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70歲的她每天依舊駐守在緊挨著上海市思南路幼兒園的一棟二層小樓里,這里是上海市學前教育研究所。窗外,不時傳來操場上孩子們歡樂的咿咿呀呀聲。走到樓下,只需穿過一扇小門,她便能直通幼兒園一樓的玩具屋,來到孩子們中間。
近半個世紀與幼兒為伴,郭宗莉從一名普通的幼教老師成長為特級教師、特級園長。退休后,她依舊堅持從事學前教育的實踐研究。
“幼兒教育是根的事業(yè),對每個人的成長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名有著36年黨齡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始終相信:“唯有根深,才能枝繁葉茂?!币嬲龑崿F(xiàn)“幼有善育”,必須要在科學研究上下一番苦功:多研究一些,研究得更細一些,我們對幼兒學習與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也就更深一些。
僅有情感投入還不夠,幼兒教師的“第一專業(yè)”是研究幼兒
“我們這一代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在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會對標心目中的先進人物,對自己提出高要求?!?975年,郭宗莉如愿成為了一名幼兒教師。當時,她心中的榜樣就是上海首批評上特級教師的幼教界前輩趙赫老師,趙赫也是滬上首位幼教界特級教師。
“她的公開教學和幼兒品德培養(yǎng)報告,我至今記憶猶新。那時我總會想,自己什么時候也能像她那樣讀懂孩子、像她那樣熟諳教育規(guī)律。”郭宗莉說,為了盡快提高業(yè)務能力,她常常主動請更資深的教師來點評自己組織的幼兒活動,每天寫下一頁頁滿滿的教育筆記。
讀懂孩子的需要是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怎么才能做到?郭宗莉的秘訣是“先讓自己成為孩子”。
作為幼教老師,和孩子交流時,郭宗莉總會用半蹲跪方式,或和孩子同時坐在小椅子上,保持目光平視。幼兒園里有幾百個孩子,她能準確叫出每一個孩子名字,靠的正是對于幼兒需求的細致觀察?!懊總€孩子的需要都不一樣,表達方式也不一樣,通過和他們的溝通對話,每個孩子的特點就會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p>
1985年,郭宗莉成為全市最年輕的示范園園長。在她看來,愛孩子是教師的天職,而怎么去愛,則體現(xiàn)了好老師的專業(yè)境界。當時,她和上海幾位有研究志趣的同行自發(fā)組織了和老一輩特級教師圍繞幼教熱點與問題的定期研討。
在一次討論中,在談到有些年輕教師帶班經驗不足的問題時,一位老前輩形象地打比方說,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會“軋苗頭”(上海方言),即還不能對幼兒行為和情緒反應有判斷和預見。
結合大家對如何“軋苗頭”的教學研討,郭宗莉也開始反思:幼兒教師每天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孩子,而每個孩子也有各種各樣的言行,如何尋找對孩子行為的恰當解釋?如何從孩子的言行中辨別他們真實的需要?追尋這些問題思考,她意識到,教師對幼兒不僅要有情感上的關愛,更要科學地了解幼兒,要對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和在各種活動中的言行表現(xiàn)進行意義闡釋,從而獲得對幼兒感知、經驗和行動的深層理解。
自1996年起,郭宗莉從實踐問題著手建立邏輯線索,對積累的上萬份觀察幼兒記錄資料進行匯集、分析。將研究幼兒作為幼兒教師的“第一專業(yè)”,在她的努力下,幼教專業(yè)實踐從憑借“經驗”逐步走向遵循“規(guī)律”。
在細枝末節(jié)處創(chuàng)新,充分尊重幼兒的選擇
1999年,郭宗莉獲評上海市特級教師。雖然已擔任園長多年,但她始終帶班參與保育和教育工作。
無論寒暑風雨無阻,每天早上站在幼兒園門口迎接孩子們,是郭宗莉的習慣。
起初,她記得很多孩子在和家長分別時都會說上一句話:“今天要早點來接我哦?!笨此圃倨匠2贿^,郭宗莉卻從中“軋出了苗頭”。
“孩子們之所以會這么說,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幼兒園的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隨即,郭宗莉著手和老師們一起對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進行了一番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幼兒園最不喜歡的,正是家長最擔心的幾點——吃飯、睡覺、上廁所。
吃飯沒新鮮感?根據(jù)調研情況,在郭宗莉的倡導下,幼兒園開始為小班、中班、大班分設不一樣的選擇性就餐活動,讓小班孩子進餐前自己動手取拿餐具和飯菜,讓中班孩子自主選擇希望在一起同桌就餐的餐伴,而大班孩子則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目的性”的餐桌,例如干凈桌、快快桌、示范桌等。
睡覺有孤獨感?老師們自制了不同小標記,分別代表“我需要陪睡”“我需要一點陪睡”“我不需要陪睡”。每天午睡前,孩子們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標記放在床邊,讓老師了解自己的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給予一定安撫,幫助他們盡快安然入睡。
上廁所缺安全感?郭宗莉記得,上世紀90年代,有些孩子在幼兒園不愿意上廁所。仔細觀察后她發(fā)現(xiàn),問題恰恰出在廁所設計上。當時的廁所里都是長長的便槽,部分孩子的大腦由于還未發(fā)育完全,掌握不好平衡感,站上去感到特別害怕,擔心踏空。于是,幼兒園對廁所進行了改造,還在廁所入口轉角處設置了一個洗手臺盆,并裝上幾面朝著不同方向的鏡子。事實證明,孩子們對如廁的“恐懼感”減少了,且上完廁所容易注意到鏡子里的好幾個自己,自然而然也養(yǎng)成了在便后洗手的衛(wèi)生習慣。
看似細枝末節(jié)的一次次創(chuàng)新,源于郭宗莉和同事們細致入微的觀察?!案哔|量的幼兒園教育,就是要想方設法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活動和情境,使幼兒一日生活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體現(xiàn)主動參與性。我們要充分尊重幼兒的選擇,而不是讓他們被動接受。”郭宗莉首創(chuàng)的幼兒一日生活“活”流程,讓很多家長感嘆:“這個幼兒園真好,孩子今天來了明天還想來!”
初心不變,持續(xù)為“根的事業(yè)”奉獻光和熱
多年擔任思南路幼兒園園長,郭宗莉工作的地方離中共一大會址不遠。近水樓臺,耳濡目染。
“每當一大會址舉行一些重要紀念活動時,我都會感動不已,讓我對‘不忘初心’有更深刻的體會?!惫诶蛘f,教育是民生之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黨和國家的使命和社會的期望,而這也是她一輩子追求的夢想。
“勤于思考,樂于總結”,這是郭宗莉經常告誡自己的一句話。
她曾歷時15年,經歷了四個層層遞進的課改方案實驗,將幼兒發(fā)展需要研究納入保教過程,并創(chuàng)造性地將“幼兒發(fā)展為本”的幼兒教育理念準確地轉化為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的高質量保教實踐。
她曾率先創(chuàng)建了讓每位幼兒享受優(yōu)質學前教育的“思優(yōu)”保教活動體系,為推動學前教育現(xiàn)代化提供了上海經驗,多次獲得全國和上海市的多項教育成果獎。國際學前教育研究機構和組織曾評價,“思南路幼兒園代表著改革發(fā)展的前沿”。而“思優(yōu)”教育的經驗也被納入國際知名教育人類學研究項目《三種文化下的學前教育》,引發(fā)了西方國家對中國學前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成果的廣泛關注。
作為一名老黨員,郭宗莉從園長崗位退休后仍不懈努力,為解決上海和全國學前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突出瓶頸問題以及改進幼兒園教育實踐積極地開展調研,參與了幼小銜接、0-3歲托育服務和幼教人才培養(yǎng)等重大改革項目的決策咨詢與研究指導。
為實現(xiàn)上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她還創(chuàng)建了上海首個基于學前教育實踐規(guī)律的實驗、實證研究機構,主持上海長周期教育實證研究項目和基地建設,以人民群眾共同期盼的“幼有善育”為使命,為守護學前教育的育人價值而持續(xù)奮斗。
人物小傳
郭宗莉,1950年出生,中共黨員,原上海市黃浦區(qū)思南路幼兒園園長,上海市特級教師、特級園長;曾受聘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教育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兒童研究中心研究員,現(xiàn)被聘為上海市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上海市綜改專家咨詢委員會、基礎教育深化改革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專家,教育部特聘學前教育國培項目專家。擔任教育部和上海市幼教高端人才培養(yǎng)導師,曾獲“上海市教育功臣”、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作者:王星
編輯:王星
1.《2015年大班幼兒觀察記錄看這里!一輩子都在研究幼兒,她為“幼有善育”譜寫了許多上海經驗》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2015年大班幼兒觀察記錄看這里!一輩子都在研究幼兒,她為“幼有善育”譜寫了許多上海經驗》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jiaoyu/216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