若還兄長要這許多禮數(shù),灑家們各自撒開!”幾經波折,在他的幫助之下把宋江最終推上了領袖的位置。這一點是出于私交和個人的感情。但是這也正是吳用犯的最不可饒恕的錯誤。
為什么說是錯誤呢?因為吳用并不贊成招安,而且大多數(shù)的弟兄也不想招安。吳用的錯誤在于把宋江推上梁山泊主之位就等于把梁山導向了招安的方向。吳用和其他的梁山弟兄不同,他有知識有文化,他有見識有眼光,對于宋江的招安思想,應該說他是最清楚的,而且最能夠理性的來看待這個問題,即使說到招安后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和后果,他應該比別人更能夠預想到。那么,同樣的,他把宋江推上領袖的位置,他比誰都清楚梁山泊最終將走向招安。
他不贊成招安,原因在于他多少都有點自愿上山落草的意思,這樣的出發(fā)點決定了他不可能把招安作為最終的追求。另外在招安之后他的一些表現(xiàn)上來看,他對招安也并不滿意,而且對朝廷并不是死心塌地的忠誠。征遼戰(zhàn)斗中使用詐降計的時候,吳用嘆氣說的那幾句話:“我尋思起來,只是兄長以忠義為主,小弟不敢多言。我想歐陽侍郎所說這一席話,端的是有理。目今宋朝天子,至圣至明,果被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個奸臣專權,主上聽信。設使日後縱有成功,必無升賞。我等三番招安,兄長為尊,只得先鋒虛職。若論我小子愚意,棄宋從遼,豈不為勝,只是負了兄長忠義之心。”吳用永遠是個清醒的人,他是一個智者,他明知道雖然隨宋江受了招安,可是自己一伙人并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這種不認可無論是因為皇帝本人還是因為奸臣的蒙蔽的確是傷了弟兄的心。吳用看到的不僅僅是現(xiàn)在的現(xiàn)狀。不僅現(xiàn)在即使將來立下大功也未必見得會得到皇帝的獎賞,按照這種考慮,棄宋從遼當時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吳用嘆氣一則是他不滿,二則是他無奈。
作為文人的吳用之所以這樣做,只有一個原因:愚忠。他的愚忠和其他人的愚忠不同,大部分兄弟是無理智的愚忠,而他是理性的愚忠。為了宋江的所謂忠義而犧牲了自己的主意。眾人的這種表現(xiàn)表面上看是為了義氣,骨子里卻是忠君的意識,只不過他們所忠的“君”是他們的頭領宋江,而不是現(xiàn)實中的皇帝。這樣的“忠”是他們喪失了自己的判斷和自由,即使明知這種選擇的后果是悲劇,他們也不能夠站出來反抗和改變。象李逵等人的忠于宋江最后的悲劇只是個人而已,但是吳用的忠于宋江卻是以整個梁山隊伍的悲劇為代價的。為了這個忠心,吳用也出了不少損招,禍害的盧俊義家破人亡,走投無路。
作為一個謀士的吳用,也有其豪氣的時候,尤其是最后勸說:“兄長且傳將令:馬軍拴束馬匹,步軍安排軍器,水軍整頓船只,早晚必有大軍前來征討。一兩陣殺得他人亡馬倒,片甲不回,夢著也怕,那時卻再商量?!边@是吳用的豪邁之處,比起無槍弄棒的高手來,這豪氣一點都不輸。而且同樣是要接受招安,宋江的態(tài)度有點奴性,吳用的態(tài)度卻不亢不卑恰到好處!
1.《水滸智多星 水滸傳:智多星吳用》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水滸智多星 水滸傳:智多星吳用》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jiaoyu/24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