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廣化寺 快樂出發(fā)戶外

廣化寺位于莆田城南約2公里的鳳凰山(又名南山)下。始建于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588年)。原名金仙院,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為金仙寺。距今有1430多年歷史,是著名的千年古剎,與福州鼓山寺、廈門南普陀寺、泉州開元寺并稱福建四大叢林。1983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開放寺廟,1986年被評為福建“十佳”風景區(qū)之一。宋代廣化寺十分鼎盛,有10院,120庵,僧眾1000余人。明朝黃仲沼《詠南山》詩有“靈巖一百二十寺,多少樓臺鎖夕曛”句,即是當時盛況的寫照。元朝至正年間,寺被火焚。明洪武至歷年間,遂漸漸重建。現(xiàn)在寺為清光緒初年重修,占地3.2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石砌圍墻長1公里,。貫穿主體建筑物的中軸線長達385米,結(jié)構(gòu)嚴謹,布局勻稱,規(guī)模宏大。中軸線主建筑,從海拔25米逐步升高到63米由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蕆經(jīng)閣)、祖堂(上為臥佛閣)等組成。兩側(cè)翼有寬敞的百柱廊廡。從臥佛閣兩旁開始,左廂依次有功德堂、溪聲閣、水云鄉(xiāng)、尊客堂、伽藍殿、五觀堂(上為庫房,后為香積廚)、鐘樓;右?guī)来螢榘闳籼?、看山樓、煙霞窟、凈化堂、祖師殿、學戒堂、鼓樓。左上方新建有觀音閣,內(nèi)奉一身高8米觀音像;右上方新建有小南山地藏殿。在放生池兩側(cè)新建4座五百羅汗堂。 鼓樓 放生池 放生池 菩提樹150年二級保護 文佛塔 寺前停車場 泉州市泉港區(qū)涂嶺鎮(zhèn)樟腳村古民居砌成于清嘉慶四年,即年,距今已有207年的歷史。目前共有數(shù)十座古民居,大小不一,仍有住人。古民居所砌山石,形狀不一,色彩鮮艷,古香古色,堪稱一絕。 走進這一片全是石頭壘砌而成的房屋群里,歷史的厚重感充盈在空氣中。墻上的石卵石塊,都是鐵紅色的風化石。砌屋時依山就勢,上下左右都不講究布局。許多人家,同一座房子里從這個房間到那個房間,還得上幾級石階。戶與戶之間,都有石卵臺階相連。一般房子都用石砌到頂,也有上面部分壘土坯的。這些房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窗戶少而小,據(jù)說是從防盜方面考慮的。同一座房子里,卻一定要在前房后房之間留一道哪怕只是窄窄的露天巷道或小天井,為的是有利于通風和采光。石墻的縫隙里泛出青綠的苔斑,使得巷道的空間陰仄而清幽。陽光只能打在高高的屋脊上,少許的光線漏在墻垣上,與幽暗的巷道對比,形成上下截然不同的空間。這里巷道連著巷道,岔道連著岔道,曲徑通幽,頗有迷宮的神秘。
五彩樟腳村油畫 樟腳村金鐘潭溪澗的玩法,需到谷底,沿水走,看谷中奇花異石,只是沿著山路遠觀金鐘潭。大溪澗內(nèi)大大小小的瀑布很多,有的落差有十幾米,聲勢驚人。兩壁上剌仔花分外茂盛,蝴蝶翩飛,在沒有陽光酣暢淋漓的籠罩下,在綠蔭飽滿濃郁的氛圍中,在野花五彩繽紛的點綴里,穿行在狹窄而又長的林間小道上,不顧一路上的崎嶇,貪婪地吮吸著鄉(xiāng)野清新且充滿異鄉(xiāng)異俗風情款款的氣息,這種原始與自然,讓風塵仆仆的讓人有一種強烈的回歸感。

1.《莆田廣化寺 莆田廣化寺》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莆田廣化寺 莆田廣化寺》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nei/33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