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erenaGu”,現(xiàn)居Paris,目前已發(fā)表了13篇原創(chuàng)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qū)。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SerenaGu”關注Ta。

在倫敦待的時日不多,但還是花了一整個周六的早晨專程前往英國最大的市場——波若市場(Borough Market)。這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農(nóng)夫市集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薩瑟克區(qū)(Southwark),作為倫敦重要的交通樞紐,數(shù)條鐵路交匯于此,從London Bridge地鐵站爬到地面,整個市場就座落在倫敦大橋南端古樸的灰綠色鐵橋與棕色磚墻之間。

時值正午,前來波若市場用餐的人在一個個攤位前排起了長隊,等候系著白色圍裙忙忙碌碌的大廚們將熱氣騰騰的食物遞到自己手中。不管是西裝筆挺的上班族還是席地而坐的背包客,都能在這個碩大的市場中找到最能滿足自己味蕾的食物。

水果蔬菜海鮮肉類和面包鋪前,也能看到許多前來采購新鮮食材的倫敦當?shù)厝?,這里的食材比Tesco這樣的大型超市要新鮮許多,大都是當天剛從產(chǎn)地運送過來的。而許多商販除了售賣食品,本身也就是食品的生產(chǎn)者,市場里可以看到不少手工制作的蜂蜜、果醬、臘腸——可以追溯來源的采購方式讓人覺得踏實而放心。

波若市場每周一至周五凌晨2點到早上8點是批發(fā)市場,主營大宗食品交易,周三至周六白天是食品零售市場。不過若想體驗商販們精銳盡出、與眾人摩肩接踵逛市場的感覺,一定要在周六上午前往,去感受平日的倫敦不可多見的熱鬧歡騰的市井氣。每次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是愛逛逛當?shù)氐氖袌?,體驗地域和季節(jié)所帶來的食物的多樣性。通過觀察、觸摸、品嘗食物,學習辨認食物的品質(zhì),學習當?shù)厝说呐胝{(diào)方式,哪怕作為一個游客,也有機會觸摸到倫敦豐富的城市肌理中去。

在這里還能學到英國人仿佛與生俱來的生活美學,食物的陳列看似隨意,卻處處都是一幅幅美麗的靜物畫。大自然產(chǎn)出的鮮嫩蔬果在商販們的畫布上繪出了繽紛的色彩,使得本身就空著肚子的食客更加饑腸轆轆。

逛波若市場不只是看熱鬧,也看門道——英國有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而這個市場里不僅有著各國移民帶來的地道美食,還可以找到來自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的辛香料與調(diào)味料,無論是印度、黎巴嫩,還是非洲、南美洲,小小的香料店像是魔法屋一般幫助來自異國的人在他鄉(xiāng)烹飪出自己的家鄉(xiāng)味。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波若市場,它幾乎可以滿足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對食物的全部想象。而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這樣一個集結著農(nóng)夫市場、餐廳、咖啡館、面包工坊和廚藝學校的市場,竟然已經(jīng)以各種各樣的存在形式見證了1000年的歷史。 想要追溯波若市場確切的起始時間或許有些困難,因為這個對于倫敦人最重要的市場沒有正式的開幕儀式,也沒有在任何的編年史中有過記載。而現(xiàn)有記錄中最早出現(xiàn)的年份,也是它本身用作慶祝千年紀念日的年份,是1014年。

波若這個地區(qū)自古以來以來一直被它自身的位置所定義——位于倫敦大橋的南端,這里是穿過泰晤士河進入倫敦城的唯一的路線。990年前后,倫敦歷史上第一座后羅馬時期的橋梁很有可能就是在這里建立,而這座橋梁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加強倫敦城對經(jīng)常從泰晤士河上入侵的維京人的防御。 公元1000年前后的英國長期飽受暴力和政治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丹麥王Sweyn Forkbeard先是打敗了與他爭奪斯堪迪納維亞霸權的對手,隨后將目光轉向了西方。面對Sweyn的侵略, 當時的昂格魯撒克遜國王Ethelred起初意圖用金錢來換取和平,然而他很快意識到這根本就無法制止丹麥人的騷擾。1002年11月13日的圣布賴斯之夜,忍無可忍的Ethelred對境內(nèi)所有丹麥人發(fā)動了一次殘忍的大屠殺,被殺者中甚至包括國王Sweyn的姐妹。丹麥人為此發(fā)起了瘋狂的報復,他們變本加厲的洗劫英國海岸。1013年,Sweyn親自率領艦隊遠征英格蘭,并順利攻下了倫敦城搶奪了王位。Ethelred則倉皇出逃到了諾曼底。然而Sweyn的統(tǒng)治也并不長久,1014年2月,就在奪取王冠短短幾周后,這位令人生畏的丹麥勇士意外從馬上摔落,驟然離世。Ethelred立即結束了流亡,從Sweyn兒子的手中奪回了寶座。為了戰(zhàn)勝殘暴的維京人,Ethelred重金雇傭了大批同樣兇狠的維京人,而這其中還包括Olaf Haraldsson,后來的挪威國王。 中世紀偉大的斯堪迪納維亞文學家Snorri Sturluson在名為Heimskringla的著名長篇小說中曾敘述了Olaf史詩般的驍勇戰(zhàn)績。就是在這部作品中首次出現(xiàn)了波若市場的身影,文章寫道“首先,他們?nèi)サ搅藗惗?,但丹麥人占領了整座城市。在泰晤士河的另一岸,是一個叫做薩瑟克的巨大的市場鎮(zhèn)….”

倫敦大橋,作為一條多彩而又混沌的要道,連接著倫敦和薩瑟克鎮(zhèn)以及南部的港口和城市。其豐富的商業(yè)潛力如同磁鐵一般吸引著想要從買賣中獲益的人,而這同時催生了試圖從合法交易中獲益的當局和希望盡可能不受干擾的商販之間長達數(shù)年的較量。1270年前后,倫敦城頒布限令禁止其公民前往薩瑟克鎮(zhèn)購買玉米,?;蚱渌唐?,還禁止了商販們?nèi)魏卧噲D越過泰晤士河進行買賣的舉動。同時,倫敦城當局還嚴厲鉗制了在薩瑟克鎮(zhèn)購買面包并在倫敦倒賣的行為。然而巨大的價格差異和食物供給的多樣性依舊強烈地吸引著河對岸的居民,1406年,在一些重大的游說活動之后,亨利四世正式批準了倫敦居民前往薩瑟克市場采購食物,認可了薩瑟克鎮(zhèn)作為倫敦的延伸的地位。 盡管薩瑟克的居民極力反抗倫敦城居民的入侵,1444年和1462年先后簽訂的租約進一步加強了倫敦城對波若市場的控制,并增加了每年9月舉行為期三天的市集這一約定。1550年4月,愛德華四世以超過1,000英鎊的價格將薩瑟克鎮(zhèn)出售給了倫敦城,由此所有關于究竟誰擁有波若市場的爭論自然而然地平息了。該條約中還將市場的運行時間延長到了每周四天,在原先每周三周五的基礎上加入了周一和周六。

16、17世紀的薩瑟克呈現(xiàn)出一派繁忙的景象,這里不僅是迅速發(fā)展的商業(yè)區(qū),人頭涌動的旅行中轉站,也是城鎮(zhèn)中各種派對的蜂巢。倫敦城內(nèi)的居民時不時涌過泰晤士河,來到薩瑟克的酒吧、妓院和劇院里發(fā)泄——那時的薩瑟克就好比如今的Kavos和Ibiza。與此同時,舉國上下的農(nóng)民也攜帶著牛群和糧食向薩瑟克涌來,試圖在市場上謀生。倫敦當局竭盡全力維持市集的秩序,商販們通通受到執(zhí)法官和警員的監(jiān)督,他們執(zhí)行官方的價格控制,對貨物進行嚴格的檢查,同時收取一定的管理費。 當局還要求商販以固定的順序建立攤位,魚販最接近倫敦大橋,其次是屠戶、養(yǎng)雞戶、糧食、水果和香草,最后是當?shù)氐拿姘鼛煛鎸θ找嬖鲩L的混亂,官僚作風似乎成為了最重要的武器。 無牌交易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許多流氓交易者在劃定的市場范圍之外販賣面包、肉類和魚類。而數(shù)量龐大的小酒館就是滋生這類行徑的罪魁禍首,倫敦當局曾在1522年抱怨“薩瑟克鎮(zhèn)幾乎每一個酒館老板都擁有一個自己的市場?!?/p>

隨著倫敦市的規(guī)模和聲望不斷壯大,波若大街上的嘈雜與混亂引起了權力階層的反感,無數(shù)的選區(qū)代表強烈想要廢除這個市場。然而1676年的一場大火摧毀了整個市場連帶周邊的建筑,一切關于它的去留的爭論好像都隨之變得無關緊要了。然而,大火之后,曾經(jīng)在市集內(nèi)交易的商販干脆挪到了大街上,導致從南部進入倫敦的唯一路線完全被牛群阻塞。1754年,一項法案宣布“市場妨礙了許多貿(mào)易和商業(yè)”,至此,這個命途多舛的市場不得不正式停止交易。 然而波若市場的命運并未到此終結。薩瑟克的居民向國會請愿,希望建立一個新的市場,獨立于倫敦城,遠離波若大街。幾經(jīng)周折后,國會終于通過了法案,允許圣救世主(St Saviour’s)的教區(qū)居民在遠離主干道的地方獲得土地并興建自己的市場,但僅限于該教區(qū)使用。為了從這個地方壟斷中獲益,教區(qū)的居民們迅速籌集了6,000英鎊(現(xiàn)價值超過100萬英鎊)買下了一個稱為三角地的地區(qū)。不到兩年,教區(qū)居民再次回到國會,請求進一步募集2,000英鎊用于擴大市場規(guī)模以及建立相應的建筑。

1756年2月,一條寫著“一個新的市場將于3月25日在波若大街西邊的三王冠法院背后正式啟幕迎接全國各地的商販攜帶各種物品前來交易”的廣告張貼了出來,我們現(xiàn)今所熟知的波若市場,就這樣投入了運營。

新的波若市場最初交易的貨物非常局限,只有相當少量的日常產(chǎn)品。一直到19世紀這一切才發(fā)生了變化——由于倫敦南部的迅速城市化和鐵路的到來,波若市場逐漸成為了一個具有國家意義的機構,專門用于水果和蔬菜批發(fā)貿(mào)易。市場的規(guī)模也在不斷壯大,迅速購入了許多周邊的土地,形成了許多分類的商品交易區(qū)。1862年,東南鐵路公司延伸倫敦大橋鐵路的項目進一步促進了市場的發(fā)展——它們在波若市場中間建造了一條鐵路高架橋梁。盡管這帶來了大量的煙塵和噪音,但極大程度地提升了到達波若市場的便利性。 然而僅僅過了一個世紀,波若市場再一次經(jīng)歷了迅速的衰敗。一部分原因是在Vauxhall新建的考文特花園市場,但主要還是歸咎于大型超市的不斷增長。這一新的銷售渠道使得個體蔬果商無法繼續(xù)生存,進而完全破壞了傳統(tǒng)水果蔬菜批發(f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波若市場如今的繁榮要歸功于20世紀90年代手工食品的復興。許多知名食品商搬進了波若市場的空倉庫,開始為公眾舉辦一些特殊的食品零售活動。他們的創(chuàng)新收獲了意料之外的關注,同時預示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方向——建立一個專業(yè)的食品零售市場。受到這些食品商的鼓勵,Henrietta Green于1998年11月在波若市場舉行了為期三天的美食博覽會,聚集了全英國50多個最佳食品生產(chǎn)商。這場嘉年華創(chuàng)造了歷史上不可復制的成功,許多前來參加的食品商在短短幾個小時內(nèi)就賣光了所有的帶來的食物。 波若市場在這一系列的轉變中所透出的巨大商業(yè)潛力,促使管理者們很快決定了在每月第三個星期六舉辦美食市集。結果全英國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食品商都競相前來擺攤,舉辦市集的頻率很快就縮短到了每周,波若市場也瞬間獲得了全球范圍的認可,頃刻間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國際機構。波若市場現(xiàn)在每周開放六天,活動范圍也已經(jīng)大大拓寬,從原先單一的農(nóng)夫市場演變成了集合餐廳、咖啡館、面包工坊和廚藝教室的倫敦最時髦的美食集散地。不僅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美食家前來朝圣,電影《BJ的單身日記》與《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囚徒》都曾在此取景。

一千年來,它給這座城市帶來的活力從未消散。許多目睹了波若市場20世紀所歷經(jīng)的種種興衰的商販仍然在這里,仍然在其不斷的演變中發(fā)揮著作用。 而你我,一個偶然路過的食客,也在共同譜寫著一個城市關于吃的文化與歷史。

Reference:

更多有趣的旅行故事:

伊比利亞半島的秋 | 里斯本的正確打開方式:

Odds & Ends in Prague | 布拉格二三事:

昨日的布達佩斯:

Late Fall in Vienna | 深秋的維也納:

關于作者

一個認真生活的少女,目前在巴黎念書

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剩下的時間偶爾寫寫環(huán)游世界的旅行故事和漫長而陳雜的人生

歡迎轉發(fā),轉載請注明出處 也可以來微信微博找我玩(新浪微博:谷穗Serena)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

(全文完)

1.《香腸派對救世主皮膚怎么獲得》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香腸派對救世主皮膚怎么獲得》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l/334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