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充滿金屬污染及有毒氣體的船只,卻是他們口中“神的禮物”。
有這樣一份工作,它任務繁重薪酬卻很低,即便多加10小時的夜班也只比平時多15分錢,非但沒有任何保障還時刻面臨死亡威脅。這樣的工作擺在眼前,想必大家都會繞著走。但在孟加拉卻恰恰相反,這份工作竟然被20萬人搶著做。 這份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是從廢舊的船只上,徒手拆下可以二次利用的材料,然后切割成方便運輸?shù)拇笮∷屯厥拯c。只看工作內(nèi)容,似乎并沒有上面說的那么繁重和危險,直到韓國導演樸奉南用鏡頭拍下一切,世人才知這些拆船工的艱辛與血淚。1
紀錄片《鐵烏鴉》與孟加拉拆船工
這部真實反映拆船工生活的紀錄片,名為《鐵烏鴉》,取材背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只拆解地——孟加拉吉大港。 ● 《鐵烏鴉》劇照 在這片污染嚴重的沙灘上,矗立著大大小小約80個拆船廠,養(yǎng)活著20多萬拆船工及他們的家庭。影片近距離的拍攝,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那些世界級的巨輪是如何一步步被分解和回收的,也讓我們看到了當?shù)厝藶榱松睿卸嗥础?每天清晨,他們赤著腳、穿著不夠體面的衣服出現(xiàn)在布滿砂石、污染嚴重的沙灘上,一邊吸著有毒的氣體,一邊冒著被炸死、砸傷的危險,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這些負責拆船的工作人員,大多受教育程度低。他們不了解哪些物質(zhì)有毒,其實是不能用手直接接觸的,更不知道自己當下的操作,可能會引發(fā)意外事故,更無法預測哪塊船體會墜落,讓他們直接丟了性命。他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眼下的這份工作能夠維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不至于餓死。至于明天和死亡哪個先來,那便交由阿拉(當?shù)匦欧畹纳耢`)來決定吧。 這種看似“聽天由命”的態(tài)度,其實也反映了他們內(nèi)心的無奈,如果不是為了生計,誰又愿意“拿命換錢”呢?況且,這已經(jīng)是他們能力范圍內(nèi),能夠找到的“最好”工作了,應當感謝阿拉的庇佑。所以,他們不僅對工作數(shù)十小時卻只能換回2~4美元(合12~25元人民幣)的待遇沒有絲毫的怨言,甚至在自己被砸傷和看到工友意外身亡后,也不敢聲張和維權(quán),只能暗暗慶幸自己還可以繼續(xù)活著賺錢。 據(jù)工人們說,在這里上班每分每秒都很危險。他們在工作時,既沒有護目鏡、防塵口罩等基礎防護措施也沒有先進的輔助工具,大部分作業(yè)都要靠他們徒手完成。有時,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就可能要了他們的性命。所以,工作時受點傷在他們看來,再正常不過。即便有些工人失去了手指、眼睛等重要的身體器官,他們也會想著傷好以后,繼續(xù)來上班。在這個不大的港口里,每年拆解著約100艘來自世界各地的巨型船只,為孟加拉的鋼鐵產(chǎn)量提供了一半的助力。而每年因拆船喪生的工人超過了50人,卻沒有人來為他們的生命和基本權(quán)益買單。鏡頭之下,幾乎每個拆船工的身上都有一些或深或淺的疤痕,一些人稱其為“吉大港刺青”。 這樣的稱呼,或許是出于紀念,也或者是慶幸自己能夠再一次死里逃生。其實無論是哪一種,背后都隱藏著拆船工人們,不能言說和不愿回憶的心酸。
2
危險與商機并存的拆船業(yè)
其實,正常來說,遠洋航船的拆解與回收工作,都需要在政府的許可和監(jiān)督下進行,以免船身有害物質(zhì)泄漏,給周圍環(huán)境和工人造成不可逆轉(zhuǎn)的損害。而在孟加拉等南亞發(fā)展中國家,拆船業(yè)卻“遍地開花”,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當?shù)厝松罾Э唷?strong data-from-paste="1" data-diagnose-id="32fca217fa23fa64e8efb70af36ba861">他們每天都在為填飽肚子而奔波和焦慮,根本無暇去了解和關心環(huán)境污染會帶來怎樣的危害。即便拆船危險重重,但只要能夠讓自己及家人不再挨餓受凍,那就是一份“理想”的工作。 二是,當?shù)卣墓芾砟芰^弱。他們既無法對現(xiàn)存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制定和實施有效的解決辦法,也無力為民眾提供應有的保障,只能任由慘事發(fā)生。三是,拆船業(yè)帶來的收益遠驚人。據(jù)了解,拆解和售賣廢船的鋼材只是拆船商獲利的一條渠道,輪船內(nèi)部的引擎、電機、柴油、藥劑甚至儀表盤,都可通過回收及轉(zhuǎn)賣來獲利。粗略統(tǒng)計,一艘廢船大約90%以上的零件都有回收的價值。比如說,當一個拆船商花費500萬美元從中間人那里購得船只后,經(jīng)過3-4個月的拆解與轉(zhuǎn)賣,他就能獲得超過100萬美元的回報。這樣高昂的回報率,在任何行業(yè)都是十分可觀的。也正因如此,當?shù)卣畷r常會給拆船商們開“綠燈”,以“感謝”他們?yōu)榈貐^(qū)經(jīng)濟發(fā)展及解決當?shù)厝丝诰蜆I(yè)所作出的“貢獻”。就這樣,危險與商機并存的拆船業(yè),經(jīng)過40~50年的發(fā)展,迅速成為了孟加拉國發(fā)展的支柱型產(chǎn)業(yè)。占全國人口一半的人數(shù),都在從事這份被國際勞工組織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他們既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待遇,也無法謀求更好的差事,只能“逆來順受”,默默忍受著不公。3
“拿命換錢”
事實上,這些拆船工的境遇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糟。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未成年時就已經(jīng)離開了學校,加入了拆船工的隊伍。在這里,“未成年人”的身份,并沒有給他們帶來特別的優(yōu)待,反而還會受到拆船商更多的“剝削”。他們的待遇和工作量與成年人一樣,吃的是白飯加一點點酸菜,喝的是已經(jīng)被污染的水源,住的是四面透風的棚房,工作也不比成年人輕松,但薪水卻更低。除此外,拆船工們還面臨維權(quán)困難和隨時會被封口的問題。據(jù)報道,孟加拉的一些拆船商們不僅手握財富,還與當局者的關系“非同一般”。即便拆船廠死了人,拆船商們也不會受到絲毫影響。所以,每次在發(fā)生意外事故時,在場的工人都很平靜,幾乎沒有人會去維權(quán)。因為他們明白,即便上訴也多半沒有后續(xù),還會因此被拆船商們記恨,落入更糟的境地。據(jù)國家地理中文網(wǎng)介紹,吉大港有一戶人家,4個兄弟都靠拆船為生。年紀最大的Mahabub 40歲,他曾親眼目睹一名工友,因為不小心點燃了汽油而被活活燒死。事后,他就離職了,因為擔心老板不放他離開,所以連工資也沒敢要。排行老二的Jahangir就沒哥哥那么幸運了,他在一次船體垮塌事故中,失去了生命。拆船商對此并沒有給予過多的補償,而他們一家也默默接受了這個結(jié)果。剩下兩個兄弟的經(jīng)歷雖然沒有哥哥們那么離奇,但他們也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表示了擔憂。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也還是決定繼續(xù)在拆船廠工作下去。與Mahabub一家類似的經(jīng)歷,在拆船廠并不少見。 即使這份工作奪走了他們親人的生命,損害了自己的健康,讓他們內(nèi)心充滿恐懼,但他們?nèi)耘f“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日復一日,直到災難再次降臨的那一天。面對這種處境,他們不僅沒有怨言,反而將這些充滿金屬污染以及有毒氣體的船只,看作是真主阿拉賜予的“禮物”。因為沒有這份工作,自己及家人將無法維持溫飽。只是,他們沒有想過,這份“神的禮物”,卻要用命來接收。文/影疏1.《[世界華人周刊]“拿命換錢”的孟加拉拆船工:每天工作超12小時,卻只能賺2美元》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世界華人周刊]“拿命換錢”的孟加拉拆船工:每天工作超12小時,卻只能賺2美元》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ji/182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