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柏爾人是撒哈拉沙漠最早的土著之一。古代他們住在沙漠邊緣的綠洲里。今天,這個古老的民族仍然聚集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并伴隨著撒哈拉沙漠。長期生活在殘酷的自然環(huán)境中,使柏柏爾人掌握了許多特殊的生活方式。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來了,于是阿拉伯文明開始在這里生根成長,最終開花結(jié)果,成為燦爛的文明之花。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人說真正的阿拉伯文明可能在北非,就在摩洛哥...
一個
最適合在沙漠中生活的方式
一種不用水就能烹飪的塔吉鍋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不適合居住的地區(qū)之一,但是柏柏爾人卻在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用智慧和雙手生活了幾千年。沙漠附近的河流為撒哈拉提供了少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一些草地、灌木和樹木則散布在一些高地、綠洲洼地和干涸的河床附近。
早期的柏柏爾人生活在這些被黃沙環(huán)繞的小綠洲中,創(chuàng)造了一些不可思議的節(jié)水方法。他們在有地下水的綠洲打井,根據(jù)水質(zhì)區(qū)分飲用井和生活井。飲水井是所有人自覺守護和保護的。他們有一種非常節(jié)水的清洗方法:用硬干草段作為牙簽,清潔你的牙齒,然后咀嚼看起來像干樹皮的東西來去除你呼吸和牙齒上的污漬...
在柏柏爾人的生存法則中,節(jié)水永遠是第一位的,塔吉鍋是柏柏爾人適應沙漠缺水的一大發(fā)明。一直在廚房的人都知道,在烹飪食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損失大量的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在乎高溫蒸發(fā)的水,但即使是一滴水,對沙漠居民來說也是一筆財富。因此,為了在烹飪過程中保持水分,塔吉鍋是必不可少的。
塔吉鍋有一個帽子形狀的蓋子。有了這個奇特的蓋子,你可以用很少的水或不用水來完成從食材到美食的轉(zhuǎn)變。他們把食材整齊地放進鍋里,蔬菜放在底部,肉放在頂部,堆成金字塔形狀,蓋得緊緊的,這樣就可以在爐子上做飯了。隨著溫度的升高,食物中富含的水分慢慢沉淀,高溫蒸發(fā),沿著錐形蓋循環(huán)上升,凝結(jié),附著在壁上,均勻滴入鍋內(nèi)。這種烹飪方法不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水分的損失,而且保留了配料的原始風味。至今為止,塔吉燉鍋仍然是摩洛哥最正宗、最受歡迎的美食。
50℃以上的高溫是沙漠地區(qū)柏柏爾人不得不解決的另一個難題。而且在沙漠中沒有足夠的高大木材來建造房屋,聰明的柏柏爾人就利用地形在巖脊中間挖“洞”來謀生。然而,與中國黃土高原的窯洞不同,柏柏爾人的窯洞是向下挖掘的。
根據(jù)丘陵地形,他們先挖了一個直徑約10米、深度6 ~ 7米的大坑,然后沿著坑底的坑壁挖了洞穴,用作客廳、餐廳、臥室、廚房等。有些“洞穴”甚至被分成兩層,樓上樓下。當他們從沙漠回到家時,他們被傳統(tǒng)的手工地毯覆蓋著,搭配著一些沙漠風格的小飾品,藏在洞穴里。柏柏爾人因此與外界隔絕,享受宜人的涼爽。雖然這種貼近自然的簡單生活在現(xiàn)代文明的風中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那些古老的痕跡仍然深深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
2
大自然賜予的神圣物品
阿甘正傳和“北非石油”
其實柏柏爾人是一個真正懂得尊重自然的民族,自然是公平的。柏柏爾人生活的環(huán)境最艱苦,得到的自然禮物最豐厚——阿甘,是一棵生活在摩洛哥沙漠的帶刺常青樹,是自然補償給柏柏爾人的禮物。
沙漠里能生長的樹不多,有樹冠的阿甘特別醒目。當太陽明亮地照耀在黃沙上時,一棵高大的阿甘樹可以給地球足夠的陰涼。阿甘,又名“摩洛哥鐵樹”,能長到10米高,生命周期可達四五百年。從幼苗到結(jié)果需要40 ~ 60年的時間。真的可以說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不僅如此,《阿甘正傳》還會在旱季“沉睡”,然后在雨季到來時重新成長。即使被砍伐后,它們也能再次從根部長出新芽,長成大樹。
阿甘有非常豐富的根系,可以深入地下尋找水源,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促進地下水的滲透和含水層的補給。正是在它的幫助下,摩洛哥南部半干旱地區(qū)的許多生物種群才有了生存的可能,所以阿甘也被當?shù)厝朔Q為“生命之樹”,人們種下的每一顆阿甘都是給后代最好的禮物。
不僅人類,這里的山羊也對阿甘情有獨鐘。在缺水大草原的沙漠里,山羊經(jīng)常用祖?zhèn)鞯谋绢I爬阿甘,吃樹葉和水果。“樹上的羊”,這是常人無法思考的,在本地空很常見。他們甚至可以泰然自若地站在高高的樹枝上,在游客的尖叫中“驕傲得像只羊”。
但是,應該驚嘆的是樹上的甘,因為他們是“樹上的羊”的根本動力。阿甘比橄欖稍大,需要一年才能成熟。每年六七月份收割。成熟的阿甘果會自然落下,被女性采集。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被稱為“液體黃金”的甘油終于被擠出來了。以前他們是用手去髓,然后用兩個特制的石頭把核碾碎,把堅果取出來,然后把堅果放進陶器里用火稍微烤一下,用香味烤出來,再放進石磨里磨一磨。榨油的過程是最難的:將磨碎的堅果放入一個巨大的陶罐中,加入一點溫水,然后繼續(xù)攪拌,直到堅果中的油分離出來。據(jù)說生產(chǎn)1升甘油至少需要100公斤新鮮水果和36小時的艱苦工作。
但是柏柏爾人通過無數(shù)次艱苦的榨油工作的探索,找到了很多降低勞動強度的竅門,榨油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他們發(fā)現(xiàn)《阿甘正傳》的硬核是山羊無法消化的,所以從山羊糞便中收集核心比用手剝要容易得多;石頭可以用來砸石頭,但是金屬做的工具更好更耐用;在榨油過程中,專業(yè)榨油機投入使用,大大減少了人工勞動。而且出油率更高,品質(zhì)更純,保質(zhì)期增加兩三倍。
柏柏爾人在皮膚上涂甘油,對抗沙漠陽光和黃沙;愛美的柏柏爾女性在頭發(fā)上涂甘油,使頭發(fā)更加柔順滋潤;甘油可以吃,特有的堅果味讓人留香;此外,甘油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對關節(jié)炎、風濕病有一定的療效。因此,在外界發(fā)現(xiàn)其神奇功效后,“北非石油”迅速風靡全球。然而,由于一些人的過度使用、采摘和砍伐,這種稀有樹種的生存危機一度被觸發(fā)。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阿甘正傳森林的面積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幸運的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甘正傳》列為“世界遺產(chǎn)”,并呼吁全人類保護它,這樣這種糟糕的狀況才能得到緩解。
三
古代傳統(tǒng)手工業(yè)
“臭名昭著”的皮革染坊
柏柏爾人不僅知道如何利用自然,也知道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憑借無限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他們創(chuàng)造了許多獨特的工藝品。像甘油一樣出名的還有手工地毯、手工青銅器、彩色瓷器和各種手工染色的皮革制品...
將現(xiàn)代文明拒之門外的古城非斯,保留了珍貴的古老氣息。傳統(tǒng)的手工藝作坊和琳瑯滿目的手工制品讓原本破敗黑暗的小巷熠熠生輝。在滿是“費斯蘭”陶器的陶器作坊里,用傳統(tǒng)的手繪空白、手繪花朵和手工馬賽克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一塊簡單而又靈巧的伊斯蘭陶器;叮叮當當?shù)那嚆~作坊,巧匠敲敲打打,圓形、扁平、方形、奇形怪狀的銅燈橫空出世,或裝飾空,或鑲嵌鮮花,照亮深夜空;手工編織的地毯用鮮艷的顏色和古老的伊斯蘭幾何圖案裝飾古城的黑暗房間…
不過最有名的還是非斯古城的手工皮革染色作坊。在蜿蜒的小巷迷宮中,手工皮革染色車間是唯一一個外國游客不用導游就能找到的地方,因為獨特的氣味是最好的路標。
在氣味最濃的區(qū)域,只要走在一家店鋪的頂樓,從窗戶往下看,就可以看到古代手工染坊的全景。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庭院,有數(shù)百個由石頭制成的大型露天染缸。據(jù)說從18世紀開始,這里的染缸就沒有改變過外觀,每個染缸都有不同的顏色,五彩繽紛,就像一個巨大的調(diào)色板。但是,這里的味道真的讓人難以忍受,就算加上上樓時店里捐贈的去味薄荷,也完全抵擋不住這里的惡臭。
Fez人加工皮革的方式大概是世界上最“重味”的。他們把驢送來的牛皮、羊皮等整件新鮮皮具放入混有鴿糞、魚油、牛尿的石臼中,在40℃的高溫下暴曬,以最原始的方式產(chǎn)生化學反應,從而創(chuàng)造皮革的可塑性,延長皮革的保質(zhì)期。然后,他們把半成品皮革放入染缸中,用自然的顏色染色。他們使用的所有燃料都來自大自然:紅色來自罌粟和藏紅花,黃色來自芥末,綠色來自薄荷葉,咖啡來自泡沫花...各種天然植物的顏色,在皮革上輝煌的再現(xiàn),最后加工成各種炫目的皮具。正是這種“惡名遠揚”、原始落后的手工操作模式,使得非斯的皮革質(zhì)地柔軟、持久美觀,所以暢銷全球,享譽全球...
圖極小。吳濤曹高祥南山周少陽
1.《柏柏爾人 沙漠里的絢麗色彩:柏柏爾人的“重口味”生活》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柏柏爾人 沙漠里的絢麗色彩:柏柏爾人的“重口味”生活》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nei/64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