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在經(jīng)歷一場大變革。一方面,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成為人類社會共同的訴求;另一方面,民粹主義、單邊主義以及自私的國家主義等問題給人類社會帶來嚴峻挑戰(zhàn)。二戰(zhàn)后,特別是在蘇聯(lián)解體后美國獨霸、西方獨強的環(huán)境下,一些西方價值取向和經(jīng)營理念直接導致其所主導的全球化出現(xiàn)嚴重問題,使其陷入一種“衰落的國際霸權秩序話語環(huán)境”。部分西方發(fā)達國家通過推廣其所謂的民主自由,在削弱或消除國際社會異己成分的過程中,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主導的舊式全球化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相反,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受國際社會歡迎,得到了普遍認可與大力支持。主張“平等、開放、合作、共享”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化價值理念隨之興起。

全球化演變歷程

人、財、物超越地域界限自由流動的全球化在人類歷史上曾發(fā)生多次。美國學者亞歷克斯·麥吉利弗雷(Alex MacGillivray)將全球化分為四個階段:1500年前后以伊比利亞瓜分世界并逐漸引發(fā)機械化革命為標志的殖民主義;1890年前后以英國主導全球為標志的電力化革命;1960年前后以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為大國競爭信號的信息化革命;2005年前后,以中國崛起為新推動力的智能化革命。作為學術概念,全球化由西奧多·萊維特(Theodore Levitt)于1985年首創(chuàng),表示生產(chǎn)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并由此引發(fā)政治和文化日益一體化。其實質是“人類不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在不斷碰撞、沖突和融合中,在承認和尊重差異的基礎上逐步達成共識的過程”。通過推動構建跨越國界的全球生產(chǎn)體系、資源配置與生產(chǎn)效率優(yōu)化,全球化帶來了世界經(jīng)貿的繁榮昌盛和人類社會文化的高度發(fā)展。但是,由于市場經(jīng)濟所固有的自發(fā)性和盲目性,它也帶來了分配不公、文化價值碰撞和人類文明沖突等問題。

由于世界市場的擴展?jié)M足不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的絕對增長,貿易全球化與保護主義之間便產(chǎn)生沖突和較量。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逐漸受阻,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2020年1月英國“脫歐”,使得歐洲一體化嚴重受挫。美國特朗普政府從2017年至2020年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巴黎協(xié)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2021年1月20日美國新任總統(tǒng)就職以來,拜登當局雖然采取了一系列讓美國重回國際組織的舉措,但仍然奉行“美國利益至上”的原則。凡此種種導致一股股來勢兇猛的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寒流,給經(jīng)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帶來沖擊。

全球化挑戰(zhàn)與中國的主張

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表面上是民粹主義、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在作祟,而其根源卻是狹隘的全球主義。全球主義肇始于古希臘斯多葛派的自然法理論,主張用人類中心論和世界整體論來代替并擺脫國家中心論的束縛,成為20世紀“威爾遜主義”和“華盛頓共識”的思想源泉。長期以來,美國以世界主義領袖自居,率領一些盟國一方面打著“民主”“自由”及“自決”的旗幟,描繪一幅世界和平藍圖;另一方面卻建立了旨在服務其終極利益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聯(lián)盟和布雷頓森林體系。結果致使全球經(jīng)濟發(fā)展失衡,治理機制滯后,內部增長乏力;財富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加大;文化同質化嚴重。

面對直沖全球化而來的種種挑戰(zhàn),習近平主席于2017年1月17日在達沃斯世界經(jīng)濟論壇年會上指出:“經(jīng)濟全球化為世界經(jīng)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這既是對經(jīng)濟全球化積極面的充分認可,也是向世界人民表明,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中國將矢志不移地推進其全球化進程??梢?,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是帶有地域性和階段性特點的短暫現(xiàn)象,而全球化進程則為大勢所趨。它不會因個別國家的“退群”“脫鉤”等發(fā)生徹底逆轉。2019年1月22日舉辦的達沃斯論壇將論壇主題定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時代的全球架構”。以此為標志,“全球化4.0”將作為新的轉化動力,推進全球化向縱深發(fā)展。

 文化反思與博弈路徑

不難看出,一些高唱全球主義的西方國家及其意見領袖是借“全球思維”和“全人類利益”之名,宣揚“西方中心主義”和“資產(chǎn)階級利益”之實,期望世界其他國家最終接受其所渲染的“認知圖式”。他們發(fā)現(xiàn)對自己有利可圖時,就作為全球化的倡導者和鼓吹者;而在感到全球化對其不利時,立刻開始反對,并掄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致使已經(jīng)深度融入全球化進程的新興市場國家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被西方奉為圭臬的新自由主義所導致的國際分配不公和國內兩極分化,制造了不公正的西方全球化模式,也構成了21世紀經(jīng)濟全球化走向困局的根本緣由。

在很大程度上,西方文化承襲了古希臘文化中的個人主義和冒險精神的外在征服特性。首先,西方人在崇尚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同時,傾向于將自身喜好強加于其他民族和文化。其次,西方文化受笛卡爾二元論的影響,極力從兩極化的事物之間尋求簡單而機械的因果關系,往往“見樹不見林”。最后,西方學者受德里達后現(xiàn)代主義和索緒爾結構主義的影響,認為語言是用于達到個人目的的工具,過多地注重語言形式和語言內容,而忽略語言的使用者和語言使用的語境。

相比之下,無論是“一帶一路”倡議,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都是為了順應世界多極化、社會信息化、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特點。它們?yōu)橹袊膰野l(fā)展與國際戰(zhàn)略描繪了宏大而清晰的藍圖,也為世界局勢提出了中國方案。中國文化追求“天人合一”與“和諧共處”。向外,它渴望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向內,它追求“修齊治平”的自身完善。作為一個“民族多元一體”的國家,中國以“兩元互補”思維與“關系中心”立場替代西方的“兩元對立”思維與“主體中心”立場,主張以國家為主體,尊重差異、共建共享,最終實現(xiàn)主體間的心理和文化認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上述變革表面直沖經(jīng)濟全球化而來,實質上卻是有國家邊界的政府力量與無國家邊界的市場力量的平衡較量。一方面,某些西方國家在理論上宣揚全人類利益高于國家民族利益,在實踐中建立權威國際憲法秩序和國際協(xié)調機制,通過旗下主流媒體輸出歐美價值觀念,引導其他國家自動全盤西化,以便使少數(shù)發(fā)達國家利益長期最大化。另一方面,中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道,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器,與其展開博弈。

博弈是一項關于人們如何選擇以及這種選擇如何達到均衡的活動,是一種如何做出最佳決策以獲取最大利益的行為。在奧斯卡·摩根斯頓(Oskar Morgenstern)、約翰·海薩尼(John C. Harsanyi)等學者推動下,博弈從二人博弈推廣到N人博弈結構,從經(jīng)濟領域發(fā)展到政治、經(jīng)濟、軍事及文化等不同領域。其中,文化博弈則指“在文化交往中出現(xiàn)的交流與碰撞、對話與交鋒的共生樣態(tài)”。中西方之間的博弈具有三大特點:第一,博弈參與人是人格化的主權國家;第二,在博弈雙方對彼此的意圖與策略尚未了解的情況下,博弈已經(jīng)開始;第三,博弈參與國彼此不便合作,只能根據(jù)自身利益自做決斷。

面對風云變幻的世界格局與博弈沙場,首先,我們應該堅持“全球化的捍衛(wèi)者、完善者”的立場,通過利用、補充和創(chuàng)新已有體制和規(guī)則為新型全球化提供中國方案。其次,在國際交往中時刻警惕文化優(yōu)越感或將自身文化強加于人的不明智之舉,力促相互吸收對方先進的文化以彌補自身文化之短。最后,為提升自身文化話語博弈的軟實力,我們應該通過文化整合,把文化博弈中各種分散、孤立及沖突的文化價值力量,優(yōu)化組合為一種具有總體性價值理想的力量,為人類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注入人文情懷。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化博弈視閾下大運河國際形象提升路徑研究”(18BGJ086)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田德新 王柏慧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1.《[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博弈》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博弈》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ji/182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