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鳳陽、玄利、明光、朱勇、畢賢等各地方的一端都自稱是太祖環(huán)環(huán)相扣,吵得不可開交。
明光1932年設縣(其主要領土來自盱眙),歷史從這一年開始寫起,只有八十多年,因此明光說不值一提。至于句容、沛縣,那是朱元璋遠祖可能生活過的地方,與籍貫無關。筆者認為朱元璋籍貫只能為盱眙,有四重證據(jù):第一重證據(jù)為明代史料。明代有許多史料明確記載朱元璋出生在盱眙。如明代曾惟誠《帝鄉(xiāng)紀略》云:“太祖生鐘離之東鄉(xiāng),盱眙之唐興、靈跡諸鄉(xiāng)也?!霸偃缑鞔f歷《帝里盱眙縣志圣跡》載:“本縣為太祖誕生重地,號稱湯沐,各項徭役半于他郡。”“帝里“就是皇帝的故里,老家。由于沾太祖的光,明朝早期盱眙人繳納的賦稅只是其他地方的一半,每逢新年還要派一位代表赴京朝賀,皇帝親自接見,就是因為皇帝家鄉(xiāng)的緣故。
第二重證據(jù)是朱元璋撰寫的《御制皇陵碑》,洪武十一年撰,此碑立在鳳陽,開頭記載了他一家因災荒從盱眙流浪到鐘離(鳳陽)后的悲慘遭遇: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農業(yè)艱辛,朝夕旁徨,俄爾天災流行,眷屬罹殃:皇考終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喪。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里惆悵。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黃壤,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漿。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計不張,孟嫂攜幼,東歸故鄉(xiāng)。
所謂“寓居是方”,就是作為逃荒難民臨時托身這個地方(鳳陽)。沒有家產,沒有土地,靠租地種過日子。因瘟疫流行,父親、母親、大哥相繼病死,且死無葬身之地,有人可憐朱家,贈一塊墳地,才得以安葬。大嫂子無法生存下去,哭哭啼啼地帶著孩子“東歸故鄉(xiāng)”(可見鳳陽不是故鄉(xiāng))。其他兄弟姐妹,或送人,或出嫁,朱元璋成了孤兒,為了糊口進皇覺寺當了和尚。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元璋只得離鄉(xiāng),流浪四方。后來又回到皇覺寺,不久參加起義軍,憑英勇善戰(zhàn)逐步發(fā)跡,成為開國帝王。
第三重證據(jù)是朱氏家譜,這是十分重要的直接證據(jù)。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保存許多人物史料。近年來,一部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獻王朱權家族的家譜,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這部家譜就叫《盱眙朱氏八支宗譜》,學界稱之為“朱八譜”。 “朱八譜”直接稱“盱眙朱氏”,含義十分明顯,表明其家族的根在盱眙。“朱八譜”開頭就寫道:“朱氏盱眙始祖明太祖元璋”,再記:“江西八支始祖寧獻王權?!敝鞕?,洪武十年生于南京,封地在南昌,沒有把南京、南昌作為籍貫,更沒有把鳳陽作為家鄉(xiāng),可見朱元璋后代認為朱元璋的籍貫是盱眙,而不是鳳陽。
第四重證據(jù)是當代鳳陽人的研究成果。當代《鳳陽縣志》明確地說:“元天歷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誕生于鐘離之東、盱眙縣靈跡鄉(xiāng)。至元五年(1339年)遷居于鐘離縣太平鄉(xiāng)孤村莊?!保ā而P陽縣志》第26頁,方志出版社,1999年9月)。就是說,十幾年前鳳陽人認為朱元璋出生于盱眙,12歲時因為災荒隨家人流浪到鐘離縣(即風陽)。這部地方志是集體編纂的,代表著一種共識,同時經過滁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等上級業(yè)務主管門一大批專家的審核驗收后才公開出版發(fā)行的。原朱元璋研究會秘書長、風陽縣文化館夏玉潤與吳庭美合著《鳳陽古今》 一書,書中寫道:“朱元璋在鐘離之東、盱眙縣靈跡鄉(xiāng)紅廟(即今嘉山縣明東鄉(xiāng)趙府村)誕生了”(黃山書社1986年9月版)。當代研究朱元璋最著名的專家之一陳梧桐教授,在其《洪武皇帝大傳》一書也持這個觀點。可笑的是,十年后,鳳陽人突然出爾反爾,說朱元璋出生在鳳陽,是鳳陽人。2009年10月底,不惜重金把許多學者請到風陽召開“朱元璋暨帝鄉(xiāng)文化學術討論會”,又花費巨資拍電視連續(xù)劇《鳳陽小子》,這不是自打嘴巴嗎?
“鳳陽說”的主要證據(jù)就是《朱氏世德碑記》中所說的“先考君娶妻陳氏,泗州人,生子四:長重四公生盱眙,重六公、重七公生五河,某其季也,生遷鐘離后戊辰年?!贝宋妮d明代藏書家郎瑛《七修類稿》,郞瑛說是明太祖撰寫的,當時就有不同文本,錯訛較多,郞瑛整理后收錄集中,但自明代以來的各種版本的《明太祖集》均未收錄,因此此文的真實性值得懷疑。中國人的傳統(tǒng)是上推三代,以祖父的籍貫為標準,一個人祖父的籍貫在那里,就是那里人,不以出生地為標準。如陸游父親在外做官,陸游生于淮上,從古到今都認為他是紹興人。近代學術大師羅振玉的祖父即遷居淮安,但一直未入淮安籍,羅振玉在淮安出生長大,三十多歲才離開淮安,他的籍貫只能是浙江上虞,為考秀才還得千里迢迢回到上虞。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在宋末元初為擺脫淘金戶的枷鎖,帶領全家遷居盱眙,落籍為盱眙人。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父、祖父的陵墓——明祖陵,因此安置在盱眙。朱元璋的父親朱世珍在盱眙生活四十多年,后來因災荒帶著全家逃難,流浪到鳳陽,靠租地種田為生,并沒有取得鳳陽的籍貫,全家仍是盱眙人。比如當今一個江蘇農民在北京打工,在北京生的孩子沒有北京戶口,無論到哪一天只能說是江蘇人,不能說是北京人。退一步說,即使朱元璋出生在鳳陽,朱元璋的籍貫也只能是盱眙,這就是他的后裔只認盱眙,不認鳳陽的原因。
1.《帝里村》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帝里村》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fangchan/315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