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國運強。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fā)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走向昌盛提供了強大支撐。而中國龍文化又與中華文化分不開,隨著各時期龍崇拜的不同,演繹了中國燦爛的古老文化。本文將從郵票的角度來簡要分析龍文化的產生和發(fā)展演變,從而更好的理解和發(fā)揚龍文化。
一、龍形象的產生及演變
大龍郵票
中國郵票史上第一套“龍”題材的郵票是清代時期的大龍郵票,這套郵票也是中國第一套郵票,于1878年發(fā)行。是清朝政府在上海海關造冊處印制以龍為圖案的一套3枚郵票,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金龍。除了這套郵票以外,清代的郵票多用“龍“做圖案,如小龍郵票及慈禧壽辰紀念郵票。龍作為當時清代國家的象征印在郵票上,更加突出郵票的非凡意義。
小龍郵票
慈禧壽辰紀念郵票
“龍”,作為一種不存在的生物,我們先來看它是如何產生的,它的產生目前有不同的說法,人們普遍認為是圖騰崇拜。在原始社會,部落多采用動物作為自己的圖騰,部落兼并后就把圖騰組合在一起成為新的圖騰,表示兩個部落的融合。穆仁先在他的《周刊神話故事》一書中這樣講:“伏羲先后征服了九大部落。伏羲的圖騰是蟒蛇,其他部落也都有自己的圖騰。伏羲每征服一個部落,便在自己的蟒蛇圖騰上添加這個部落圖騰的一部分。經過多年的征服,伏羲在蟒蛇圖騰上加上了老虎的眼,長鯨的須,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紅鯉的鱗,白鯊的尾。于是,一個新的圖騰形象產生了,他把新圖騰定名為‘龍’。”這就闡釋了伏羲首創(chuàng)龍圖騰神話傳說的由來了。迄今發(fā)現最早的龍形象,據史料記載是新石器時代,距今已經有5000多年歷史了。
6-1《龍<文物>》— 新石器時代·玉龍
中國郵政于2000年3月7日發(fā)行的《龍<文物>》特種郵票中的第一枚—新石器時代的玉龍,就為我們再現了它的風采。這件玉龍出土于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紅山文化遺址,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高26厘米,材質為岫玉,雕刻細膩,形象與商周時期龍的形象差別不大,有“天下第一龍”之稱,是中國最早龍的形象,體現了原始的宗教信仰與多種動物形象的結合,展現了中國龍的形象與龍觀念的起源。
6-2《龍<文物>》— 戰(zhàn)國·龍形玉飾
郵票中的第二枚為—戰(zhàn)國時期的龍形玉飾。這件玉飾出土于湖北隨縣擂鼓墩的戰(zhàn)國早起曾侯乙墓,這件龍形玉飾為青玉色,長11.3厘米,寬7.7厘米,造型奇特,龍身細長,邊緣陰刻斜線紋,龍身遍飾谷紋,作飄舉攀升狀,形態(tài)十分生動。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工藝美術興旺發(fā)達,各諸侯國的玉器制作工藝精湛,此玉飾即為戰(zhàn)國時期龍紋圖案的代表作之一。這種呈S形的龍形,承傳商周紋飾,具有古拙的靈感。云紋的出現,既是一種純正的裝飾,展現了龍的飄逸靈動,也包含了人們希望生死后升天的美好意愿,也從此時起龍擁有了四肢,看起來更加的威風凜凜。
6-3《龍<文物>》— 漢·青龍瓦當
第三枚郵票為—漢代的青龍瓦當。出土于陜西西安漢城遺址,現藏于陜西省博物館。瓦當一般為泥質燒制,是遮擋屋檐前端筒瓦的瓦頭,有圓形和半圓形兩種,圓瓦當是由半圓瓦當發(fā)展而來的。漢代以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代表東南西北和春夏秋冬,同時相信它們有吉祥和避邪的作用。青龍瓦當即是秦漢四神瓦當中的代表作。郵票上的圓瓦當龍紋呈蛇狀形態(tài),龍的軀體作“S”形蟠曲飛舞,四肢、須發(fā)隨著舞動的軀體而飄飛,雖然四肢三爪還帶有走獸的遺痕,尾部也有虎尾的影子,但在這飛揚流動的節(jié)奏中,也顯出一種雄渾的氣勢,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秦漢開始中央集權加強,皇帝需要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因此,此時的龍開始有了新的一重含義,成為皇帝的象征。秦漢之后,龍紋就不在主要以青銅器等禮器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而是變得更加的日常化,出現在許多生活中的日用品上,比如,陶瓷、絲織品、雕像,磚石等方面,變得更加世俗化。
6-4《龍<文物>》 — 唐·盤龍紋銅鏡
第四枚為—唐代的盤龍銅鏡—出土于陜西西安,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銅鏡是我國古代婦女梳妝用的生活用品,其使用年代可上溯至殷商時期。鏡中央設紐,便于穿帶懸掛。唐代銅鏡鑄造業(yè)進入鼎盛時期。郵票上的盤龍紋銅鏡,又稱“盤龍鏡”,呈葵花形,直徑19.5厘米。其背飾的龍紋奔騰飛躍,頭部曲頸回顧,張口吐舌,四爪向各方伸展,龍身婉轉自如,縱橫往復,尾部向上往后卷曲,身體通飾鱗片,細密而工整。龍體周圍襯有4朵流云,疏密得當,顯得生機勃勃,雍容華貴。此鏡造型完美,工藝精細,反映了唐代龍紋鏡的制造成就。也是在隋唐時期逐漸產生了龍文化,因為在這個時期,除了傳統(tǒng)的龍形象外,又出現了一種龍首魚身的形象,學者稱其為“魚變龍紋”。它的產生,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鯉魚跳龍門”,還有一個就是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隋唐時期產生了在中國封建社會存在了1200多年的科舉制度。對于寒門學子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科舉考試,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一員,這樣才可以一展宏圖,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因此,大家都引經據典,希望自己就像鯉魚一樣,躍過龍門一朝飛黃騰達,更有人直接把科舉考試考場的那個大門就直接叫作龍門。
6-5《龍<文物>》— 金·坐式銅龍
第五枚為—金代的坐勢銅龍。這個時期龍形象充滿了樸素的民族文化。這件金代的坐勢銅龍出土于黑龍江省阿城金代(1115-1234年)早期都城上京會寧府皇城遺址西側,現藏于黑龍江省博物館。坐龍為紫銅實鑄,通高19.6厘米,重2100克,造型設計為躬身踞坐,尾部上翹,尾端上卷成旋,足肢粗壯,爪為三趾,右前趾著地并與后趾連接,左前足抬起,中間飾流云一縷與后足趾相接,自兩趾沿腿部,分別雕有云帶紋直達肩部,至頂端又分成兩縷,卷飾于背上,與頭頂部5朵飄飛的鬃毛連接呼應。此坐式龍造型勻稱,線條流暢,各部位映襯呼應,渾然一體。龍首的比例稍大,但悠揚的姿態(tài),半張的龍口,似在平視前方,平添了幾分威嚴的氣勢。據推定,這件坐龍為金代中早期皇室御用馬車上的裝飾物。
6-6《龍<文物>》—清·紫檀寶座嵌螺鈿云龍
第六枚為—清代的紫檀寶座嵌螺鈿云龍。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社會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高峰,龍形象基本成立皇室專用,以突出帝王的權威。這件紫檀寶座長148厘米,寬90厘米,高66厘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此云龍即是在這個清朝皇帝御用的寶座靠背上,用螺鈿、玳瑁、壽山石等鑲嵌而成的圖案,龍形蟠曲飛舞,龍紋精細工整,造型雋雅優(yōu)美,畫面宏麗輝煌使這把龍椅豪華繁縟,氣派非凡。它是宮廷龍紋造型的典型代表,是我國數千年來龍形演變中美的結晶。
從六枚郵票的圖案來看,經由歷史發(fā)展和王朝更迭過程中統(tǒng)治的需求,龍形象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從簡單到復雜、從樸實到華麗的過程,彰顯了中華五千年龍文化的根深葉茂與歷久彌新。
二、龍文化內涵的延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老百姓也越來越喜歡龍的形象,并且把它看做能行云布雨、消災降幅的神獸,它的形象頻繁出現在民俗活動中。其中與龍相關的民俗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舞龍和舞獅。
特35 12-11《人民公社》—文娛生活
中國郵政發(fā)行的舞龍舞獅的郵票非常多,其中第一次出現舞龍舞獅形象的是中國郵政在1959年9月26日發(fā)行的《人民公社》特種郵票,其中第十一枚為“文娛生活”,圖案主圖為一位正在吹笛子的男青年,背景畫面展示的是當時活躍在廣大農村的各種文體活動,其中就有舞龍和舞獅。2007年4月13日,中國郵政與印度尼西亞郵政聯合發(fā)行《舞龍舞獅》特種郵票,其中第一枚是中國的“舞龍”;第二枚為印尼的“舞獅”。
2007-8 《舞龍和舞獅》特種郵票(與印度尼西亞聯合發(fā)行)
另一個是賽龍舟,在我國很多地方,賽龍舟成為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之一,又稱“龍舟競渡”,選手們在急促的鼓點中,齊心協力劃龍舟,奮勇爭先,場面極為緊張熱烈。中國郵政在2001年6月25日發(fā)行《端午節(jié)》(一)特種郵票中,其中的第一枚表現的就是“賽龍舟”。從這兩項民間集體競技活動中,人們就能體會到龍文化的精髓。舞龍雖源于祈雨,但經代代相傳至今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民間喜慶活動。
2001-10 3-1《端午節(jié)》—賽龍舟
中國龍形象源遠流長,早期起源于圖騰崇拜,在發(fā)展過程中有與人相融合的現象。雖然中國歷史較長,但龍形象還是可以依據造型進行大概的分期。并且它的發(fā)展變化是從最初的簡單到后來的復雜,其變化也并不是沒有來由的隨意變化,而是與社會、文化、政治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們在尋求龍文化的同時,可以從龍形象入手,但是決不能只從它的產生、發(fā)展和成形來看。
龍在其形象基礎上蘊含的文化意蘊當然遠不止這些,在歷代文獻的挖掘中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問題,龍文化所蘊含的巨大價值有待于進一步發(fā)掘。
1.《了解郵票上的龍文化》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了解郵票上的龍文化》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ji/354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