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ZOL圖形頻道的新主編。大家可以叫我早餐。自從卒來了以后,我發(fā)現(xiàn)這里有無數(shù)具有絕技的大牛。
盡管曾在學校也算小有名氣,可和這里有著淵博知識的資深老編們比起來,自己真的是小菜一碟,于是起了這么個藝名,也算是督促自己努力學習早日變成老鳥。
上周開會,老編大人欽點我寫一個接地氣的專題,由于我一直在用AMD的產(chǎn)品,因此,老編大人便當即做下決定,我的專題的標題就是——一個A飯的心路歷程。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內(nèi)心還是十(wan)分(ma)激(ben)動(teng)的,我不過是一個剛來不到一周的小編,便有了寫自己專題的機會,真是承蒙領導看重?。〔贿^咧,上來就寫這么有爭議性的問題真的沒問題么?我要是寫好了就會被N飯唾沫星子淹死,寫的不好就會被A飯N飯聯(lián)手亂刀砍死,這還讓我怎樣在DIY界混啊,就不能換個選題?把疑問提出后,老編大人呵呵一笑說:“呵呵,沒事,放心去寫吧,被罵也是一種成長。”所以我也只能硬著頭皮呵呵了,絕壁會被罵的趕腳……
情何以堪
好,前因后果已交代明了,接下來我會通過自己幾年的DIY經(jīng)歷,帶大家回顧一下AMD這幾年的發(fā)展歷程以及DIY界曾經(jīng)的青蔥歲月。最后溫馨提醒,請各位看官閱讀過程中準備好紙巾擦拭電腦或手機屏幕上的唾沫,為防電子設備受潮損壞,若噴,請輕噴。
[#page_初識AMD 一顆CPU帶來的緣分#0#0#0#0#]
第一次使用AMD的產(chǎn)品是在2007年,那年我剛好初中畢業(yè),母親因我考上了省級重點高中而決定獎勵我一臺全新的臺式機,替換家里上世紀的老臺式機。初中三年一直浸淫于DIY領域,學習了很多DIY知識,因此我思來想去,為自己寫了人生中第一張裝機單,當時選用的CPU就是AMD的Athlon64 X2 3600+。
AMD Athlon64 X2 3600+
2005年第二季度,英特爾在全球率先推出自家雙核處理器——Pentium D 8xx系列處理器。幾星期后,AMD也立刻發(fā)布Athlon64 X2系列雙核處理器和英特爾抗衡,至此,兩大處理器巨頭的雙核之爭就此拉開帷幕。由于Intel和AMD在實現(xiàn)雙核的道路上采用了不同的思路,導致了Pentium D和Athlon64 X2在設計架構(gòu)上大相徑庭,這也直接引發(fā)了兩家關于“雙核”與“雙芯”,“真?zhèn)坞p核”的技術太爭論。最后AMD的雙核處理器憑借著更優(yōu)秀的架構(gòu)設計在性能上較Intel的Pentium D更勝一籌。AMD Athlon64系列異軍突起,高性價比的優(yōu)勢換來了不可小視的用戶認可度。此外,即便當時64位操作系統(tǒng)很少,其對64位的炒作也的確獲得一定成功。
2006年下半年,AMD針對入門級雙核市場推出了一款新產(chǎn)品:Athlon64 X2 3600+,以圖拉近處Athlon64 X2系列和消費者的距離。當時我通過《電腦報》發(fā)布的參數(shù)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X2 3600+其實就是X2 3800+的二級緩存減半版,其他的諸如主頻、HT總線等方面的參數(shù)都沒有改變,這就讓我這種家境不太富裕的小屌絲定下了心中的目標,沒錯,要的就是這個!再后來就到了2007年,AMD發(fā)布了升級版的Athlon64 X2 3600+,采用最新的65nm Brisbane核心的設計,在二級緩存容量翻番的基礎上主頻率僅僅降低100MHz,也就是說幾乎約等于Athlon64 X2 3800+了,價格當時也只有700元,最終,我的第一款電腦就用了這顆無論怎么看都性價比爆棚的CPU。
Athlon64 X2 3600+外觀
事實證明我的選擇很正確,這顆CPU陪伴了我7年的時光,期間主板因為玩游戲燒了一塊,顯卡因為超頻燒了一塊,只有它一直屹立不倒。當然,換了新主板后我也是給它超過頻的,把外頻從200MHz拉到了235MHz,主頻提升了0.35GHz,性能提升了17.5%。改了BIOS用了半個月,因為風扇聲音太大又改回來了,畢竟平時正常應用主頻2GHz已足夠。直到去年幫導師去二手電子市場淘東西,偶然間看到了同為AM2+插槽的AMD 7750散片,價格也不貴,60塊而已,而且是黑盒版,倍頻可以拉到14呢,就順手買了下來?;氐郊野?600+換下來,用CPU塑料盒裝好,至此,這顆功臣CPU正式退役。換上了7750的老電腦最終淪為了二奶機,偶爾用的時候我也會懷念我的3600+,懷念那65W的TDP,這顆U的TDP有95W,本來很靜謐的夏夜,全被高速運轉(zhuǎn)的風扇給破壞了。
AMD Athlon 7750
就這樣,通過3600+這顆CPU,我與AMD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之后的每臺臺式機,CPU我都選用了AMD的黑盒版,一是因為AMD的U性價比高,二是因為AMD的U超頻潛力不俗,可玩性很高,正和我這種DIY玩家的胃口。當然,不是說英特爾的超頻潛力就不好,因為小菜我實在承受不起英特爾帶K的CPU高昂的售價,而英特爾的一般U鎖頻,所以我只能望而卻步了。
Intel奔騰G3258
去年英特爾出了G3258這個超頻神器,據(jù)說可以輕松超到4.6GHz,而我也有幸用到了這款特別的CPU(上家公司給配的辦公機),不過很遺憾,主板是B85的,對此我也是無能為力啊……英特爾啊英特爾,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啊,窮屌絲,你玩不起!
[#page_再遇AMD 本本顯卡就選你#0#0#0#0#]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間小菜我就從高中畢業(yè)上了大學。上大學的第一件事對很多人來說便是選一款在大學期間用的筆記本,因為在如今的大學里,沒了筆記本簡直什么都干不了,尤其像小菜我所學的專業(yè)需要CAD制圖,筆記本更是重中之重。選擇一款稱心如意的筆記本真的挺難的,尤其小菜我是天秤座的,本身就有選擇困難癥,同時考慮價格、外觀、性能、散熱、便攜性等因素簡直讓我痛不欲生。
那時是2011年,筆記本上用的CPU大部分都是英特爾的酷睿i系列2代,AMD的移動CPU一直不太給力,導致市場占有率持續(xù)低迷。不過AMD在今年推出了一款革命性的CPU——APU,當時聽起來逼格蠻高的,可惜小菜我買本的時候APU還未上市,所以CPU嘛,還是妥妥滴用酷睿i了。
酷睿各代logo
至于顯卡方面,NVIDIA的GT 500M系列和AMD的HD 6000M系列正式上市,其中賣的最火的就是搭載GT 540M的筆記本。小菜我當時也是猶豫了好久,身為DIY玩家的我想要更高性能,可預算實在有限,上不起準系統(tǒng),只能選擇一款價格稍低的品牌筆記本,于是,考慮了一個月之后,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上了船——把神舟K470i3帶回了家(有種會再次被噴的趕腳)。
神舟K470 i3 正面外觀
至于為什么選擇神舟K470 i3,小菜我是這么考慮的:K470于10年9月份上市,在當時被稱為神器,它有三大吸引人之處:首先,它采用了HD 5730M顯卡,這款顯卡是當時市面上所售非專業(yè)游戲本所能搭載的最好A卡,而且神舟的HD 5730M還是超頻版,據(jù)稱其性能和當時筆記本顯卡的中端之王GT 445M相比也毫不遜色。順便一提,聯(lián)想的Y560也用了HD 5730M,不過為了更好散熱,聯(lián)想用在了15寸機型上。
高頻版HD 5730M GPU-Z截圖
除此之外,它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模具,外觀設計更為時尚細膩,一改神舟以往的傻大粗憨造型,散熱也是犀利無比,能夠壓得住HD 5730M這款高頻強卡。再有,這是一款主流的14英寸機型,比15英寸的機型便攜性要好。
神舟K470 i3 側(cè)面外觀
在上市之初i5版售價近5400元,而11年5月,i5版已降至冰點價4300元,正是入手的好時機。定下了機型后便是選配置,也就是CPU的選擇。K470的CPU有酷睿i3、i5、i7三種,小菜我平時不怎么做視頻制作等對CPU消耗較高的工作,所以CPU不用選擇4核的i7,而一代酷睿i5說實話和i3差別并不十分明顯,依據(jù)實用至上的原則,我選擇了酷睿i3,用了3800元就把筆記本抱回了家,就這樣,我再一次用上了AMD的產(chǎn)品。
神舟K470 i3 A面實拍
這個本陪我度過了大學四年的時光,我對神船的質(zhì)量感到十分滿意。當初身邊的人還勸我不要買神舟的本,用兩年就會壞,我用自身的經(jīng)歷證明了神舟的質(zhì)量還是經(jīng)得起考驗的,所以那些黑神舟的,請你用過了再站出來評價。要說這個本最讓我滿意的一點就是在游戲方面,得力于高頻版HD 5730M的超強實力,13年以前的各類游戲大作都能流暢運行,無論是《使命召喚》還是《求生之路2》,乃至《孤島危機2》,適當調(diào)整特效都能很好的運行。因此,我再一次對AMD產(chǎn)生了濃濃的好感,徹底地路人轉(zhuǎn)粉了,正式成為A飯一員。最后補充一句,小菜我女友用的聯(lián)想的Y460,顯卡是HD 5650M,我順利地把這個卡軟改成了Fire Pro V5800專業(yè)卡,看看,這爆棚的可玩性,說不喜歡AMD都難。
[#page_還選AMD 新機就用3A平臺#0#0#0#0#]
又過了幾年,小菜我大學畢業(yè)了,畢業(yè)總是伴隨著不舍的離別。小菜我的一個好基友在畢業(yè)時把他一直用的顯示器送我了,感謝之余我就在想,給我這顯示器有毛用,難道讓我用筆記本外接顯示器?太二了吧,干脆,組個臺式機吧,家里的老臺式機也該換了。
不過,臺式機在這個手機時代越來越無用武之地,我也逐漸對游戲失去了興趣,已將興趣全面轉(zhuǎn)向硬件DIY領域,現(xiàn)在的我與其說為了玩游戲而裝機,不如說是為了享受裝機而裝機,那么我就根本沒必要花大價錢弄個高配置主機。要不就用3000塊,我能接受的極限,試著裝個機看看。就這樣,我開始著手考慮配置,既然預算不高,那用來玩機最合理的考慮就是買二手了,如果主板和顯卡都買二手的,CPU再買個散片,3000塊應該能買個不錯的配置。至于平臺,還用說么,身為A飯的我自然選用3A平臺。
AMD 融聚未來
這個配置用的CPU是AMD FX-6350散片,這顆U的散片僅比盒裝FX-6300貴了50元,在去年比3代i3的價格還低,可性能方面根據(jù)最新顯卡天梯圖可看出能達到i5 2320的性能,原生6核,多線程實力自是不用多說。最關鍵的是超頻潛力,默頻3.9GHz Turbo后4.2GHz的它用AMD的overdrive軟件都可超至4.8GHz。作為一顆FX-6300的官方超頻U,其體質(zhì)可見一斑,稱為AMD的中端大殺器也不為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顆U的TDP有125W之高,要想發(fā)揮它的性能,我選了可以很好鎮(zhèn)壓它的散熱器——酷冷至尊玄冰300。
FX-6350參數(shù)
顯卡選起來是個難題,照理說應該選擇去年中端最流行的A卡——R7 260X,和這顆CPU可謂是絕配,可R7 260X當時售價近900,有點超預算,要想用這卡就不能選一塊貴的主板了,可便宜的主板超起頻來又讓人不放心,所以只好選一個HD 7000或HD 6000的顯卡了,仔細對比了一下價格和性能,最終選擇了HD 6790這款顯卡。
XFX訊景HD-679X-ZHF X少校版
最早聽說這款卡是從我發(fā)小那里,他上大學那年(2011年)新配的主機就是用的HD 6790。我發(fā)小也是一個DIY硬件發(fā)燒友,他選擇這款顯卡是有他的理由的。HD 6790由HD 6850,不,通過PCB的設計來看,準確的說是HD 6870閹割而來。雖然定位是中端顯卡,但其采用的核心是定位高端的HD 6800系列的Barts核心,更令人欣喜的是采用了256bit的顯存,可比對手GTX 550Ti厚道多了。在當時,很多人想著把HD 6790開核成HD 6870,因為HD 6790的PCB板規(guī)格幾乎和HD 6870一模一樣,之前有人成功把HD 6950開核成HD 6970,所以大家對這個HD 6790也是寄予厚望??蛇z憾的是,真如AMD圖形產(chǎn)品總監(jiān)Even Groenke所說,HD 6790閹割的那部分SP單元已經(jīng)物理熔掉了,是不可能開核的。
一切只是美好的愿望
其實我是買了HD 6790后才知道它不能被開核的,不過總體來說,這塊卡的可(zhe)玩(teng)性(ren)還是很強的。為什么這么說呢,我當時在馬云家花470塊淘了一塊二手的訊景HD 6790,這塊卡很蛋疼地采用單風扇設計,事實證明這枚8cm小風扇根本壓不住這塊TDP高達150W的性能卡,一開始還好,時間長了就溫度飆升,游戲2小時后,溫度可激增至90多度,乃至花屏......這讓我怎么能忍,于是我又在馬云家50塊淘了一塊HIS的oem二奶扇,每個風扇有9.2cm大,而且是四枚純銅熱管配以純銅底座。新散熱器換上之后溫度驟降,雙風扇果然靠譜,無論玩什么游戲,哪怕是烤機,溫度也沒有超過80度。
HIS雙風扇散熱器
接下來說說主板,主板我選的是二手華碩M5A97 EVO,這塊板子在當時是最好的970板子了,超豪華的堆料,搭載了數(shù)不過來的特色功能,小菜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對這板子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這個鏈接,是這個板子的二代產(chǎn)品( )??傊?,有了這個板子,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超頻了~有了連小白都能看懂的圖形化BIOS,哪里想超就超哪里,so easy~不過追求高性能是有代價的,我花了500多才買下這塊板子,還是個二手,全新的京東當時賣1000多,為了可玩性,這點血必須出。
華碩 M5A97 EVO R2.0主板
整體配置
以上就是我所配主機的整體配置,上面的價格基本都是一年前的價格,毫無參考性,只是列出來給大家看看3000元是怎么裝出一臺性能還算不錯,可玩性又比較高的主機的。順便一提,小菜我也算是個音樂發(fā)燒友,不能忍自帶的螃蟹聲卡的渣音質(zhì),因此配了一塊樂之邦的入門級聲卡。雖說是入門級,用的芯片可是久負盛名的ENVY 24喲,平常用電腦放放歌足夠了,畢竟小菜我大部分時間都是用耳機聽歌的。
3A平臺究竟有多大的可玩性?配一臺這樣的主機你就知道了。小菜我溫馨提示,超頻有風險,操作需謹慎,如果是超頻新手,沒事可不要動電壓喲,拉拉頻率就好了。推薦軟件:SoftFSB、MSIAfterburnner、AMD Overdrive以及SAPPHIRETriXX。
[#page_舊本換新本 依然選擇AMD#0#0#0#0#]
稀里糊涂的,小菜我工作一年了。兩個月前,我的女友對我說想換筆記本了,她的Y460已經(jīng)用了6年了。經(jīng)過深思熟慮,小菜我決定破費一把,買個筆記本送女友當生日禮物。女友說她對筆記本的要求不高,能夠最高特效跑《古墓麗影9》和《使命召喚11》就行。我勒個去,這個真的是要求不高?要知道桌面級GTX 760才能在1920×1080分辨率下全特效跑這倆游戲,這話說的真是輕描淡寫啊......不過吐槽歸吐槽,老大下的指示,小的只能照做,那么,目標本只能是專業(yè)游戲本了,而且至少要有GTX 870M性能級以上的顯卡,同等級的A卡應該是......R9 M290X,就選搭載這個顯卡的本本了,為了信仰,就是用A卡!至于為什么是GTX 870M級別的卡,最接近GTX 760性能的移動顯卡就是這款了。
R9 M290X參數(shù)
定了顯卡就開始選本,其實能選的本很有限,因為搭載這塊顯卡的本子真的不多,目前來看也就這幾個牌子有——微星的GX60和GX70、Terrans Force的X611和X811以及鐳波的Firebat-F760A了。最終,考慮到品牌、性價比、外觀、散熱等因素,最終敲定了微星GX60這款筆記本。
微星GX60
當然,一個國行的微星GX60也是很貴的,盡管已經(jīng)停產(chǎn)了,庫存貨還要大概需要7000多,雖然在發(fā)燒級游戲本里這個價格真的不算貴了,可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我在萬能的淘寶上淘了一個澳洲版的微星GX60。這個澳洲版的配置比國內(nèi)高不少,國內(nèi)版是750GBHDD+8GB內(nèi)存的組合,而這個澳洲版是1TBHDD+16GB內(nèi)存+128GB SSD的組合,這才像個頂級游戲本的樣子嘛。更重要的是,由于是水貨,而且就剩一臺了,跟老板砍價后只要5000不到,真的是太超值了。到手后查了一下,14年6月生產(chǎn)的,澳洲版的這個GX60微星全球聯(lián)保2年,還有1年才過保,真是撿了個大便宜。
微星GX60實拍
這個游戲本唯一的短板就是CPU了,CPU是AMD的移動端最高級CPU——A10 5750M,性能上大致和i5 3320M相當,雖然叫做至尊四核,可跟英特爾的酷睿i7比起來還是有不小差距。這個本主要的用途當然是給家里的老大玩游戲,所以CPU的性能足矣,也不是需要多糾結(jié)的事。此外,本剛買回來的時候小菜我跑了一個魯大娘,CPU部分的分數(shù)居然和志強E5相當,本以為是大娘又抽風了,仔細一看,原來是新版本加入了異構(gòu)運算支持,這可是APU的強項,A10用4(CPU)+8(GPU)核去跑分,虐虐i7的4核8線程還是可以的。我大農(nóng)企也算是站起來了,以后如果有更多支持異構(gòu)運算的軟件和游戲出現(xiàn)的話,農(nóng)企也能做到A6默秒全了。
[#page_DIY之路在繼續(xù) AMD一直伴左右#0#0#0#0#]
現(xiàn)在,小菜我辭去了原來的工作,來到了ZOL這個大家庭中,在DIY硬件事業(yè)部任評測編輯一職,主攻顯卡方向。以前那些各類夢寐以求的神卡我只能在網(wǎng)絡上看看,而現(xiàn)在,各廠商會把成批成批的顯卡往我們部里送。剛來這里的第一天,我就看到負責帶我的寧哥的桌子上放著一塊公版的GTX 980和一塊公版的GTX 980Ti,雖然我不是N飯,但面對這些售價極高的發(fā)燒卡,小菜我還是會流口水的。
NVIDIA GTX 980Ti
現(xiàn)在的我每天都很忙碌,需要為大家介紹各廠商上市的顯卡,同時還要不時地寫一兩篇裝機推薦,為各位痛快地游戲提供一些較為合理的建議,經(jīng)常工作到很晚。不過我還是很開心的,能將愛好變成事業(yè),這也是一種難得的運氣。當然我沒有忘記我的A飯身份,現(xiàn)在我的桌面上擺著之前評測過的上代雙芯卡皇——AMD R9 295X2,算是自己送給自己的入職禮物。我想AMD是不準備回收它了,那我就這么一直這么擺著,這個TDP 1000w的怪物家用實在消受不起,公司這兒有1500w的電源,以后有機會了可以拿它玩玩。這卡是我夢想中的王者之卡,盡管FURY上市了,可它依舊是我最最喜歡的卡皇,一個吊打Titan 的神卡,Titan X和Titan Z,不服來戰(zhàn)。
AMD R9 295X2
雖然我是個A飯,但我也是有職業(yè)操守的,既然選擇了干這行,我會用公平公正的心態(tài)去為大家介紹NVIDIA和AMD的產(chǎn)品,不會去做詆毀N卡這種昧良心的事。我每篇文章所列數(shù)據(jù)均經(jīng)過實測,且真實有效,一定不會做誤導消費者的事,請各位讀者放心。最后,鄭重聲明,以上的文章僅代表一個A飯的個人意見,大家要噴就請噴吧,小菜我絕對不還嘴。
AMD和NVIDIA
不知不覺已地寫了這么多,不知有多少朋友能把這篇文章耐心地看完,謹以此文獻給逐漸褪流行的DIY領域和我曾經(jīng)的DIY歲月。不管將來如何,DIY永遠是我最大的愛好,我也會繼續(xù)在DIY之路上走下去。我相信,硬件DIY是不會隨著歲月而消磨的,這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追求,我會用我的文字去讓更多人了解DIY,也讓那些前DIY玩家們看到,有人會去繼承他們未竟的事業(yè)。
1.《關于電腦放歌怎么沒聲音怎么辦,你需要知道這些硬件新編報到 一個資深A飯的心路歷程》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關于電腦放歌怎么沒聲音怎么辦,你需要知道這些硬件新編報到 一個資深A飯的心路歷程》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gl/294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