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26
單曲循環(huán)系列:瘋狂的大提琴
什么造就了一首經典大提琴曲?
如果沒有大提琴,我們的悲傷怎么聽起來?
-田藝苗
或冷而嚴謹,或暖而優(yōu)雅,
或者委婉,或者陰沉神秘。
不管你怎么玩...歸根結底,
大提琴的聲音是“生死相許”。
柏遼茲曾經說過:沒有什么樂器比大提琴更適合表達細膩而向往的旋律。每當我們看到癡迷的大提琴手演奏他們的大提琴,我們也會想起泰戈爾的詩:
我塑造你。
帶著我全部的柔情——
你屬于我,
在我無邊無際的心中飛翔空。
01.埃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
▲杜普蕾版
▲ Welstein版
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兩個版本:20世紀60年代,巴倫博伊姆與妻子杜普蕾合作,堪稱大提琴絕唱;2012年,杜普蕾去世25年后,巴倫博伊姆第一次錄制了這首協(xié)奏曲,由美國女大提琴家亞里沙·韋勒斯坦獨奏。據說鋼琴的聲音使巴倫感到驚訝,他丟掉了指揮棒...
-田藝苗
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是20世紀第一部重要的大提琴協(xié)奏曲。是作曲家一戰(zhàn)時62歲時寫的,也是他最后一部大型作品,可以和德夫扎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相提并論。-主要部分在鄉(xiāng)村別墅完成。傳統(tǒng)的大提琴協(xié)奏曲通常由三個樂章組成,但埃爾加突破了音樂形式的限制,將其設定為四個樂章。但并不影響整首歌的連貫性,以幻想曲的風格展開,像單樂章一樣流暢地往下走。這首歌是杜普蕾的著名作品,也是她生前演奏的最受歡迎的作品。
杰奎琳·杜普蕾與E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
02.奧芬巴赫:杰奎琳的眼淚
作曲家奧芬巴赫
▲傳奇的杜普蕾版
奧芬巴赫一定沒有想到,他的大提琴《杰奎琳的眼淚》在100年后遇到了一位名叫杰奎琳·杜普蕾的大提琴家。網上一直在討論玩版杜普蕾是真是假。她留下的錄音資料里沒有這段音樂的錄音,聽起來也不是很像。杜普蕾有豐富的音色變化,但沒有她那種神經質和象征性的弦樂揉捏。其實這個演奏版并不遜色于杜普蕾,尤其是非凡的音色想象和跌宕起伏的旋律張力。
-田藝苗
《杰奎琳的眼淚》是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1819-1880)創(chuàng)作的大提琴。由于它像唱歌和嘆息一樣的旋律,人們普遍認為是杰奎琳·杜普蕾演奏的,它在全世界更加出名。對于奧芬巴赫這個以創(chuàng)作樂觀開朗機智優(yōu)美的歌劇而聞名的人來說,這種悲涼感人的大提琴在他的作品中實在是鳳毛麟角。至于為什么叫杰奎琳的眼淚?杰奎琳是誰?目前尚無定論。
大提琴杜普蕾
03.勃拉姆斯:《第一首大提琴奏鳴曲》
大提琴之家
▲ Rostropovich版
▲杜普蕾版
勃拉姆斯的第一首大提琴奏鳴曲。從優(yōu)美的旋律出發(fā),但不沉迷于浪漫,大提琴和鋼琴共同塑造出陽剛剛毅的情感。第一樂章溫馨迷人,第二樂章是古體濃厚的“小步舞曲”,最后一樂章是德國奔放蒼涼,讓人想起當時的蒸汽火車,白煙滾滾穿過秋林。
-田藝苗
1862年,勃拉姆斯開始為大提琴和鋼琴創(chuàng)作第一首大提琴奏鳴曲,1865年,他在E小調完成了這部杰作。
這是羅斯托波維奇的大提琴和塞爾金的鋼琴。夕陽的光在旋律中流動,不熱,卻溫暖。在敘事的明與暗之間,作者的思維在緩緩流淌,遙遠而沉重。甚至變異似乎都很小心,就像一個不敢走遠的孩子,總是回頭看著自己的門。音樂呈現(xiàn)出難以形容的寧靜。和作者的其他室內樂作品一樣,內省精神在抒情中出現(xiàn)又消失,仿佛流水在跳躍,在下沉卻不發(fā)光?!嗳A的音樂敘事
羅斯托波維奇和馬克·夏迦爾
04.舒曼:A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
大提琴富尼埃
▲富尼埃版
舒曼的a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1850年的作品。那時,舒曼和克拉拉剛從德累斯頓搬到杜塞爾多夫,滿心歡喜地迎接他們的新生活。這首大提琴協(xié)奏曲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段落,從頭到尾都很敏感,一絲不茍。
-田藝苗
舒曼的《A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反映了他性格中最動人的一面。除了最后一個樂章中的一兩個俏皮的段落,這部作品沒有平時炫耀技巧的機會。
從頭到尾,都是發(fā)自內心的優(yōu)雅。作曲家在1850年10月10日至24日的15天內完成了這部作品,但直到1854年他才對一些細節(jié)感到滿意。這首協(xié)奏曲在舒曼死后于1860年首演。
大提琴富尼埃
05.海頓: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xié)奏曲
大提琴史塔克
▲斯塔克版
海頓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xié)奏曲由三個樂章組成:快板、慢板和快板回旋曲。海頓的音樂幽默、優(yōu)雅、明亮,堪稱古典音樂的典范。大提琴是一種歌唱樂器,為他的音樂增添了溫暖和深情。
-田藝苗
海頓1765年寫的c大調第一大提琴協(xié)奏曲和1783年寫的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xié)奏曲,相差近20年,所以第二首比第一首要完美成熟得多。1954年以前,這首D大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被誤認為是大提琴家安東·克拉夫特(1752-1820)的作品,直到海頓的手稿出現(xiàn)才得到澄清。
大提琴史塔克
06.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
▲ Maisky版
我演奏意大利大提琴,配有法國和德國的弓以及奧地利和德國的琴弦。女兒出生在法國,大兒子在比利時,二兒子在意大利,小兒子在瑞士。我開日本車,戴瑞士表,戴印度項鏈。只要人們欣賞和欣賞古典音樂,我就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米莎·麥斯基
德沃夏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xié)奏曲》,作品104,b. 191,是德沃夏克為他的一個好朋友,大提琴家哈努什·維漢創(chuàng)作的。這首歌不僅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被世界廣泛喜愛的大提琴協(xié)奏曲代表作之一。德沃夏克本人說:每當我演奏這首曲子的時候,我總是很興奮,我從不懷疑它的價值。
大提琴邁斯基
07.布魯斯:晚禱
作曲家布魯斯
▲杜普蕾版
▲ casals版本
希伯來晚禱。布魯赫的作品。改編自猶太贖罪日晚禱歌“Kol Nidrei”,意為“所有誓言”。-田藝苗
bruch(max bruch;希伯來《晚禱》(1838 ~ 1920)原本是一首傳統(tǒng)的猶太歌謠,布魯赫本人也非常喜歡猶太音樂,所以他把猶太人在贖罪日的晚禱中唱的這首“Kol Nidrei”(希伯來語)改編成了一首大提琴和管弦樂。當太陽落山,黃昏降臨……猶太人穿著白色長袍涌入猶太教堂,在贖罪日第一次祈禱:科爾·尼德瑞。
大提琴之家
08.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大提琴薩夫蘭
▲馬友友版
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馬友友)。這是大提琴和樂隊的變奏曲,類似于大提琴協(xié)奏曲。柴可夫斯基遇到了半古典半浪漫的洛可可風格,于是感傷抒情不再蒼白。請聽14'30的第六個變奏曲!
-田藝苗
1876年,柴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了《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獻給他的好朋友、著名的德國大提琴家威廉·菲森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并于1877年11月30日在莫斯科首演?!奥蹇煽伞币辉~源于法語rocaille,意為“貝殼形狀”。這首歌的旋律優(yōu)美舒適,類似莫扎特的作品。也體現(xiàn)了柴可夫斯基的藝術個性和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風格。
大提琴馬友友
09.圣哥倫布哀悼日
大提琴家喬迪·夏瓦爾
▲《哀悼》Charval Solo版
▲《哭泣》雙小提琴版
電影《讓悲傷在日出時結束》講的是17世紀的意大利。音樂大師讓-皮埃爾·瑪麗埃爾沉浸在失去妻子的痛苦中。他帶著兩個女兒遠離喧囂,過著隱居的生活。每當他手里拿著中提琴彈鋼琴時,妻子的美好形象就出現(xiàn)在他面前。男性(杰拉爾·德帕迪約),一個英俊而有才華的年輕人,崇拜哥倫布并向他學習音樂。他為他主人的教導感到驕傲,他是凡爾賽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油畫質感,莊重典雅的古大提琴,整部影片都蘊含著中世紀法國音樂的魅力。鏡頭轉移中的“聲音”和“沉默”是如此強烈,以至于讓人陶醉和顫抖。
大提琴家喬迪·夏瓦爾
10.巴赫:《暢銷》
▲ Rostropovich版
▲斯塔克版
▲富尼埃版
▲ Safran版本
1989年,柏林墻被推倒的時候,俄羅斯大提琴家羅斯特羅波維奇放下所有的作品,飛往柏林。他從機場打車直接趕往柏林墻拆除現(xiàn)場。他借了一把椅子,坐下來彈奏這首巴赫的大提琴組曲?!拔彝涣怂邢敕瓑Χ赖娜?。當我把薩拉班德拉上來時,人群中一個年輕人哭了?!?/p>
斯塔克的鋼琴聽起來簡潔干凈,卻讓我們聽到了最有特色的大提琴音色。
富尼埃是一個天生的貴族,有著優(yōu)雅的短語和流暢的音色,但他也非常自然。
Safran的版本特別感人。一顆癡迷的心離音樂更近。
-田藝苗
巴赫的《六組大提琴組曲》(BWV 1007-1012)是最早的無伴奏音樂的著名典范,在音樂結構、藝術魅力和思想深度上無與倫比。自1901年被卡薩爾斯“發(fā)現(xiàn)”并介紹給世界各地的觀眾以來,它已經成為一個具有無限意義的延伸,也是表演者技能和成就的試金石,如斯塔克、羅斯托波維奇、富尼埃和馬友友。
羅斯托波維奇在柏林墻前
所謂的浪漫主義,
是一個詩意的靈魂。
圖片,部分文字來源:網絡
《田藝苗的田野》收尾制作
技巧
1.《大提琴 最值得收藏的十首大提琴名曲》援引自互聯(lián)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知識,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侵刪請聯(lián)系頁腳下方聯(lián)系方式。
2.《大提琴 最值得收藏的十首大提琴名曲》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3.文章轉載時請保留本站內容來源地址,http://f99ss.com/caijing/1287767.html