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丁橋雖然小,但是很有名?!堆喽酚巍贩Q此為“城中看山第一地”這座小石橋絕對是什剎海美景中的“點睛之筆”。
上周三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站在熟悉的銀丁橋邊。銀鼎橋建于明代,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位于西城區(qū)什剎海前海和后海之間的水道上。是一座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它從北向南橫跨連接什剎海前海和后海的頸部。它長12米,寬7米,高8米,寬5米。它有5個裝飾性的空花欄和綠色的瓶子和花柱。橋兩側護欄外側,鐫刻著著名歷史學家單士元所寫的“銀頂橋”字樣。也是宋慶齡故居、火神廟、蓮花場往返恭王府的重要“中轉站”。
記憶中的銀丁橋很安靜,尤其是冬天。不過學生時代,我更喜歡夏天傍晚在這里散步,買瓶酸奶,或者買糖葫蘆,邊吃邊走。我不時能看到有人站在橋邊大聲朗讀詩歌。冬天,我不得不來這里滑冰,玩冰車?,F(xiàn)在這里總是很熱鬧。我繞著銀丁橋走了兩圈,看到有人賣小風箏,有人新人拍婚紗照,有人旅游三輪,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人們因為各種原因聚集在這里,大部分都是站在小橋上拍照的游客。但我發(fā)現(xiàn)很少有人在橋上靜靜地站一會兒,俯瞰著寬闊水面的盡頭,西山漂浮的煙霧清澈而綠色。那天天氣很好。雖然有高大的樹木,但我抬起頭,清晰地看著西山的山頂。俯視橋下水面,水面清澈,可見水草和幾條紅色小金魚。不時有游船搖搖晃晃地過橋,讓人覺得很舒服。
元朝新都市建成后,已經(jīng)是船只必經(jīng)之地,兩岸商業(yè)繁榮,也是風景名勝。遼金時期雖然是郊區(qū),但為了便于交流,在幾公里的水系兩邊應該有一座橋,明朝的史書記載的很清楚。
這是什剎海的景點之一,也是燕京八大小景點之一。正是因為從銀頂橋上可以看到西山,所以風景被稱為“銀頂山景”,是老燕京十六景之一,在明朝的史籍中有明確記載,明朝文學家李東陽曾將其描述為“北京第一景”。如今,在銀丁橋的東南面,矗立著一塊巨石,上面寫著楊玄霆的“銀丁關山”四個字。同一天,我在“銀錠觀山”巨石邊上為一位外國游客合影,聽到身后一位老人認真地向同伴介紹,“據(jù)說有一個深秋的清末狀元站在橋上向東北望去,甚至在后海透過茂密的柳蔭看到了玉泉山……”拍完照片,回頭一看,老人的同伴是個小學生,應該是他的孫子。
關于銀丁橋的“故事”很多,也是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例如,清朝宣彤時期,攝政王載灃住在后海北的秦春宮,銀頂橋是他每天進宮的必經(jīng)之路。1910年3月31日,汪精衛(wèi)在這座橋下埋下一枚炸彈,試圖刺傷載灃,但由于他的行蹤被發(fā)現(xiàn)而失敗,因此銀丁橋變得更加出名。同一天,我還看到兩對情侶在橋上陸續(xù)拍婚紗照。不知道什么時候。有人說,情侶牽手走過銀丁橋,就認識一輩子了。也許是因為人們非常熱愛銀丁橋,所以是一種流傳于民間的美好祝愿。
清代,竹詩唱道:“你在地安門外賞蓮,幾里紅蓮映綠池,故為天香樓頂座,酒吧人醉雨。“賞蓮賞花,品嘗燒烤,也是來銀丁橋必做的事。賞蓮需要在夏天來,但是燒烤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銀鼎橋和清云樓餐廳的燒烤季不容錯過。
這次去的時候,也發(fā)現(xiàn)起源于南鑼鼓巷的文玉奶酪也在這里打開了銷售的窗口。那天買的人不多,和南鑼鼓巷的不一樣,售貨員只好大聲喊著吸引顧客。
離開銀頂橋,從前海東河往南走三四百米,就到了什剎海東岸出口處的金頂橋。橋為三孔石拱橋,體乳白色,整體造型優(yōu)雅。中拱上刻有著名歷史學家侯仁之先生題寫的“金元橋”字樣。位于萬寧橋以西約100米處,與西北方向的銀鼎橋已經(jīng)變得有趣,但沒有銀鼎橋那么古老。它是21世紀初新建的。
元朝時,什剎海的水從湖的東南經(jīng)萬寧橋流出,明朝以后,在北海增加了一個出口。東南除了澄清門外沒有橋,所以繞過什剎海以東的時候,人們不得不繞過萬寧橋。2000年,為了方便行人游覽環(huán)湖,在專家的倡議下,在什剎海東南出口修建了這座金元橋。今天,這座橋的兩側是一座火神廟和一個郵局。
GO提示
坐地鐵去銀鼎橋特別方便。8號線什剎海站A1出口,步行35分鐘。
1.《銀錠觀山 北京銀錠橋個頭雖小卻大名鼎鼎 還是什剎海美景里的“點睛之筆”》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銀錠觀山 北京銀錠橋個頭雖小卻大名鼎鼎 還是什剎海美景里的“點睛之筆”》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uoji/130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