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五緣”,在滄桑歲月中形成,內(nèi)容博大精深,是自然的恩賜,是兩岸人民共同培育的果實,折射中華民族璀璨文明的光輝。
閩臺關系,在歷史進程中聯(lián)姻,猶如唇齒依存,是相連的血脈,是確定同榮共進必然的途徑,值得兩岸人民深情維護和珍惜。
走進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閩臺緣博物館在設計之初,館頂上直徑達56米的觀景天臺被視為主體建筑的靈魂。為了讓整座建筑更加光彩奪目,博物館頂巨大的圓形觀景天臺采用了不銹鋼網(wǎng)架結構,這在視覺上顯得更加輕靈、飄逸,而觀景天臺內(nèi)的“和平蓮”則成為點睛之筆,鍍金和平蓮高6.2米,徑寬4米。通向觀景天臺的屋面斜階在設計時就充分運用儒家“萬物歸宗”的思想及閩南建筑特色,而“和平蓮”的安置更加強化了這一理念,表達了海峽兩岸同胞渴盼和平、呼喚統(tǒng)一的心聲。
走進大廳,最值得一看的當然要數(shù)那著名設計師蔡國強先生創(chuàng)作的火藥爆繪壁畫了。畫面由一棵大榕樹組成,用火藥在日本特制的大麻紙上爆破,繪成一幅畫這幅壁畫的寓意象征著兩岸同文,同種,同根生。這幅畫的制作方法堪稱一絕,不愧是閩臺緣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呀!
遠古家園
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第四紀更新世冰河期間,海平面下降,海峽幾度成陸,古動物和古人類不斷遷徒島內(nèi)。冰期結束,海平面上升,閩臺兩地先民沖破海峽驚濤駭浪的險阻,仍然保持原始文化的密切聯(lián)系,共同開辟了遠古的家園。
更新世末次冰河期內(nèi),是人類誕生以來規(guī)模最為宏大的冰期,地球氣候急劇變冷,臺灣海峽水面下降最低位置,低于現(xiàn)代海面150米左右,于是華南沿海形成遼闊濱海平原,海峽變通途,大陸古人類和古動物遷徒至臺灣島。雖然歷滄桑巨變,至今仍遺存了歷史的物證。
血脈相親
閩臺同根同宗,血脈相連,骨肉相親。自周秦開始,閩越族人民渡過臺灣海峽,成為臺灣原住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宋元以后,閩、粵先民前仆后繼,移居臺灣,至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移民活動達到高潮。
閩越族是南方百越的支系,居住于福建、浙南等地,善于造舟航海。在周秦漢時期民族融合與斗爭的動蕩之際,一部分閩越人乘船渡過臺灣海峽,定居臺灣島上。他們克服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披荊斬棘,開發(fā)臺灣,成為臺灣原住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宋元時期,福建人民移居臺、澎漸眾,明清時期出現(xiàn)多次移民浪潮。遷居臺灣的福建人與當?shù)氐脑∶褚黄鹋G斬棘,共同開發(fā)臺灣,使臺灣社會經(jīng)濟得到迅速的發(fā)展。
明朝末年,大陸戰(zhàn)火連綿。福建沿海失去土地的農(nóng)民在顏思齊、鄭芝龍的組織下,到臺灣墾荒。鄭成功收復臺灣時,以福建沿海農(nóng)民組建的鄭氏軍隊,城外開發(fā)臺灣島的新的主力軍。
移民們慎終追遠,修族譜,建宗祠,尋根認祖,并以祖籍地名作為在臺定居地的名稱,以激勵子孫勿忘故土。
建置沿革
臺灣與福建歷史上長期同隸屬于一個行政單位。1885年臺灣建省。1887年始,臺灣雖然與福建分省治理,但閩臺兩省之間仍保持著特殊的密切關系。1945年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福建在臺灣光復和光復后重建過程中發(fā)揮了特殊的作用。
三國時期,230年,吳王孫權派遣將軍衛(wèi)溫、諸葛直率領甲士萬余人到了當時稱之為“夷洲”的臺灣。隋朝政府也曾先后三次遣軍渡臺招撫。到南宋時期,駐軍于澎湖,隸晉江縣管轄。元代在澎湖設立巡檢司,仍隸晉江縣。
1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立一府三縣,臺灣成為福建省的一個府。1684年至1728年間,臺灣和廈門同屬臺廈道。1728年以后,臺廈道改為臺灣道、臺灣兵備道,但始終不離“福建分巡”4字。此后,一直到1884年的200年內(nèi),臺灣都隸屬福建省管轄。
1885年臺灣建省。但臺灣仍與福建保持著特殊的密切關系,當時的臺灣行政長官稱“福建臺灣巡撫”。在最初的5年里,福建每年向臺灣提供44萬兩銀子的政協(xié)餉。
十五世紀世界地理大發(fā)現(xiàn)以后,西方殖民主義勢力東漸,覬覦關閉著的中國大市場,垂涎臺灣日益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西班牙、荷蘭等相繼侵入臺澎地區(qū),兩地人民奮起抗擊。近代以來,中國又成為列強爭奪瓜分之區(qū),臺灣與祖國大陸同樣遭受蹂躪和苦難,海峽兩岸人民道義相呼,人力、物力互相支持,共御外侮,戰(zhàn)斗不息,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1661年4月,民族英雄鄭成功親率復臺大軍,分乘200余艘船艦,從金門料羅灣出發(fā),踐行他一生最輝煌的壯舉——驅(qū)荷復臺。鄭軍在當?shù)貪O民引領下直入臺南鹿耳門,于禾寮鄉(xiāng)登陸,接著從水陸兩路擊潰敵軍,將荷軍圍困在熱蘭遮城,同時切斷城內(nèi)水源和糧食物資供應。1662年2月荷軍被迫?;鹫勁?,并于10月簽訂投降條約,荷蘭人在臺灣38年的殖民統(tǒng)治就此結束。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英國侵略軍三次進犯廈門、六次攻擊臺灣、竄犯泉州。閩臺沿海人民與全國各地軍民共同抗英,匯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林則徐、鄭廷楨、陳化成、江繼蕓、姚瑩等是抗英御侮的杰出代表。
近代以來,日本不斷推行軍國主義和擴張政策,瘋狂侵略中國大陸及臺灣島。面對殘暴的日本侵略者,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前赴后繼,英勇斗爭。從“牡丹社事件“到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臺灣人民與祖國大陸人民攜手并肩,浴血奮戰(zhàn),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臺灣終于回歸祖國懷抱。為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海峽兩岸人民流血犧牲,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重要部分。
開發(fā)同功
明清時期,數(shù)以百萬計身強力壯的福建移民,為生存為發(fā)展,背井離鄉(xiāng),冒死渡臺,來到屬于自己祖國的疆土。他們征服瘴癘橫溢、野獸出沒的茫?;囊?,蓽路藍縷,竭力于農(nóng)墾;他們來往于風云莫測的海峽,嘔心瀝血,命系于商漁。一輩又一輩,年復一年,無怨無悔用心血和汗水,把祖國寶島從荒蕪之地變?yōu)楦皇畢^(qū)。閩臺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交流的發(fā)展和商貿(mào)往來的頻繁,促進了海峽兩岸的進步和繁榮。
臺灣開發(fā)之初,移民們帶去祖籍地先進熟練的農(nóng)作工具和技術,帶去了作物品種,如麥子及生姜、甘薯、豆類、大麻及各種蔬菜和果樹苗;用雙手和智慧,興修水利、辛勤耕耘,開墾千萬頃良田,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地緣的接近為福建等東南沿海人民拓展生活空間提供了客觀條件,加上經(jīng)濟利益的驅(qū)動,閩南沿海與臺灣逐漸建立了交通網(wǎng)絡和商緣關系。
入宋以來,閩南沿海人民為拓展生存空間,漸向海上發(fā)展,從事貿(mào)易和捕撈業(yè)以謀生計,從澎湖延伸到臺灣西南海岸棲息。在大陸沿海商品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環(huán)境的熏陶下,漁民將自己有余的米鹽等食物、日常生活用品等于原住居民交換狩獵剩余物,獲取額外收入。從而進行了小規(guī)模的交易,開始了早期的”漢番交易“。至荷蘭據(jù)臺時,設市于臺灣城外,泉州、漳州等地商舶、漁船也載貨赴臺交易。
”郊“、”郊行“指經(jīng)營批發(fā)貿(mào)易的商行,亦指同業(yè)公會,為兩地民間實用的特有名詞。郊行在閩南泉、漳一代早已形成,其中不少專營臺灣生意。清代乾隆年間隨著大陸與臺灣貿(mào)易的發(fā)展,大陸殷實富商在臺灣開設一批經(jīng)營兩地貿(mào)易的商行和郊行。臺灣成立最早的郊行是臺南三郊。道光、咸豐年間,臺灣郊行的發(fā)展進入鼎盛時期,郊行活躍在臺灣南、中、北部。
文脈相承
臺灣與福建,不僅在政治、經(jīng)濟上關系密切,而且在文化教育和藝術上也有密切的淵源聯(lián)系,臺灣文化藝術的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絕大部分從福建直接移植,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臺灣的方言、祭器、民間工藝、手工技術等,仍然保留著濃郁的閩南和客家傳統(tǒng)特色。
教育與科舉是封建社會培養(yǎng)和選拔官員的重要制度,鄭氏時期已將福建教育和科舉制度移植臺灣。清朝以后,進行擴展與完善,建立起與福建一樣的教育、科舉制度。
福建的民間藝術歷史悠久、絢麗多姿。它們隨著閩南人、客家人一起渡臺,傳遍臺灣,并吸收了臺灣地方的藝術精華,創(chuàng)造出新的民間藝術,回饋原鄉(xiāng)故土。閩臺人民來來往往,共同創(chuàng)造,促進兩岸民間藝術更加璀璨奪目。
臺灣的工藝美術絕大部分傳自福建,其中木雕工藝、石雕工藝、漆器工藝和刺繡工藝主要來自泉州和福州。
福建的移民,不但給臺灣帶去勞動力、生產(chǎn)技術和文化藝術,也帶去宗教信仰。移民動身之時,面對波濤洶涌的臺灣海峽,為祈求一帆風順,便隨身攜帶祖籍地的神像或香火,并在入臺后供奉與居屋或公厝,朝夕膜拜,祈求神佑。至開墾成功,形成村社,便建造廟宇,再塑金身,以謝神恩。臺灣民間供奉的各種神靈,絕大部分由福建傳入,其祖廟皆在福建。
臺灣佛教的宗派多數(shù)傳自福建。清代,福州的鼓山派、西禪派和福清的黃蘗派都傳入臺灣。許多福建高僧入臺弘法,有的還建設與福建同剎同名的寺院。臺灣僧人視福建禪宗叢林為圣地,紛紛渡海赴福建名剎受戒,福州鼓山涌泉寺是臺灣僧人最為向往的寺院,許多臺灣僧人還往附近寺院參學。
晉江安海龍山寺,始建于隋,寺中主祀觀世音菩薩。明朝末年,龍山寺香火隨泉州移民進入臺灣,移民在臺灣各地建龍山寺,供奉觀音菩薩,皆以安海龍山寺為祖廟。
閩臺二地的佛教俗神中,香火較盛者當數(shù)清水祖師和三平祖師,二尊神靈皆由高僧神話而成。
民間信仰有別于正規(guī)宗教,它沒有系統(tǒng)能夠的宗教理論,沒有嚴格的教規(guī)和嚴密的宗教組織。它兼收并蓄,信仰蕪雜。臺灣民間崇拜的眾多神靈,絕大部分源于福建。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原名林默(960-987),福建莆田湄洲島人。據(jù)說生前出沒風浪,救助遇難船只,殞后被民眾奉為海上保護神,建廟奉祀。明末以來,媽祖信仰隨福建移民傳入臺灣,成為臺灣最廣泛的民間信仰。臺灣民間還聘請泉州、漳州師傅入臺修建媽祖廟。臺灣各地的媽祖因分靈地不同,其稱呼也不同,從湄洲分靈的稱“湄洲媽”,從泉州分靈的稱“溫陵媽”,從同安分靈的稱“銀同媽”。各地媽祖均奉湄洲天后宮為祖廟,媽祖朝圣者絡繹不絕。
王爺是閩臺民間對驅(qū)瘟神靈的俗稱,又稱太歲、大人、王公。閩臺稱王爺一般都冠以姓氏,稱某府王爺或某府千歲。最常見的有趙、康、溫、馬、肖、朱、邢、李、池、吳等百余姓。開發(fā)之初的臺灣,被稱為煙瘴之地,疫病時作,故信奉王爺?shù)姆浅F毡?。閩南沿海祭拜王爺?shù)摹巴鯛敶?,以竹條綁扎,彩紙捆成,或以木材制作有些王爺船隨風逐浪漂至臺灣,船上的神像往往被臺灣民眾建廟奉祀。臺灣王爺崇拜活動中的祭祀、設醮、出巡、送王船等形式與閩南同出一轍。
土地神,或稱土地公、土地爺、福德正神,本是農(nóng)耕民族對賴以生存的土地的崇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土地崇拜逐漸人格化。其神像都是衣冠束帶,豐頤白須,一副福壽像。在閩臺民間,村村有土地廟,家家供土地神。
關帝爺,又稱關圣帝君、關公、關老爺?shù)龋慈龂鴷r期蜀國名將關羽(?-219)。臺灣的關帝信仰是明末清初從福建傳入的,泉州通淮關岳廟及東山銅陵關帝廟與臺灣關帝廟結緣最深。臺南、鹿港一帶泉州移民修建的關帝廟奉通淮關岳廟為祖廟。清代漳州民眾移居臺灣時,從銅陵關帝廟分香至臺灣各地,有的還請東山師傅模仿銅陵關帝廟式樣在臺灣建造廟宇。
風俗相通
明末以來,當閩南百姓大批移居臺灣時,把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帶到臺灣。臺灣與福建尤其是閩南,風俗相通,習慣相同。盡管歲月流轉(zhuǎn),時代變遷,但這種建立在對中華民族道德思想認同基礎上、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沃壤中的俗緣,與有生俱來的血緣一樣,是任何力量都無法切斷的。
福建與臺灣地理位置相近,氣候相差無幾,物產(chǎn)大致相同。因而,福建百姓移居臺灣后,在物質(zh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保留了家鄉(xiāng)的習俗。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閩臺又稱為“五月節(jié)”。舊俗,這一天民間要祭祀祖先,吃粽子;要飲雄黃酒、懸蒲艾、貼符于門,以驅(qū)毒辟邪;臨河近海之地,還舉行龍舟競渡活動,俗稱“扒龍船”。
閩臺民間的飲食從用料到口味、特色、烹飪方法幾乎沒什么區(qū)別。臺灣民間的許多風味小吃都傳自福建,如油條、面線糊、肉粽、海蠣煎等。一有閑暇,三朋五友對飲時或猜拳行令、或品茗話藝,風氣也和福建極為相似。閩臺兩地在飲食習慣方面的相似性構成了獨特的閩臺飲食文化,亦是閩臺兩地文化傳承的重要體現(xiàn)。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臺灣民居完全繼承了福建泉漳民居的建筑風格,其建筑所用的杉木大多來自閩江上游,稱“福杉”,磚瓦石料來自泉漳。大型住宅的建設特聘福建師傅入臺設計和施工,俗稱“唐山師傅”。因而,建筑的風貌、格局、雕飾與閩南一致。臺灣寺廟等建筑,同樣體現(xiàn)閩南形制特點,人們起居生活的信仰和禁忌也和福建民間相同。
如果你想在環(huán)中國途中與劉海翔互動,那么請關注本公眾號,實時留意他的行程,或直接留言交流。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海外段騎行的內(nèi)容,請先關注本公眾號,再查看歷史消息,有大量騎行游記等你來看。
唯有夢想 方能遠行
我是超人劉海翔,從威尼斯騎行到泉州。全程30000多公里,
重走絲綢之路。跟我一起上路吧!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感受!
1.《閩臺一家親: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閩臺一家親: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nèi)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zhuǎn)載時請保留本站內(nèi)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fangchan/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