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 ~ 234年間,蜀漢作為口號上的“統(tǒng)一天下”,共對曹魏進行了5次有計劃的沖擊。
這五次戰(zhàn)役,全都是由諸葛亮主導,直到諸葛亮在五丈原逝世才終結,蜀漢官方美其名曰“北伐”,曹魏政府堅信這是“賊人入寇?!?/p>
不管怎樣改頭換面,這被后來史學家們解釋成為的歷史名詞“諸葛亮北伐”,其實質就是場攻防戰(zhàn),蜀漢攻,曹魏防(期間曹魏也有過反擊,效果不是很大)。
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頗有成績,第三次稍有成績外,其他幾次都不怎么出彩,尤其是第二次北伐,諸葛亮遇到了一個強勁對手并且還吃了虧。
這位讓諸葛亮吃了敗仗的人,就是郝昭。
郝昭,字伯道,是太原郡人,具體的出生年份、家庭出身不詳,因為并不是史學家們所待見的人物,各種有關資料都簡而化之了。
在并州這個大環(huán)境下成長,郝昭受當地彪悍民風影響,成為能騎善射的高手。
史書上說,他身體十分雄壯,臂力超過常人,在馬上還能左右馳射,真是一塊當兵的好料子。
因而少年時期,郝昭就在軍隊中混了,剛一起步做的是部曲督。
雖然這從軍初期,郝昭的很多事跡,已經難以找尋了,可以確定的,通過個人的多年努力,郝昭屢次因軍功而升遷,最后還得了一個雜號將軍的稱號。
郝昭被封為雜號將軍后,一直駐守在河西地區(qū)長達十多年。
在河西的這十幾年,郝昭很好地完成了他被賦予在這個職位上的使命,當地老百姓沒話說,周邊極具侵略性的少數民族鄰居也不怎么鬧事,安安穩(wěn)穩(wěn)地過著各司其職的生活。
時間來到太和二年(公元228年)的十二月,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當時的大領導曹真派了郝昭去加固陳倉城池的城防。
當郝昭接受到這個任命時,他也許不會想像到他所要面臨的將是怎樣巨大的挑戰(zhàn),這看似再也正常不過的人員調動,所將要到達的未來卻是步步驚心,并且沒有退路。
當然,他只是一個默默地執(zhí)行者,沒有那么豐富的想象,他只是知道完成朝廷交給他的目前階段的任命,不斷地提高陳倉城的防御力量,直到他看到諸葛亮帶著大軍到來,將陳倉城變做一座密不透風的死城。
較量真正開始了,它將分為好幾個回合呈現!
當時,郝昭能夠聚集起來的兵力只有千把人,而諸葛亮帶來的人卻是好幾萬,比例的懸殊,似乎注定著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比試。當然,要想在戰(zhàn)爭中奢求公平,那簡直比不讓芙蓉姐姐過度自戀以及郭美美同學不炫富還要難。
其實,郝昭還是有著優(yōu)勢的,這些日子里來他對陳倉城做了加固修繕,他還充分調動起了守城兵士們的積極性,激勵起了民眾們的主觀能動性,將他們團結在以自己為核心的守城集團周圍,以迅速提升的猶如開掛式的戰(zhàn)斗力以及強盛的士氣,將一切外來以侵略為目的的敵人拒絕在城門外。
攻城真是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圍了幾天后,諸葛亮發(fā)現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陳倉城守衛(wèi)魏軍的抗擊打能力的強悍性,早已超出了蜀國軍隊所能揮發(fā)的破壞性能力范圍之外。
雖然是足足準備了大半年,各項后續(xù)工作也是很到位,還是乘著魏國和吳國在邊境地帶鬧別扭的有利時機,蜀軍最終悲哀的發(fā)現,所有曾經努力過的一切在陳倉城池面前都成了無用功。
久攻不下下,諸葛亮換了一套套路模式。
諸葛亮決定不打了,派人到城外去勸降。
他堅信,他派出了這個人去,必然是會取得一定的成效的,事情也正如他所預料,效果十分“顯著”。
派出去的人員,名字叫做靳詳,三國歷史上一個默默無聞的人。
他之所以被諸葛亮選中,并認為能夠勝任,是因為他有著一個特殊的身份,太原人。
由于是這個身份,靳詳也就有了和郝昭套近乎的資本,正如我們所熟知的,郝昭可是地地道道的太原郡人,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很有共同語言的。
講著本地的方言,在陳倉城城墻外,靳詳使出他的忽悠神功,對郝昭展開了語言攻勢。
話說靳詳也是夠辛苦的,腦細胞浪費了不少,水也顧及不上喝一口,鼓動著嘴巴說了大半天,才見得郝昭在城樓上有了回應。
郝昭也沒多少廢話,說得言簡意賅:“魏國的律法,你應該是聽說過的,我的為人,你也應該是知道的。我深受國恩而且宗族人口眾多,你就別說這么多話了,我也就只有死守城池這條路可以走。你回去跟我對諸葛亮說,我感謝他的好意,他可以趕緊著攻城了?!?/p>
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投降是不可能的,想打就打別廢話,靳詳賣力表現全都打了水漂。
有鑒于郝昭的堅決態(tài)度,無可奈何下,靳詳只得回轉頭去,將郝昭的那些話轉告給了諸葛亮。
同樣地,有鑒于城池的堅固度,不甘心下,諸葛亮還是決定著再嘗試一下,再次派出靳詳去陳倉城外游說。
靳詳這次加大了力度,著重突出了后果的嚴重性,極力給郝昭描繪出一幅城池被攻破后的不堪設想前景圖。
在他的話語里,闡述的重點放在陳倉城內兵力不足,難以抵抗蜀國軍隊,所以遲早是要被攻破的,既然早晚是這個結局,也就不用做這些無意義的抵抗了,還是投降來得實在多。
靳詳說得很是興奮,差點連自己都迷惑在這套自編的理論體系中,他很是有理由相信,郝昭這次不中招,基本上是沒有天理的事。
他以極其誠懇地態(tài)度殷切期盼著出現一個好的成果。
沒有等待多久,郝昭說話了,說得底氣很足:“前面我都已經該說的說完了,不會有所改變。”
哀啊,又是瞎忙活了!
靳詳真是如家長面對家里惹事的熊孩子般有點哭笑不得了。
當然,這還只是客氣的,接著,郝昭還放出了狠話:“我認識你,我的箭可是不認識你的!”
話說到了這份上,已經是沒有回頭路可走了,一點商量余地都沒有留下,靳詳只得灰溜溜地離去,再次來到諸葛亮身邊將具體說服勸降工作情況做了匯報。
諸葛亮沒有說話,既然沒有共同語言,那就用實力來說話!
雖然著先前在陳倉城下,沒有撈到多少好處,諸葛亮對攻克陳倉城還是很有信心的。
于是,他親自帶隊來到了陳倉城下。
這種信心的產生主要是基于三個有利條件:一、蜀軍與魏軍雙方的兵力對比,諸葛亮帶來的軍隊有好幾萬,郝昭守城的軍隊卻是千把人,幾十比一的比例,數量上首先勝出;二、關中的魏軍主力還沒從荊州撤出,救援部隊不能及時到來,據于這條,蜀軍具有充分的時間去攻占陳倉城,不用太著急;三、重點推出的,諸葛亮大大這次還帶來了三樣重量級別最佳攻城武器。
攻城戰(zhàn)一打響,諸葛亮祭出了第一件攻城“法寶”:云梯。
還沒等守軍緩過神來,諸葛亮又祭出了第二件攻城“法寶”:沖車。
諸葛亮的這兩手準備很是硬朗,正如他所期望的,蜀軍在兩樣重型武器的保駕護航下,對陳倉城發(fā)起了新一輪的沖擊。
剛一開始,還真是有點效果,云梯和沖車發(fā)揮出了應有的功效,蜀軍也得以拉近了和城池守軍的距離,但是沒過多久后,風向轉變了。
郝昭之所以被曹真指定為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必攻城池陳倉城的守衛(wèi)將領,并不是憑借某種不可見光的暗箱操作。
曹真所看重的是他的個人能力,深信他能夠很好地抵御住諸葛亮的進攻。
事實上,郝昭在守城上真是超強,還是超出了曹真的先前預估。
郝昭針對諸葛亮兩樣攻城法寶的方式,無非就是八個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對付云梯,郝昭命人直接用火箭招呼,梯子燃燒起來,被焚毀殆盡,更連帶往上攀爬的蜀軍兵士都受到了火的洗禮,紛紛掉下了梯子;對付沖車,手段也是很直接,郝昭讓人搬來了石磨等大石塊使勁地往下砸,沖車的材質注定著落了個散架的命運。
兩件法寶祭完,沒見得有多大功效,還貼補進去了不少的人馬,信心被打擊不小的諸葛亮有點上火,沒有過多的選擇,他拋出了第三項法寶:“井闌?!?/p>
井闌這東東,也是一種極具殺傷力的攻城武器(這句好像廢話),一般高度都是在十米以上,弓箭手可以待在里面,直接朝著城墻上面的守軍射箭,為正在攻城的兵士提供了不少的保障。說得通俗點,這就是一座可移動的箭樓。
因為搭建得比城墻還高,配備在里面的兵士常常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因為離城墻較遠,守軍對它的傷害性很小。
可以遠射,范圍又廣,還是高高在上,并受不到傷害,除了行動力慢點,井闌可以說是非常的實用,因而成為許多攻城人士的最愛。當然,守城軍隊必然是要極其厭惡之的。
蜀軍在井闌的配合下,往著陳倉城中盡情地發(fā)泄著這幾天里的憋屈,箭枝真是像不要錢似的,向著守城魏軍招呼。
說句實在話,對于這些漫天飛舞著的突如其來的從天而降的特別招待,郝昭真是沒有什么好的法子去應付,唯一想到的主意,就是讓城頭上的守城軍找個地方避避先。
這正是諸葛亮想要的,乘著這個間隙空擋,他派出了大批蜀軍,對城外的壕溝展開了填埋作業(yè)。
看著這個架勢,蜀軍是想不借助任何大型攻城武器,憑借著人海戰(zhàn)術,用血肉軀體去硬撼城墻了。
不一會兒,蜀軍填完壕溝,正如事先安排好的,在井闌的掩護下,拼命使勁地往城墻上爬著。
注定著要讓蜀軍失望了,正當他們以極大的熱忱以及全部精力投入到爬墻事業(yè)中去的時候,城里的郝昭帶領著守軍在這段時間內做了一件讓他們很是抓狂的事:修筑城墻。
眼看著外面的城墻很難堅持下去了,想要守御也被井闌壓制了下來,為了保險起見,郝昭命兵士們加緊趕工,又重新修筑起來一道城墻。
第一道防線還沒有突破呢,第二道防線就適時地出現了,望著兩道近在咫尺卻似遠在天邊的堅固城墻,蜀軍差不多要崩潰了。
在郝昭的見招拆招引導下,諸葛亮也是有點頭大了,這次北伐才剛開了個頭,就碰上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費了大半天勁,牙都快被磕光了,還是沒能夠享受到嘴里,這個所謂的“出師未捷”也沒有像這樣惡劣的。
依據目前階段現有的實際情況,全力開動大腦后,諸葛亮想出了一個他所認為的適合當前的最為有效攻城方式:“為地突?!?/p>
“為地突”是史書上的說法,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挖地道。
諸葛亮是想用通過地道的方式,將蜀軍從城外送到城內去,給予魏國守軍強力的有效打擊。
從地上發(fā)展到了地下,只能說明了一點,諸葛亮先生實在是再也沒有切實可行的好辦法了。
實際上,地道戰(zhàn)術并不是那么好使的,它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點:容易被阻斷。
通往城內的地道,一旦被阻斷,那就什么也不是了,從地道口出來的部隊,突襲的效果不能達到,還暴露在城內守軍的有效打擊范圍內。聰明點的守軍,還喜歡著往里面扔些可燃性物品或是啥有毒有害物體,穿梭在其中的兵士們就只能是享受到挨宰的份。
郝昭這些守城基本常識還是懂的,他帶著守軍在城內挖掘出了深深的壕溝,阻斷了地道的去路。只要是蜀軍從地道里進來的,基本上也就落入了寬長的壕溝里,成為守軍最好的活靶子,想要活著回去呢,那只能是傳說。
諸葛亮這回可真是見識了什么叫做“強悍”,幾個回合下來,所有方法招式都使盡了,得來的結局卻是一無所獲。“欲哭無淚”,大致也就是這個概念了。
郝昭帶著一千多人的魏國守軍就這樣與諸葛亮領銜的幾萬人蜀軍在陳倉相持了二十多天,雖然諸葛亮反復變化著出招,手下還有幾個能征善戰(zhàn)的將領,但全都被郝昭一一破解,擋了回去。
諸葛亮幾乎已經到了江郎才盡的地步,蜀軍的糧食也隨著日子的拖長而不斷減少,人員傷亡也是在逐步增加中,更加不利的消息傳來,曹真所派遣將軍費曜帶著大軍正在趕來,魏明帝曹睿也派了張郃帶著軍隊前來支援,離陳倉已經不遠了。
所有七七八八的因素整合起來,只給諸葛亮同學預留下了一個選擇:撤軍。
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剛一開始就被終結,希望就在眼前慢慢變?yōu)榻^望。
諸葛亮根本沒有想到第二次北伐的進程,竟然會是以這樣的方式戛然而止,就連心理準備的時間都沒有空閑出來。黯然神傷之中,帶著蜀軍大部隊,極度郁悶的他,只得是從哪兒來回到哪兒去了。
很是顯然,郝昭并不會讓他走的這么舒坦,在蜀軍回程的道路上,他還為他們備辦了一份歡送大禮:伏擊。
蜀軍沒有預料到,一直龜縮不出的魏國守軍,還會玩上這一手,面對突然而來的大餐,顯然有點消化不良,一時間都亂了陣腳,成了任人宰割到的羔羊。
關鍵時刻,蜀國名將魏延同志發(fā)揮出了重要作用,在他的拼死抵抗以及勇猛作戰(zhàn)下,才得以護衛(wèi)著諸葛亮出了伏擊圈。
后來魏明帝和司馬懿談及到這件事的時候,還是覺得非常可惜:“當年諸葛亮帶著軍隊圍困陳倉城二十多天,都不能夠打下來,后來諸葛亮軍中糧食吃完只得退兵。郝昭帶著軍隊追擊,差點就要將諸葛亮給擒獲了……真是可惜了!”
郝昭因為防守的漂亮,得到了魏國朝廷的嘉獎,還被封為了列侯。
魏明帝曹睿親自召見了他,并決定了要好好任用郝昭,他還對身旁的中書令郝昭的老鄉(xiāng)孫資說道:“你鄉(xiāng)里面竟然有這樣杰出的人物,做將領做到了這個份上,我還有什么可以憂慮的呢?”
有了最高領導的發(fā)話,擺在郝昭面前的魏國仕途將是一片光明,這位在外沉寂了多年,一朝厚積薄發(fā)的將領,終于迎來了屬于他的春天。
但是,這個春天很是短暫,終究抵御不住死神的到來。
就在不久之后,郝昭病亡了。
那句曾經的諸葛亮的注解“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于剛一開始就被終結,”同樣地,用在郝昭身上再也合適不過。
客觀評價,郝昭在守城上確實有著某種特長,古代的名將們并不是全都十全十美,也許有些善攻,也許有些善守,也許有些謀略出眾,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最為擅長的領域,如果是放在了這樣的合適位置上,必然能夠發(fā)揮出重大的作用。
郝昭就是這樣的人。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文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fā)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墻》等文集。
1.《【東東不死傳說出招表】他是三國中的小人物,卻率千余兵馬守城獨抗諸葛亮數萬大軍》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東東不死傳說出招表】他是三國中的小人物,卻率千余兵馬守城獨抗諸葛亮數萬大軍》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l/3155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