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白溪分校舊址現狀
▲學過歷史的市民拍的舊址圖
▲國立中央大學白溪最后一棟教學樓前視圖
▲中央大學白溪校區(qū)老照片
▲文物保護點
▲中央大學白溪分校培養(yǎng)的人才
▲中央大學白溪校區(qū)
在兩江新區(qū)康美街,有一棟舊建筑,門口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中央大學白溪分校舊址,彰顯這里的輝煌。
這里,曾經有一個高等學府坐落在這里,就是國立中央大學白溪分校。回顧這所學校的辦學歷史,與當時的苦難息息相關。
在今年的雙曬期間,兩江新區(qū)的旅游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熱點,而這個隱藏在鬧市區(qū)的磚木結構建筑也成為了很多人打卡觀看的紅點。
重慶晚報-上游記者王玉峰圖片由兩江新區(qū)提供
張之洞等人正在準備施工
因為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決定搬到重慶
東南大學官網首頁的歷史記錄了國立中央大學的創(chuàng)建和變遷歷史。
根據學校的歷史記載,國立中央大學是張之洞等人于1902年創(chuàng)建的三江師范學校。
1905年學校改為兩江師范學校。1912年,辛亥革命后,學校因局勢不穩(wěn)定而關閉。1915年,教育部在原兩江師范學校的基礎上創(chuàng)辦了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0年底,蔡元培、蔣夢麟等人上書教育部,在南京師范大學撥出教育、農業(yè)、科技、商業(yè)等經費興建東南大學。1923年,兩所大學合并,仍稱東南大學。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將東南大學與幾所學校合并成一所綜合性大學,改名為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6月,學校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
1932年8月,羅嘉倫就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在混亂的時代背景下,他提出了“穩(wěn)定”、“充實”、“發(fā)展”作為國立中央大學新的辦學方針。在羅嘉倫的主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和完善,國立中央大學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guī)模。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經過仔細分析,羅嘉倫希望將其學校遷至內陸城市。為此,他開始了調查。
途經重慶時,發(fā)現重慶山巒起伏,巖石重疊,易于防范空,是戰(zhàn)時理想的建校之地。
1937年8月,羅嘉倫回到南京后,立即命總務處日夜制作900個大木箱,開始準備遷往重慶。
從此,這所大學開始了在重慶的辦學歷程。
搬到重慶
他們搬了整整一年
羅嘉倫宣布,中央大學將立即遷往重慶,并命令全校師生在8月底前返校,出發(fā)西遷。與此同時,國立中央大學的書籍、儀器和教學設備也打包裝運。
羅嘉倫在選擇搬遷到學校的地點時,提出了兩個搬遷到學校的原則:一是搬遷到的新校址能夠輪換到達;第二,整個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一定不需要第二次搬家上學。這是羅嘉倫在關鍵時刻做出的理性而準確的判斷,避免了國內很多學校搬家的波折。
得益于前期的準備,中央大學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不僅順利地動了師生員工圖書儀器,而且畜牧場飼養(yǎng)的牲畜也千里迢迢,一年內安全抵達戰(zhàn)時首都重慶。
國立中央大學遷至重慶后,首先落戶沙坪壩區(qū)松林坡。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向后方遷移,松林坡校區(qū)變得非常擁擠,所以羅嘉倫選擇在兩江新區(qū)李佳附近修建一個分校,這是一個靠近山川的山平壩,以容納低年級學生。
南京大學、中央大學原重慶校友會副會長彭黎明回憶說,當時這個地區(qū)還沒有名字。羅嘉倫來此游覽時,看到附近有一條柏樹茂密的小溪,便將其命名為“百溪”。
42天建一所學校
學生在學校唱《松花江上》
2017年,東南大學重組并出版了國立中央大學白溪分校在重慶的辦學史。
在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網站上,一篇題為《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31級歷史》的文章揭示了這段歷史。白溪支線位于嘉陵江上游,中間有一個操場,環(huán)形跑道300米左右。
2017年6月3日,《東南大學報》刊登了《百溪分校的一個學習板凳》一文。本文作者殷聞是東南大學的一名教師。他在百溪分校搜辦學史的時候,說當年中央大學的三張課桌和一個學習凳。漆已盡,漆已看不清,滿是歲月的滄桑。
2013年,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姜寶林寫了一篇題為《抗戰(zhàn)時期中央大學的內部搬遷與重建》的論文,詳細再現了當年國立中央大學白溪分校的輝煌歷史:有108棟建筑,3個8000平方米的體育場,可容納近2000人上課,但在周圍村民的幫助下,只用了42天就建成了這樣一所大型學校。
姜寶林寫道,學校建成了,但是國家的災難在前頭,整個國家都在戰(zhàn)火中。就連百熙的大學生也幾乎享受不到安靜的學習時間,時刻準備著躲避敵機轟炸。
在選擇百喜分公司的選址時,考慮了防止空攻擊的需要。三面環(huán)山密林,不容易被發(fā)現。在學校建筑的建造過程中,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學校對面的小山被同學們稱為“報警山”,因為每次拉空報警,老師和同學們都往山上跑。
住在百溪附近的廖回憶說,當時在中央大學附屬小學的補習中,老師們會教一些逃難的知識,比如燒紅薯充饑、用稻草編密碼、吹口哨、發(fā)信號等。每次學生組織活動,學校里總會有憤怒的合唱《松花江上》。
8年有無數人才
以前的學校網站吸引游客
八年來,百溪分院培養(yǎng)了“兩彈一星”創(chuàng)始人朱光亞、、,中國科學院院士、固體物理大師馮端,五星紅旗圖案設計師曾,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此外,著名畫家徐悲鴻、黃君璧也在此傳道授業(yè)。
據朱光亞院士介紹,朱光亞1941年畢業(yè)于重慶南開中學。同年9月,朱光亞院士考入中央大學,中央大學遷至重慶百溪分校物理系就讀。錢驥1938年9月以高分通過了國立中央大學理化系,1943年畢業(yè)于國立中央大學理化專業(yè)。并且留在學校當助教學習物理。朱光亞、錢驥、黃緯祿等科學家為中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時至今日,舊址依然屹立不倒。記者從兩江新區(qū)宣傳部了解到,隨著周邊綠化的改善,白溪校區(qū)舊址隱藏在青山綠水之間,是市民周末游玩的好去處。住在沙坪壩的市民王先生帶著女兒拍照時說:“看了《別問西問東》,孩子們對那個時代的學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了解到重慶有這么一個辦學現場,我們專門來打卡的?!?/p>
1.《元勛怎么讀 多位兩彈一星元勛 曾在重慶這里讀的書》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元勛怎么讀 多位兩彈一星元勛 曾在重慶這里讀的書》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nei/137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