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稱教師為“賢”,是“先生”的簡稱?!百t(生)”是一個普通的稱謂,蘊含著一種修養(yǎng),一種崇敬,一種精神,承載著教與學的尊嚴,甚至是家與國的希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教師所做的是傳播知識、思想和真理,塑造靈魂、生命和人。老師不能只是教書本知識的老師,而要成為塑造學生性格、品格、品味的‘大先生’。"
我曾經(jīng)看過一個故事,我今天還記得:英國科學家麥克勞德,在小學的時候,偷偷殺了校長最喜歡的狗。幸好校長沒有大發(fā)雷霆,而是懲罰他畫了兩張解剖圖——狗的血液循環(huán)圖和骨骼結構圖。這一輝煌的懲罰激發(fā)了麥克勞德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最終他成為著名的解剖專家,并因發(fā)現(xiàn)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獎。
麥克勞德的行為,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會被大多數(shù)人視為壞學生和壞孩子。試想一下,如果校長為了維護“壞孩子”的尊嚴,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會發(fā)生什么?但校長沒有批評,也沒有要求物質賠償,可見其寬容;不要忘記學校教育的目的,創(chuàng)造性地對學生進行生成性教學顯示出它的嚴格性。校長的寬容和嚴格強烈地影響了麥克勞德的晚年生活。我相信在麥克勞德的心目中,這個小學校長永遠是“大先生”。
“大先生”的偉大在于他心中的大愛。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坝|動人心的不在愛情之前。”“做老師的不在乎愛情?!?。作為老師,你要愛所有的學生,而不僅僅是那些學習成績好,能為班級爭光的“好”學生。陶行知先生曾告誡我們:“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冰冷的眼睛里可能有牛頓,你申斥中可能有愛迪生……”孩子是發(fā)展中的人,認知、情感、道德都處于成長階段,需要老師的包容、引導、鼓勵和喚醒。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必須受到紀律處分,我們也必須記住,愛和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回憶起小學老師蔡云志先生,魏巍曾經(jīng)寫道:“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只有一次,她的指針好像掉了下來。我拿著石板迎接她,指針輕輕敲在石板邊上。大家都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孩子狡黠的眼神注意到她愛我們,并不是真的想打架。”是的,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愛——哪怕是在懲罰教育的時候。
“大先生”的偉大在于學問的偉大。當今世界處于知識和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新事物、新知識層出不窮。世界上的知識總量將在七到十年內翻一番,新的信息將如浪潮般涌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傳授已知,更新舊知識,探索未知,用學術造詣打開學生智慧之門,為學生提供學習坐標,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樂趣、善的意義、美的價值,這些都會內化為終身學習和成長的動力。
“大先生”的偉大在于偉大的格局。教育不僅決定了人類的現(xiàn)在,也決定了人類的未來。無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還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目標,教育的作用都至關重要。作為一名教師,你要站在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的高度,構筑精神高地,建設道德,育人,為學生點亮理想之燈,照亮前進之路。如果我們自己的視野狹隘,沒有家國情懷,沒有責任,那么即使我們的學生成績優(yōu)異,他們也很可能只是錢理群先生痛心疾首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老師,人的榜樣。”在學生眼里,王先生就是“為經(jīng)說話,為法舉例”。無心的言行,褒貶都是無聲的教科書,可能影響很大。我們要用一生的行動把這本書寫好,才能無愧于“先生”二字,永遠成為學生眼中的“大先生”。(作者是泉州實驗小學校長)
來源|泉州晚報
1.《麥克勞德 教育隨筆·師道 | 做學生眼里的“大先生”》援引自互聯(lián)網(wǎng),旨在傳遞更多網(wǎng)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麥克勞德 教育隨筆·師道 | 做學生眼里的“大先生”》僅供讀者參考,本網(wǎng)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fangchan/145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