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在郵幣卡市場走過的郵迷,肯定聽說過“下過水”“二膠”這些名詞。多數(shù)消費者都對下過水的郵票敬而遠之,那么商家為何要將郵票下水來洗,還要重新去上膠呢?
因為郵票年代久遠自然發(fā)黃、發(fā)霉等現(xiàn)象,個別商家為了滿足顧客眼前的審美觀,唯一的辦法就是將發(fā)黃、變霉的郵票洗掉,變成“無膠”,或重新上膠,變成“二膠(后膠)”。
下面就教大家?guī)渍性趺幢鎰e郵票是否“下過水”。
有很多是無膠的,但有的票雖下過水,但背膠沒有完全洗下來,還會有些膠,但分布不均勻。對于這種情況,可拿著票,讓光線與郵票背面成30-60度角,仔細觀察,如果郵票曾經(jīng)下過水,會看到其背膠并不均勻。
背面一般都比較白,這種白有些像家里的墻壁白色的樣子,用一個詞來形容,叫"蒼白",而且迎著光線斜看郵票背面,光澤度沒有原膠的好。
其硬度沒有原膠的好,也就是說彈性不好,用手輕微的撥一下票角,感覺很軟。
下過水的郵票也分檔次,處理手法拙劣的一眼就能看出來,紙張一般會有比較明顯的凹凸感,就像長了疙瘩一樣。如果再刷二膠,一般膠都比較薄、透明,顏色較白而且膠不均勻。而一些處理手段高超的下水票,判斷起來則有點難度,最好拿原膠票來對比。但與原膠票進行比較的話,需要注意一點,就是用來比較的參照物(郵票)最好是同一套郵票,如果沒有相同的郵票,最起碼也要找年代相仿的。
不同年代的郵票,其用紙、背膠均有明顯差異。每套郵票的膠,尤其是老紀特,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例如很多老紀特票本身采用的背膠就是有顏色的,因此如果你買到背膠很白的,那反而是下過水的或二膠票。因此拿編年票和JT比較、或者拿JT與CS票比較,完全沒有參考意義。
對于小型張來說,因為齒孔并不撕開,也看不到齒孔的截面。但是小型張面積大,二膠破綻也會出現(xiàn),膠面不均勻。另外,二膠型張手感一般都軟乎乎的,不夠“勁道”,因為是下過水的。而且票感覺僵直,很不自然,膠的厚薄程度也不夠均勻。
1.《怎么辨別郵票是否“下過水” 怎么辨別郵票真假》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guān),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怎么辨別郵票是否“下過水” 怎么辨別郵票真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ji/342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