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全集注》中書影資料圖片
1978年初,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邀請,山東大學教授肖迪飛主編了《杜甫全集注釋》。1991年,肖迪飛在稿中去世,校對工作一度停滯不前。2009年,該書重新開始編纂,最終在2014年出版。三代學者歷時36年所作的《杜甫全集注》被學術界視為杜甫研究的一部力作,并于6月16日榮獲首屆宋云斌古籍整理獎。山東大學教授、《杜甫全集注》最后起草人張中剛向記者講述了參與此書編纂30多年的喜怒哀樂。
記者:《杜甫全集注釋》有680萬字的巨量。在三十多年的整理過程中,你認為哪些地方最難?最近吸收了哪些研究成果?
張中剛:杜甫被譽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在古代詩歌中,杜甫的注釋版本最多,宋代稱為“杜甫注釋千種”。而且杜甫涉及的詩詞雜文很多,單我們收集的杜甫詩詞注釋本就有200多種。在這種情況下,要整理杜甫的詩,就要向別人學習,即使是辨別力很強的學者,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這項工作。而且杜的詩經常引用經典,讓普通人很難看到他的奧運。黃庭堅說杜甫的詩“無一字無處可尋”,王志防說“不能讀萬卷書,不能讀老杜的詩”,還有人說“注釋杜甫的詩,尤其是杜甫的詩,最難”。準確解讀詩歌不容易,沒有經歷過的人不可能知道。
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里,杜甫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可以說是碩果累累,碩果累累,尤其是對杜甫詩歌中涉及的人名和史實的考證?!抖鸥θⅰ分饕歉鶕揖幍摹抖鸥ψ值洹泛徒诘闹匾l(fā)現,對杜甫詩歌編年進行重新調整和整理。比如過去的學者大多沒有對杜甫的行蹤和遺骨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實地考察,所以對地理一無所知,有時還會有安排不當的人。據最新研究和實地考察,《杜甫全集注》的內容約占全書的五分之一。
可以說,《杜甫全集注》在體例全面、注詳精、資料搜集豐富、體系規(guī)模豐富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以往的著作。
記者:正如你所說,對杜富士山的詮釋是復雜而艱難的,而肖迪飛先生去世后,他遇到了很多波折。你為什么能堅持完成這項艱苦的工作?
張中剛:蕭滌非先生曾說:“對于對待杜甫的詩,是甜是苦并不重要。研究杜甫是一種樂趣。雖然工作很辛苦,但苦中有樂,努力是甜的。研究杜甫的詩,就是有一種傻乎乎的精力吃飯睡覺。說起來有點奇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愿意為杜甫工作?!倍跸壬且粋€愿意為杜甫努力的人。86歲的他還是擺脫不了。他去世前一個月,還在分批復查我們的樣本。王先生堅持以學術為生命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蕭滌非先生曾經一本正經地對我們說:“杜甫晚年寫了一首《南征》,里面有兩句話:“百年歌苦,不見知己!“我們能成為杜甫的“知己”嗎?這取決于我們的努力。在這里,可以用杜甫早期的兩句詩:“一旦爬到山頂,一座山就會看到,其他的山都在天空下顯得矮小。!“我們要有這種氣魄?!睕]有看到《杜甫??庇洝返某霭?,這是他生前最大的遺憾。之所以下定決心要完成這部《杜甫全集注》,是為了對得起老師,對得起學術界,對得起杜甫。我在《統(tǒng)一書稿后記》里說:“詩卷留在天地之間”,第一個老師能笑死,我的心愿就夠了。"
記者:從《筆記》到《杜甫全集》的編纂過程,我們看到了幾代學者的學術傳承。廣義來說,如何看待《杜甫全集注》等古籍整理作品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張中剛:《杜甫全集注》是三代學者經過36年的磨練,經過精編、精校、詳注、注正、補全的新注。這種嚴謹扎實刻苦的學風,這種鍥而不舍、鍥而不舍的學術精神,大概比《杜甫全集注》更有意義。所以我在《統(tǒng)一草案后記》中說:“注意,杜之是艱苦曲折的,就像老杜的艱苦經歷一樣。注杜是煉獄,能磨煉人的意志,增強人的道德情操,考驗人的學術誠意?!?/p>
杜甫是詩人、思想家,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1300年來有很多人對他的作品進行了梳理和研究。《杜甫全集注》的編纂出版及其歷次學術獲獎,必將推動杜甫研究的深入發(fā)展。我認為,只要我們認真學習以學術為生命的精神,認真閱讀杜甫等古典大師的作品,人們就會被感動、感動和熱愛,被愛所行動,繼承和發(fā)揚他們的精神,即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1.《杜甫圖片 成為杜甫的知音》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系頁腳下方聯系方式。
2.《杜甫圖片 成為杜甫的知音》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ji/1688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