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六警察殺人案”一經報道,就在網上引起關注和熱議。一派支持警方,認為死者是“衙內”,狂妄自大,尋釁滋事,罪有應得;另一派為死者吶喊,認為警察違法,公然違紀進出娛樂場所,打架斗毆傷人性命,應依法嚴懲。一時間媒體和網絡熱議,爭論不休。可惜理性的聲音太少??戳诉@一事件的無數評論,90%的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正義和法律的正義,而只是以個人的好惡來判斷是非。對于警察來說,在暴力面前要表現出清醒和理性,在當下要從容應對突發(fā)事件,這是警察職業(yè)道德所要求的,也是作為掌握著國家公權力的執(zhí)法者必須做的。而警察作為事件的當事人之一,只是在沖突過程中忘記了自己的警察身份。在關鍵時刻,他們沒有控制矛盾的升級,防止局勢惡化。反而以暴制暴,針鋒相對,最終導致了命案。人的生命危在旦夕,無論死者的言行如何“不堪”,死于此事的警察都難辭其咎。對于死者來說,他們正值壯年,前途光明。因為他們年輕有活力,生命之花還沒開就枯萎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為什么不讓人家傷心?俗話說:退一步空,但是對于林松嶺來說,他已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就算他明白這個道理,后悔也來不及。死者和警察,誰對誰錯,作為裁判都有自己的法律,這里不方便多說。更有甚者,哈爾濱市政法部門也明確表示:“此案必須依法、公正、公開、透明地處理?!笔欠亲杂卸ㄕ摚覀冊囍媚恳源?。不可思議的是互聯(lián)網的聲音。很多網友看到了警察殺人的標題,內容沒看就打開了;但監(jiān)控錄像公布后,被警察打死的其實是“高官子弟”,他們立刻認為自己是平時專橫跋扈的“高官子弟”,于是有人稱警察為“殺人英雄”,罵死人可惡。更何況站在警察立場的網民和站在死者立場的網民,在任何一個崗位上都是罵罵咧咧的,語言粗俗、粗俗、血腥、暴力。最近澄清死者只是個體戶的兒子,沒有高官背景。然而先入為主的網友根本不肯承認。到目前為止,網絡上已經充滿了對死者的譴責。這種情況真是莫名其妙:林松嶺有一千個缺點,畢竟他的罪并沒有害死他,他以生命為代價挽回了自己的行為。從尊重生命的角度來說,旁觀者至少要給予一點同情。中國人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小氣,連一點廉價的同情都沒有了?當楊佳在上海襲擊警察時,六名無辜的人失去了正義,未能引起中國人民的同情。反而很多人稱贊楊佳“殺得好!是個男的!”不管楊佳和上海警方之間發(fā)生了什么,被楊佳殺死的六名警察都和楊佳沒有關系,所以他們無視生命的存在,對楊佳嗜血的行為大聲叫好,人們不禁要問:我們的社會到底怎么了?生活在中國人眼里真的像泥土一樣微不足道嗎?人的道德底線在哪里?同理,哈爾濱警察打人事件也是如此。無論打人者是警察還是普通公民,無論死者是平民還是高官子弟,人生價值都是一樣的,在法律面前沒有區(qū)別。很容易說警察身份,大吵大鬧別人家庭背景。除了說明有些人心理陰暗,精神不正常,還能說什么?就像網友和菜頭問的那樣,“一個脾氣暴躁,好斗,殘忍,命運多舛,有梅毒瘡的小混混該死嗎?”另一方面,你能原諒一個正直、顧家、熱心公益的警察被殺嗎?“讓人納悶的是主流媒體和各大新聞網站。不管網友在論壇上的聲音有多不理智,不管他們站在什么立場上發(fā)表意見,不管他們有什么目的,我們都能理解,個人觀點,一家之言,無知,沒必要在意。但是主流媒體和各大新聞網站不一樣。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新聞媒體在某些方面不能隨意履行言論監(jiān)督的神圣職能,在更多的領域充當著“喉舌”和“宣傳工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主流媒體代表了一個時期的主流聲音,對大眾有天然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新聞媒體通過真實、公開、公正地報道司法活動,特別是揭露司法活動中的腐敗現象,討論司法活動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探索司法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在促進司法公正方面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哈爾濱警方殺人事件中,我們遺憾地看到,主流媒體和各大新聞網站僅僅依靠道聽途說的信息,以明顯的暗示或傾向性意見來評論他們一個接一個的窩,一些試圖渲染一方觀點的虛假報道鋪天蓋地。這種帶有傾向性的報道很容易引起公眾對一方的仇恨或同情,并對輿論造成強大的壓力,迫使其破案。顯然,這種輿論“監(jiān)督”屬于“添亂”。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能對司法公正起到什么樣的監(jiān)督作用?在成語中,有“三人成虎”的典故,也有“眾人合錢”的說法,從另一個方面體現了輿論的強大作用。我們不反對媒體和網絡對司法公正的監(jiān)督,但網絡和媒體應該能夠肩負起監(jiān)督的重任。不合理的觀點和炒作只會侵犯司法獨立,阻礙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對司法公正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媒體和網絡在行使輿論監(jiān)督權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理性的克制,給法律留下獨立發(fā)言的空間空。畢竟司法獨立對于國家的法治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永遠不應該成為各方博弈的平臺。
123下一頁
1.《林松嶺 “哈爾濱命案”事件:讓非理性的聲音走開》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林松嶺 “哈爾濱命案”事件:讓非理性的聲音走開》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jiaoyu/132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